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学生亿万富翁”是怎么在这家中心诞生的?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目前,这里已经诞生“学生亿万富翁”,因为学生在这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月1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图为中心主任王茤祥。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7月1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该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表示,目前,中心与国内外大学联合实施前瞻性项目208项(约50%来自国际),约10%为世界首创或领先,培育硬科技企业105家,其中上市企业9家,实现了较好的创新加速效应,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7月1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王茤祥指出,在创新实践中,中心建立了独特的双课堂、双导师、双身份、双考核的创新人才“四双”培养模式,与国内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了400多名研究生,并通过学生毕业后持续参与项目的形式,延续技术血脉,加速技术演化,形成一批“教授+学生”创新创业标志性案例。
“学生第一年在大学上课,第二年上我们这儿来学习一些课程,最重要的是实战。”王茤祥称,学生在这里就视同科研人员一样给予相应待遇。如果是技术骨干,技术转移有收益之后,依然会参与分配,所以“我们这里已经有学生是亿万富翁,刚毕业就是亿万富翁了,因为他在这里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月1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为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精神,中组部、科技部批准中心与北大、清华、北航联合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采取“理论+实战”模式培养知行合一的工程博士,港大、港科大等主动加入。
王茤祥指出,目前,已招收博士生81名,未来每年将招收博士生约50名。教育、科技、人才融合新路径正加速形成,学生培养也成为创新持续加速的独特机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大兴机场海关查获蝠鲼鱼鳃制品226件
- 去赏花、去踏青 “春游经济”热度持续攀升
- 青海“双品网购节”借“数”激发消费潜力
- 广电总局:给予微短剧更多的空间,同时也要加强管理
- 中国—东盟开展舞龙竞技促文化交流
- 广东东莞一新地标项目建设迎新进展
- 尼日尔军政府宣布向商业航班重开领空
- 江苏徐州举办两岸飘香美食节 民众家门口乐享台湾美食
- 俄中实业家理事会2023年度全体例会在莫斯科举行
- 京剧“虞姬”走进昆曲《牡丹亭》——专访梅派青衣炼雯晴
- 以国之名,悼我同胞!87年,我们从未忘记!
- 兰州空气异味系一公司高炉煤气外排所致 目前已消除
- 时隔5年,山东再出手精简事业编
- 毕业论文致谢写亲朋好友、恋人、猫咪 盛放大学生的独有浪漫
- 2024年考证时间表来了,你准备考哪个?
- 中央气象台6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大规模近距离接触,会“二次感染”吗?
- “长者陪伴课堂”让长者“众乐乐”
- 制止餐饮浪费再添标准化助力 《绿色外卖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获批发布
- 粤港澳三地青年学子走进新疆沙雅县 感受非遗魅力
- 热门推荐
-
- 多家券商看好清洁电器出海,国内龙头将占据更大海外份额
- 【图解】2024年盘点:数说科技创新亮点
- 荷兰关闭驻伊朗使馆 荷航停飞赴伊朗航班
- 广西桂林推出“八大名山免费畅游” 助推文旅市场复苏
- 雅康高速公路突遇泥石流有隧间桥垮塌 救援工作正在进行
- 安徽多措并举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 北京住房公积金贷款投放超万亿元
- “粤博之夜”再开场 演绎陆丰皮影独特魅力
- 中交马东铁项目助力马来西亚抗水灾
- 8月原油生产加快,同比增长19.6%
- 能建城发举办全国“质量月”活动 首届“工程师文化周”顺利举办
- “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甘肃庆阳展示指尖上的艺术文化
- 针对深圳欢乐谷过山车碰撞事故 三部门约谈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
- (进博故事)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共乘进博开放东风
- 山东多地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飞防作业 维护生态平衡
- 共建创新生态圈 首届医疗科技创新先锋论坛在沪举办
- 连接儿童与自然的奇幻桥梁 《万物有信系列》推出
- 男子高铁上突发疾病 众人6分钟紧急救治助其脱险
- “生态山东 冬日休闲”生态旅游体验季活动在烟台举办
- 福建首艘单体总量最大PTA出口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