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23年各地查处“黑广播”违法犯罪案件586起
中新网1月31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2023年,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联合公安、广电、民航等部门,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治理“黑广播”“伪基站”违法犯罪工作,有效维护了空中电波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保障了中国-中亚峰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海进博会等重大活动和重要赛事期间的电磁空间安全。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总体情况
(一)查处案件数量情况
2023年,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联合查处“黑广播”违法犯罪案件586起,缴获“黑广播”设备564台(套);查处“伪基站”违法犯罪案件5起,缴获“伪基站”设备5台(套),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协助公安部门侦办“GoIP”电信诈骗案件6起,缴获GoIP设备4(台)套。有力震慑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黑广播”“伪基站”违法犯罪主要特点
2023年,“伪基站”违法犯罪活动已呈零星偶发态势,全年有8个月“伪基站”违法犯罪实现动态清零,打击成效显著。随着专项整治力度的加大,“黑广播”违法犯罪活动出现一些新动向。一是“黑广播”设备日趋小型化、智能化、移动化,且播放内容真假难辨,有从低俗药品广告向普通药品广告演变的趋势。二是架设地点向高山密林等偏僻地区转移,触角不断延伸,并通过人机分离、深夜播出、随机切换频率等方式逃避打击;三是犯罪分子作案呈现团伙化、集团化、专业化,多地作案手段特征明显,具备较强的反侦察意识。
已开展的重点工作
(一)切实保障中国-中亚峰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
为保障中国-中亚峰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不受“黑广播”“伪基站”干扰,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担当作为,结合重大活动保障要求,开展集中打击“黑广播”“伪基站”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制定专项行动方案,着重加大对航空、铁路、广电、公众移动通信等重要业务日常保护性监测力度,切实维护重大活动期间的空中电波秩序。重大活动期间,相关省(区、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严格落实工作要求,跨区域协调联动,密切部门协作,全力确保活动区域“黑广播”“伪基站”动态清零,实现了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零干扰、零失误、零瑕疵”。
(二)优化合作机制,推动部门协同
按照打击治理“黑广播”“伪基站”专项工作机制,组织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持续深化与公安、广电、民航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优化协作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专项文件,不断提升打击治理合力。一是指导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结合案件侦办,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联络,完善线索移交、案件移送、证据保存、技术鉴定等工作程序,配合出具相关检测报告、认定书等证据材料。二是指导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无线电发射设备市场监督检查,防范“黑广播”“伪基站”等非法无线电设备流入市场。三是指导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联合广电等部门做好广播和公网频率使用和在用无线电台站检查工作,开展电磁环境测试、分析、研判工作,掌握属地电磁环境态势,为日常监测查找非法广播信号打下基础。例如,上海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联合多部门查处的4起“黑广播”案件,从信号发射到依法取缔均控制在1天内,形成了多方合力、快速联动、联合惩戒的有力态势,极大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三)强化监测能力建设和监测覆盖
指导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加强技术手段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固移结合、查测一体的无线电监测网络。针对火车站、城区车站等人流密集区,通过固移结合方式开展监测排查;针对“黑广播”“伪基站”案件多发地,结合野外电磁环境测试开展专项监测;对广播、公众移动通信、民航导航通信等重要无线电业务重点频率开展频谱占用度测试和全天候保护性监听监测,例如,安徽省无线电管理机构针对广播、电视、公众移动通信等重点无线电业务建立了辖区及周边区域“五张信号清单”,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黑广播”“伪基站”活动情况,切实提升实时预警、迅速甄别、精准定位能力。多维度采集监测数据,结合数据库进行信号分析,做到合法信号心中有底,不明信号无处遁形,进一步提高侦测信号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公安、广电部门查处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浙江、福建等地无线电管理机构部署的“黑广播专项监测应用”“黑广播智能定位系统”,实现了对“黑广播”等违法犯罪信号的智能语音识别和预警,极大提升了对非法信号监测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对“黑广播”违法犯罪行为查处效率。
(四)强化人才队伍能力建设
持续加大无线电技术人员培训力度,紧扣无线电安全保障新形势新要求,组织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和行政执法培训,强化监测设备的操作训练、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规范案件查处程序和行政执法文书拟写。依托技术演练和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促进“以战代训、以赛代训、实战锻炼”,通过模拟“黑广播”“伪基站”发射信号等场景,提升对“黑广播”“伪基站”违法设备的查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监测执法人员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精神,打击治理“黑广播”“伪基站”工作常常需要日夜蹲守,设备往往架设在高山密林、社区高楼等危险位置,监测执法人员在拆除设备时,或多或少存在人身危险,需始终保持爱岗敬业的工作向心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打击治理工作中展现无线电管理人员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
(五)广泛开展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定期汇总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治理情况上报联席办,对发现的重大信息线索及时专报相关部门。指导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紧扣2.13世界无线电日、无线电管理宣传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权威新闻媒体、行业媒体、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深度报道典型案例,普及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知识,增强社会群众防范意识,形成打击治理“黑广播”“伪基站”的强大合力和良好舆论氛围。指导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通过市长热线、政府门户网站、12381干扰投诉热线、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多渠道受理群众诉求,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不断提升群防群治能力,在社会上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强大震慑。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联席办统一部署,坚持“风险防控,露头就打,第一时间取缔”的原则,指导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会同相关部门保持对打击治理“黑广播”“伪基站”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并继续全力做好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营造安全有序的电波秩序,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巩固协调机制。指导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进一步优化打击治理“黑广播”“伪基站”行动工作机制,切实加大与公安、广电、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合作力度,及时向公安机关移交相关线索。进一步完善打击治理“黑广播”“伪基站”工作流程和规范,实现对打击治理“黑广播”“伪基站”违法犯罪工作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
二是完善监测覆盖,强化监管手段建设。指导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持续提升打击治理能力,持续完善重点区域监测网络覆盖,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分布式终端探测“黑广播”试点,深度挖掘监测数据,提升无线电监测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侦测“黑广播”信号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是加大宣传普法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及融媒体作用,持续加大对打击治理“黑广播”“伪基站”违法犯罪活动的宣传力度,实现宣传常态化。及时曝光“黑广播”“伪基站”查处情况,揭露其严重危害,提高社会各界对打击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动群众积极举报提供“黑广播”“伪基站”违法犯罪行为及线索,创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四是加强源头治理,规范无线电发射设备市场秩序。指导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强化与市场监管部门协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工作流程,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和销售市场监督检查,严格落实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制度,组织开展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巡检。持续做好非法设备的技术鉴定工作,全力配合公安机关铲断利益链条,依法从严、从重查处,争取从源头上严控非法发射设备流入市场。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秘鲁20个省因登革热疫情进入卫生紧急状态
- 北京启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汉语知识闯关活动上线
- 财政部公开选聘首届可持续披露准则咨询专家
- 外企在中国|“蔡司的很多创新来自中国”
- 一季度中国铁路发送旅客破10亿人次
- 中印尼机构携手打造产学研校企国际合作基地
- 2025年铁路春运启动 国铁沈阳局预计发送旅客2260万人次
- 前5月中国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13.8%
- 癸卯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将在湖北随州举行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克曼:教会人们做好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工作
- 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长春完成最终试验
- “老饕”这个称呼已经错了1000多年
- 利用毫米波雷达 可无接触实时监测心电图
- 专访《企业强人》监制罗永贤:大胆的“新”与不变的“核”
- 广西生态环境质量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 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持续增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农业绿色发展不光是农民的事
- 54万人次投身这场特殊的“战斗” 致敬创造防沙治沙奇迹的他们
- 上海两会热议入境游“免签流量” 变“240小时”为消费兴业
- 【透视】澳大利亚媒体:美国政治生态已达到自内战以来最肮脏的程度!
- 热门推荐
-
- 借毒品搞乱别国,结果美国害了自己
- 沈阳老北市邀各地朋友来“串门” 首创“龙凤成祥”演艺奇观
- 深化全球交通合作 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开幕
- 广州5月二手住宅成交量环比下降
- 宁夏银川:探索地方政府与央企国企合作新路径
- 高温干旱持续 伊拉克渔业遭重创
- 山西前9月限上企业新车零售额620.88亿元 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购置税
- 巴勒斯坦媒体称以色列发动海陆空袭击 以军否认
- 生三孩奖13000元!江西多地出台生育“红包”
- 外媒:美国今年群体凶杀事件或创纪录 几乎每星期一起
-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谈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没有明显变化
- 逾40位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在豫开启“夏商之旅”
- 中新健康丨上海实质化推进全程一体化专病健康管理模式
- 瞭望丨美国民众购买力不升反降
- 4000余家企业完成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
- 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重庆开启“冬游”模式 8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展“冬之韵”
- 云南从7月起提高社会救助省级指导标准
- (乡村行·看振兴)人口不足五万的秦岭腹地小城 如何盘活乡村“沉睡的资产”?
- 保税维修为上海外贸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