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该不该在平台上展示,谁说了算
有的消费者因为商家没有按备注赠送蒜,或者点了特辣的外卖却说实际不辣,就给出差评
差评该不该在平台上展示,谁说了算
引入第三方评审机制旨在化解差评纠纷,但评审任务的随机性有时却让评审者犯难
本报讯(记者刘小燕)“用户因为菜品凉了给出差评,但商家认为自己正常出餐,属于配送的问题,不是很好评判谁说的更有理。”2月5日下午2点,田密打开外卖软件的评审团入口,遇到了一个棘手的评审任务:22分钟的配送时间并不算长,可能是商家没有给保温袋。最终,田密选择了“适合展示”的选项,页面立即显示该选项的当前投票比例为54%,最终该差评被平台得以展示。
由平台用户投票决定是否展示差评,成为近日外卖、生活服务类等平台的一项热门功能。《工人日报》记者点击有关页面发现,成为评审员需满足注册时长大于3个月、已实名认证、近90天有消费记录且通过评审员考试等条件。田密便是评审员之一。
根据平台规则,用户对被分配的争议内容进行投票,选择“不适合展示”,则表示该评价不合理,支持商户。在24小时或48小时评审任务期限内,若参与评审判定的评审员多于或等于11人,平台则根据多数票的支持方执行相应结果。
“有的消费者因为商家没有按备注赠送蒜,或者点了特辣的外卖却说实际不辣,就给出差评。因此,在消费者可以无门槛打出差评的前提下,给予商家申诉的机会是有必要的。”田密收到的评审任务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
由于选择“不适合展示”后,该争议内容不会在下单平台被用户看见,许多和田密一样的用户将这些评审经历分享在社交平台,从而形成一股“评审团大赏”的热潮。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发现,这些案例以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被二次搬运,单个讨论群组的用户就多达4.5万人。
同时,部分用户也表示评审机制需要改进。例如,有北方的用户收到的评审任务中都是粤语,表示自己完全看不懂;某些讨论涉及的菜品,并不在用户的常识范围内,也没有过类似的消费记录;有用户希望某些争议过程能被展示以提示消费者合理评价,但担心对商家的评分不利。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公众评审机制的目的是引入第三方评审机制在源头化解纠纷,营造和谐信任的环境。评价内容不只是用户消费体验的表达,也是消费者选购时的重要参考信息,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商户信誉。
“‘评审团大赏’展示不合理但有趣的评论确实会提高内容趣味性,但没有真正解决被差评的商家面临的痛点。”朱巍认为,争议任务随机分发给评审员后,评审员作为普通消费者,基于一般的生活经验、普遍理性和朴素的正义感给出评审意见,也会发表一些给商家的改进建议,比较符合公众评审机制的初衷,也可以让平台商家更放心地做生意。(工人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体育中考现场考试评分标准公布 2024年中考开始适用
- 广西南宁打造面向东盟农产品智能化深加工基地
- 种地,第一步是什么
- 7月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上升0.2%
- 住建部回应楼市“虹吸效应”:因城施策
- 第六届国际青少儿艺术科普展在上海开幕
- 东莞港开通“印尼—东莞”进口专线
- 小餐馆撑起富民强县大产业
- 今年以来7400名外国旅客从福州机场免签入境
- 苏丹与伊朗宣布决定恢复外交关系
- 瓦格纳兵变冲击形成“世界波”,故事远未结束
- 2021年江西省5A级景区将达13家
- 天津财险业全力应对暴雨灾害 已完成快速理赔61.47万元
- 国家能源局:实现“双碳”目标的节奏和力度由中国自己做主
- 成都龙泉一乐园骆驼“瘦脱相”?园方回应“是在换毛期”
- 北京首届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大会举办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 西安一医院开“学堂”:助“特殊儿童”融入校园生活
- 哈萨克斯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长:期盼中方在哈增设鲁班工坊
- 第五届中亚国家领导人磋商会议在塔吉克斯坦举行
- 国家医保目录谈判还要“分角必争” 专访国家医保局谈判组组长李旭日
- 热门推荐
-
- “老动批”蝶变“金科新区” 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五周年成果展举行
- 太原双塔·晋祠牡丹文化节启幕 明代“紫霞仙”绽放迎客
- 吉林森林公安破获非法猎捕野生中华蟾蜍案
- 鸿蒙生态(武汉)创新中心启用
- 韩国渔民集会抗议:“大海不是投放日本核污染水的垃圾桶!”
- 江西部分地区受降雨影响出现积水 多地水库提前泄洪
- 广西国资国企消费帮扶 供应链赋能“土特产”
- 西安医生绘制疾病科普漫画 用画笔缩短医患距离
- 今年前11个月山西省进出口总值1595.8亿元 贸易顺差370.7亿元
- 我国经济景气水平回升 经济复苏态势有望持续巩固
- 中老铁路磨憨铁路口岸首票进口中药材通关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学生亿万富翁”是怎么在这家中心诞生的?
- 南方地区仍有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新一轮冷空气明起影响北方
-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于股票竞价交易异常情况深表歉意
- 高质量发展的“经开航道”
- 安徽合肥今年首列欧洲回程中欧班列抵达
- 北归大雁飞抵吉林莫莫格湿地
- 西藏博物馆举行“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 让学生们更生动地学习历史
- 能源专家警告称南非今冬供电面临巨大挑战
- 国际学者:中国引领全球绿色创新丨两会·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