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学生亿万富翁”是怎么在这家中心诞生的?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目前,这里已经诞生“学生亿万富翁”,因为学生在这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月1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图为中心主任王茤祥。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7月1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该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表示,目前,中心与国内外大学联合实施前瞻性项目208项(约50%来自国际),约10%为世界首创或领先,培育硬科技企业105家,其中上市企业9家,实现了较好的创新加速效应,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7月1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王茤祥指出,在创新实践中,中心建立了独特的双课堂、双导师、双身份、双考核的创新人才“四双”培养模式,与国内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了400多名研究生,并通过学生毕业后持续参与项目的形式,延续技术血脉,加速技术演化,形成一批“教授+学生”创新创业标志性案例。
“学生第一年在大学上课,第二年上我们这儿来学习一些课程,最重要的是实战。”王茤祥称,学生在这里就视同科研人员一样给予相应待遇。如果是技术骨干,技术转移有收益之后,依然会参与分配,所以“我们这里已经有学生是亿万富翁,刚毕业就是亿万富翁了,因为他在这里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月1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为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精神,中组部、科技部批准中心与北大、清华、北航联合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采取“理论+实战”模式培养知行合一的工程博士,港大、港科大等主动加入。
王茤祥指出,目前,已招收博士生81名,未来每年将招收博士生约50名。教育、科技、人才融合新路径正加速形成,学生培养也成为创新持续加速的独特机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徽旌德:慢城,“不慢”
- 巧搭“顺风摩托” 新疆小“褡裢”走出国门
- 广西贺州发挥旅游联农带农效应 让瑶山开出“幸福之花”
- 沪上金融机构“接力”共护科创“幼苗”成“参天”
- 韩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480 为2009年以来最低
- 重庆发布《通知》保障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
-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欢迎更多中国游客访柬
- 宁夏特色产品再“出海” 螺旋藻荞麦方便面实现首次出口
- 白皮书勾勒青光眼患者画像:呈年轻化趋势、多与慢病共病
- 养海鲜 种水稻 塔克拉玛干沙漠何以化腐朽为神奇
- 献给孩子的话剧 《诗仙李白》再现伟大诗人传奇人生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 以色列袭击伊朗,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听取简报:密切关注事态
- 粤桂协作助广西文旅发展
- 包银高铁银巴支线“接触网第一杆”组立
- 广州多举措防御西江洪水
- 津冀五家法院共签协议 促进环渤海港口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 12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01元 上调10个基点
- “嗨,上海”旅美摄影家龚建华摄影展启幕
- 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共同发展——访西班牙前驻华大使胡安·莱尼亚·卡萨斯
- 热门推荐
-
- 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游“世界最美海湾”领略青岛百年历史街区魅力
- (两会前瞻)直面提振信心“必答题”
- 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长时间咳嗽怎么办?中医来支招
- 广西“摆摊”文旅推广 发布多条精华旅游线路
- 广西省级“非遗”数量名列前茅 借道东盟绽放世界舞台
- 跨境电商与中欧班列“同行” 助力西安“数字丝路”建设
- “全球南方”媒体对话合作机制在福建泉州启动
- 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成立 将做好五篇“金融文章”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磨盘柿第一村:农文旅融合借“柿”而为
- 妻子在丈夫离世后“被净身出户”!曾有人冒充自己离婚并过户房产
- 郑州市教育局致歉:工作人员与记者沟通时使用不当语言 已严厉批评
- 朱佳莉:和诗以歌 传承经典
- 二次元“谷子”热潮吹向股市,背后是怎样的商业逻辑?
- 防抗台风“格美” 福建连夜紧急调运救灾物资11342件
- 乌议员:泽连斯基办公室“差点被击中”
- 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举行纪念伏羲女娲活动
- 湖南退税提速增效 精准助力企业“扬帆出海”
- 未开放段长城成为“打卡地” 野路子爬野长城终不妥
- 辽宁本溪打造“冰雪+”场景 培育旅游消费新的增长极
- 也门首都萨那发生踩踏事件 至少8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