促进收入恢复增长 从“账本”看财政政策发力
近期,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陆续公开。预算报告总结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对本年度预算作出安排,并明确相关政策措施。各地去年财政收入情况如何,预计今年收支呈现什么走势?今年将如何推进财政改革、防范财政风险?从各地政府“账本”中,可以一窥究竟。
促进收入恢复增长
受益于经济回升向好,加上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拉低基数等因素影响,2023年全国财政收入呈现出恢复性增长。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增长6.4%。就地方来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分别增长6.7%、6.9%、10.7%和12%,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
各地预算报告披露了2023年财政收入情况,显示出财政收入实现持续恢复性增长。比如,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万亿元,增长4.3%,总量连续33年居全国首位。此外,北京市、湖南省、湖北省、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8.2%、8.3%、12.5%、9.1%。
“2023年面对各种困难,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一方面,恢复性增长的财政收入,不但保障了财政可持续性,也为宏观政策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另一方面,始终保持较强的支出强度,在多种财政工具的有效组合下,财政政策对于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说。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分析,从总量上看,2023年地方财政收入普遍呈现恢复性增长;从区域结构上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增速逐级上升,表明我国区域财政经济差距正逐步缩小,高质量发展特色明显,区域经济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逐步释放。
2024年,在经济持续回升的带动下,财政收入有望保持恢复性增长。比如,广东省表示,随着国家和省出台的系列稳经济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福建省也强调,全省经济在固本培元中总体回升向好,经济运行持续保持恢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由于支出保持刚性,“紧平衡”态势依然较明显。广东省预算报告指出,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加上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都将影响财政收入增长,财政增收压力依然较大。作为中部省份,江西省也提出,财政增收面临较大压力,收入结构和质量有待优化,收支“紧平衡”状况突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面对财政收支“紧平衡”的总体态势,各地如何落实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要求?
广东省提出,在适度加力方面,主要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财政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确保重点支出保障到位,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提质增效方面,主要是推进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更好发挥财政政策效能。按照预算安排,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
江西省则提出,科学合理安排收入预期,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有效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同时,支出安排统筹兼顾、优化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精准性有效性。按照预算安排,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23年执行数增长4%,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2023年汇总预算数增长5.4%。
同时,各地预算报告从加强民生保障、发挥专项债券作用、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
“2024年,虽然仍面临着不少结构性矛盾,但各地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不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财政收支平衡,助力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更好效能。”李旭红说。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今年各地的预算报告中,“改革”是一个重要关键词。
在预算管理方面,各地部署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比如,北京市提出,“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其中,预算绩效管理被摆在重要位置,具体包括制定重点领域全成本绩效分析工作规范,强化市、区、街道(乡镇)联动,巩固全成本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成效;新增选取部分二级预算单位试点编制整体绩效目标;指导单位强化项目管理主体责任,提高事前评估工作实效。
湖南省提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以“零”为起点,所有支出按照“先定事后定钱”的原则,实事求是编制预算;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深入推进专项资金、跨部门资金、财政拨款与单位资金统筹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
“当前,要进一步推进地方预算绩效改革。我国财政支出的‘大头’在地方,不管是财政过紧日子的要求,还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都必须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真正将财政资金花在改善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白彦锋表示。
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也是各地预算报告部署的一个重点内容。比如,湖南省提出,适度强化省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规范跨区域收入划分办法,调整园区财政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完善引导市县高质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乡镇财政和村账管理,激发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市县财政运行稳健、长期、可持续。
四川省提出,有序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研究完善扩权强县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转移支付分配与市县经济财政发展实绩挂钩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导向。坚持项目化、竞争化、放大化,加快转变财政支持方式。
2024年是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30周年,也是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落实落地的关键一年。白彦锋认为,要因地制宜推进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持续释放财政体制改革红利,调动地方财政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我国财政可持续运作的制度基础。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纵深推进以及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积极谋划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其中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是关键环节,一方面有助于化解当前地方财政存在的风险,消除地方经济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有助于为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李旭红说。
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从预算报告中可以看出,各地统筹发展和安全,部署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强化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
基层“三保”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基层正常运转,以及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湖北省把“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列在2024年预算编制主要原则的首条,明确突出财政为民、财政惠民,新增财力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倾斜,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切实提高基层“三保”保障能力。
四川省提出,守住安全运行防线,实施“三保”预算闭环编制、资金精准调拨、执行穿透监控,加强预警提醒和应急处置,确保不发生“三保”风险事件;强化基层库款监测调度,稳妥推进存量暂付款处置,防范资金支付风险。
近年来,我国坚持化存量遏增量,扎实推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各地如何进一步推进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广东省提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管好用好新增债券资金,科学做好新增债券项目储备和发行安排,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专项债券投后管理,按时足额还本付息;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巩固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成果。
“长效机制”成为不少地方强调的重点。比如,湖北省部署,以化债为切入点推动大财政体系建设,探索编制“一本账、一张表”,为研判政府财力、风险和债务空间提供科学支撑;健全化债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积极稳妥控增量、去存量。建设政府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借用管还”闭环管理。
“如何有效稳妥地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是当前部分地区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一方面要守住风险底线,规范债务管理,另一方面还需要创新组合财政金融工具以及盘活资产,积极化解隐性债务,同时还要兼顾地方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大局,争取在发展中解决存量问题。”李旭红表示。
曾金华
曾金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辽宁两部门联合开展行动 严防电诈犯罪对在校青年学生侵害
- 谷歌发布最新人工智能模型Gemini 声称性能超越GPT-4和人类专家
- 全国最大规模装配式公共住房项目交付入住
- 民调:通胀带来经济压力 美国近半数民众生活捉襟见肘
- 向预期目标“冲刺” 中国经济持续提“质”向“新”
- 新疆兵团如何布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 商务部:将支持境外金融机构在新疆自贸试验区设立金融机构
- 百年首图 “精神粮仓”
- 雅丽深宏 然后华章——读赵丽宏的诗
- 揭秘联合国气候大会气候资金的五大博弈
- 海南启动2022年健康游欢乐购联合推广活动 发出惠游大礼包
- 台湾解除“苏拉”陆上海上台风警报 “海葵”接近
- 从古城荆州,品味中华文明赓续千年
- 中俄战略安全磋商机制双方牵头人举行会晤
- 全国“安全生产月” 多地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 众创电影《烟火人间》定档 另类竖屏电影首登大银幕
- 中国医生成功开展柬埔寨国家儿童医院首例儿童眼科手术
- 终于找到你!梅姨案最后一个孩子找到了!
- 广西3条河流3个站水位超警 水文中心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 海外网评:2024年将继续印证“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 热门推荐
-
- 中国加大黄河“几字弯”治理 聚焦解决六大生态问题
- “海葵一号”完成首船原油外输作业
- 拓展国际“朋友圈” 山西核桃首次出口蒙古国
-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指数(2022)发布
- 巴西2024年通胀率4.83% 高于央行预期
- Web3.0产业生态初具规模 业界专家建议积极布局
- (新春见闻)中国皮影戏40载“守”艺人:光影“三步曲”话创新传承
- 做好灾后重建金融服务
- 青兰赋国乐团新专辑《燕幽叹》首发音乐会举办
- 中国民众假期跨城追剧、打卡博物馆 文旅融合更精彩
- 拉响防空警报!以军称深夜拦截来自也门方向的导弹
- 中国降准降息是否仍有空间?央行回应
- 辽宁抢抓暑期文旅消费黄金季 激发县域文旅消费新动能
- 金观平: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 “中华水塔”青海: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 陕西镇巴县遭遇强降雨 当地紧急转移安置群众4533人
- 中国正能量|从这些活动中读懂文化中国
- 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副汊航道桥首段钢桁梁顺利吊装
- 广西防城港查获涉嫌非法出口烟叶80余吨
- 晶采观察丨今年财政支出花在哪?三个关键点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