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宝坻造“中关村” 乡野崛起科技新城
2017年初,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在一片乡野中破土动工。7年多时间建设亦是一场蝶变——以前的村社已是街道纵横交错,办公楼矗立挺拔,公园小溪与各类生活配套设施点缀其中。
如今,漫步在科技城内,一个有产业、有生活、有人气的现代化科技新城魅力扑面而来。
这一坐落在天津市宝坻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是北京中关村在京外的第一个重资产投资项目,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块全新试验田。
宝坻区副区长、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王浩可谓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诞生和发展的亲历者,2012年从北京大学来到天津宝坻区工作,全程参与并见证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座现代化科技新城日渐羽翼丰满。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一直致力于打造‘研发孵化在北京、生产制造在宝坻’的‘中关村宝坻模式’,实现创新资源与成果转化的精准对接。”王浩介绍称。
涌入天津建厂:又一个科创沃土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的博宇(天津)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半导体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考虑到未来公司发展,其管理团队辗转天津宝坻建厂。
博宇(天津)副总经理徐孟俭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当时公司正处于发展期,考虑到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定位,作为一家生产型企业,对耗能、空间承载力和产能都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创始人团队决定在北京之外寻找一处合适的地方投资建厂。
徐孟俭回忆道,当时很多企业家都在考察京外的土地,公司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当地的空间承载力、地理位置和园区的品牌运营能力等。很多跟随公司打拼多年的老员工看到当地漂亮的新厂房落成后,都感觉到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在宝坻的生活成本低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员工整体来说在宝坻安家落户的很多。”徐孟俭眼见公司落户为员工带来福祉,“公司落户宝坻后,他们的孩子可以到当地读书上学。孩子在自己的身边,家庭的快乐有了,孩子的教育实现了,企业的员工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身处半导体行业,企业在产业链上需要有配套、延伸和拓展,足够的空间可以让公司展开拳脚,而天津地区在研发成果的转化上拥有优势,也助力公司研发项目落地。
于企业而言,地理位置也是一大优势,便于公司和北京总部沟通。2023年随着京唐、京滨高铁开通,宝坻融入了“京津冀半小时经济圈”。
博宇公司只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已经引入经营主体1525个,签约实体项目176个,其中购地型项目39个、载体招商项目137个,已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四大产业集群。
此外,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已培育出25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雏鹰企业、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种子企业、2家瞪羚企业,并成功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天津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全面提速。”王浩说。
王浩表示,因为很多从北京疏解过来的企业,手里都有大量订单,他们就是希望能够快速落地,快速完成转换。“所以我们在相关手续上,都给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支撑。”
“中关村科技城的反馈速度非常迅捷,今天我们把问题提出来,可能明天就给你一个结果了。”徐孟俭提道。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韩帅谈道,“从项目的拿地一直到竣工投产,我们细分了20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根据需求为企业做好服务。”
一个有“温度”的城市,鼓励人才“拖家带口”
不足十年崛起,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也擘画出发展愿景。
宝坻区委书记毛劲松指出,宝坻区将聚焦擦亮中关村的金字招牌,推动中关村创新发展要素向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流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在科技城布局,吸引更多具有中关村标签的高端项目落户宝坻,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吸引企业的关键,还是要留的住人才。为了让人才安心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生活工作,这里提供了充足的筑梦空间、公平的发展条件以及良好的创业环境。如今,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不仅拥有点对点专属人才落户等政策,还有土地审批权下放、资质互认、区域+产业税收等特殊政策。
同时,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还建立起人才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对引进人才给予跟踪服务,解决人才住房、落户、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各方面问题,以免除后顾之忧,鼓励人才“拖家带口”入驻宝坻。
天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产业服务部总监张立健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企业引进来了,我所有的政策要向人靠拢,我要考虑怎么把人引进来,还要考虑怎么把人给留下来,能够让他在这安心的工作和生活。”
曾经在北京工作的张晓凤,是一个工作和生活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的新天津人。于此安家,张晓凤省了每天一个多小时的上下班通勤时间,现在早晨可以沿着生态廊道跑步,或到小公园里健身,然后再步行约十分钟去公司吃早饭。
谈到换个城市工作,张晓凤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除了考虑个人职业前途,子女教育也是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企业职工子女就近入学的需求,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引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全国重点中学、天津市教委直属中学——天津市南开中学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学校正在建设中,学校设有60个高中班、24个初中班。
2020年,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一号文件发布,为北京转移来津项目提供职工落户、子女教育、医疗医保等多项优惠政策,并在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先行先试。
来到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后,张晓凤通过优惠政策买了人才公寓房,自此在科技城内有了自己的家。三室一厅的精装修住房宽敞明亮,满意的工作、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张晓凤这样的人才坚定了扎根在这里发展的决心。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有关负责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为了打造有“温度”的科技新城,积极完善城市功能配套,通过建造人才社区,为入驻园区的人口提供了配套住宅。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要把这里建成一座现代化的科技园区,更要建成文化生活氛围浓厚的宜居之地。”上述负责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已完成一期4.19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累计开工建设23公里市政道路、3座街区公园和约3公里的城市滨水公园,4公里的滨水生态廊道,二期5.2平方公里已启动建设。未来,还将建设五星级酒店、商业中心、滨水商街等商业配套。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8%
- 流“金”沃野“丰”景满满“科技范儿” 冬小麦秋播按下“快进键”
- 浙江两会观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何有底气说“不”
- 去公园散步是正经事? 公园承载了城市生活的日常琐碎
- 黄河大桥护栏“一吹就倒”,需更多调查解释
- “首尔之月”将亮相首尔汝矣岛 打造夜间旅游地标
- 中新健康丨玩手机、爱熬夜 专家科普大学生如何“睡好觉”
- 朝鲜外务相访问俄罗斯
- 拍一张“世纪同框照”,这个假期踏青出游有了新花样!
-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山西晋城光机电产业“光彩蝶变”
-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为何下调
- 乌鲁木齐何以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 中新网评:暑假很可怕?贩卖焦虑情绪更可怕
- 第23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开幕 为“双节”赏花游预热
- “美好安徽智汇行”:一场专家与地方的“双向奔赴”
- 防御超强台风“格美” 泉州所有A级景区关闭
- 《相见在鸾峰桥》福建宁德首映:展现摆脱贫困的生动实践
- 广州沥心沙大桥事故已造成5人遇难
- “班列+冷链” 江西南昌国际陆港不断拓宽冷链进口新通道
- 广东这些县市如何实现县域商业领跑?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新业态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即时零售”助“小店”拓赛道
- 一个考古学家的遗产
-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北京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努力还是天赋重要?五位奥运冠军与青少年“面对面”
- 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 成功架设首片预制梁
- 【央广时评·坚定信心】稳就业惠民生拉内需 以“暖心”传“信心”
- 民企成中国外贸出口主力军
- 夏橙逐渐成为秭归线上鲜橙销售主要品种
- 西渝高铁全线重难点工程任河特大桥首个0号块浇筑完成
- 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37亿人 作家、作品、读者数量呈稳健增长态势
- 中国电影市场活力迸发 大银幕的欢声笑语“温暖”观众
- 第七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在武汉举行
- 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运行良好
- 人社部启动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
- 前两个月广州客货运两旺 枢纽流量成加速引擎
- 留意“网红零食花”的“身份证”
- 拿什么拯救脆弱的膝盖:穿鞋、姿势和饮食都很重要?
- 特朗普缴纳财务欺诈案1.75亿美元保证金
- 西渝高铁斑竹院特大桥跨高速公路连续梁合龙
- 呼吸道疾病病例激增 美国至少四州医院恢复戴口罩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