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闻喜绿梅园里好春光 特色产业以花骨朵助增收
中新网运城4月18日电 (记者 李庭耀)眼下春光正好,18日,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郭家庄镇陈家庄村绿梅基地,村民们进行修剪树枝等果树春管工作。不久前,大家刚把绿梅花骨朵采收完毕,烘干后发往安徽黄山歙县药材市场。
村民们正在采摘绿梅花骨朵。闻喜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绿梅又叫绿萼梅,不仅有观赏价值,也有一定药用价值。4年多前,陈家庄村村民闫建武和村干部李明发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领村民走上一条特色产业增收路。
2019年冬天,闫建武和李明发前往安徽黄山考察,考虑到种植绿梅经济效益较好,且不惧冬日天气寒冷,当时就拉回树苗,利用流转的10余亩土地进行种植,“第二年开春就发芽了”。
采摘下的绿梅花骨朵,经过分拣、去杂质、摆盘以后,再放到烤房进行烘烤,就变为可以饮用的绿梅花茶。闻喜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绿梅树好管理,既能做茶,也能做药。”闫建武介绍,采摘下的绿梅花骨朵,经过分拣、去杂质、摆盘以后,再放到烤房进行烘烤,就变为可以饮用的绿梅花茶,闻上去淡淡清香,“每亩能生产约50斤绿梅花茶,1斤能卖100元左右,每亩收入5000元上下”。
陈家庄村村民刘正仪告诉记者,每年要赶在绿梅开花前将花骨朵采收完毕。采摘时,村民们倒拿着撑开的伞,“花骨朵落到伞里,干净一些”。
闫建武告诉记者,他在几年前扩种了4亩绿梅,其间也有其他村民加入,用工高峰时,同时有四五十名村民在地里干活,“大家得以在家门口打工增收”。(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防治花粉飞絮 远离“会呼吸的痛”
- 2024年40艘次访问港邮轮将抵沪
- 成都大运会主题车站亮相 来地铁站邂逅“蓉宝”
- 聚焦老舍“透到骨血里”的老北京文化 “老舍笔下的西城”论坛在线举办
- 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高温天气 江苏山东辽宁等地有强对流天气
- 全球年增胃癌病例 中国占近一半?
- 以军称已完成对加沙城哈马斯地下隧道主要网络拆除工作
- 山西闻喜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夫妻异穴合葬墓
-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开馆
- 智利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已升至112人 仍有数百人失踪
- 美媒刊文:美国会的混乱表明美式体制的失败
- 充个话费怎么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揭秘新型洗钱套路
- 第四届中国(天津)二手车出口海外展销会举办 助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 重庆兴手付传销案始末
- 山东临沂:一碗糁汤里的沂蒙情怀
- (新春走基层)乘警“老袁”和他纵贯南北的平安列车
- 北京艺术品交易展示月举办 创意展览亮相798艺术区
- “馆长导赏日”吴为山化身讲解员带观众欣赏经典
- 卢甘斯克一面包坊遭炮击已致11人死亡
- 广州为野生动物放生定规矩 这些物种不得违法放生
- 热门推荐
-
- 美国前第一夫人罗莎琳·卡特去世
- 稳中求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与“国家的孩子”面对面 聆听他们的故事
- 我国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
- 上海致力打造儿童青少年戏剧艺术普及推广“新地标”
- 云南99.43%的公安事项实现网上可办
- 塞北小城日用瓷拓展海外市场
- 俄罗斯副防长被解职
- 中国警方公开通缉缅北果敢自治区电诈集团4名重要头目
- 广西南宁举办“八桂书香周” 民众领略古时“三月三”
- 中老“友谊盾牌—2024”参演部队开展义诊送药活动
- 北京构建“人才+产业”发展模式 打造制造业人才高地
- 浙江艾滋病疫情总体呈平稳下降趋势 多方协同防治初显成效
- 一位美国教授眼中的中国与孟加拉国年轻人
- (新春走基层)秦巴山区“搬”出新年味:网购年货成新潮
- 国庆长假期间天津滨海机场累计运送旅客44.8万人次
- 三亚-新山-吉隆坡航线开通
- 十余国外宾参访山东青岛了解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新范式”
- 临夏有约:官方建都市集市 邀客“赶个晚集”
- 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迎来拆解回收利用业务首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