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会热议入境游“免签流量” 变“240小时”为消费兴业
中新社上海1月18日电 (记者 许婧)正在此间举行的2025年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表示,上海要抓住签证政策放宽的机遇,推动上海进一步在更高层次开放,让外籍人员从来沪240小时旅游转变为积极主动来沪消费投资兴业。
2023年7月起,中国持续优化外国游客免签政策,这一系列政策为国际交流与旅游业复苏注入新动力。相关统计显示,2024年上海继续保持全国最大的航空和邮轮进出境口岸地位,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全国空港首位;同时,上海成为境外游客入境首选目的地。
汪泓注意到,上海正全力打造中国入境游第一站。免签政策发布后,来沪年轻旅客占比明显提高,入境游散客中50岁以下人群达到40%左右,比2019年数据翻了一番,更多是类似蜜月团、家庭团的兴起。
上海市政协委员潘煜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免签政策吸引了更多元化和年轻化的游客,特别是自由行游客比例大幅增加。然而,现有的服务配套未能完全满足这些游客的需求。移动支付不便、外币兑换点不足、小语种服务短缺,以及景区预约复杂,均成为影响游客体验的主要问题。
沪上学者的最新相关研究显示,入境游客在消费需求上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出入境游客的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亦指出,要提升入境人士消费便利度,大力发展免退税经济,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如何实现免签流量向消费增量的有效转化,成为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复苏的关键课题。”潘煜建议,应充分善用海外社交媒体,以真实、生动的内容传递上海的城市形象。同时,需要优化服务设施与配套,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结合近程市场游客的需求,设计定制化旅游产品。
“免签政策的不断优化,从整体上提升了中国对外商的吸引力,展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姿态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上海完全可以进一步提升入境旅游的服务质量,持续巩固‘中国入境游第一站’的地位,为全球游客带来更加优质、丰富的旅游体验。”汪泓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探索中华文化的世界表达 艺术家可以做什么?
- 新年金店纷纷打折,国际金价能否冲击3000美元?
- 如何把握好餐饮竞争多元化新趋向
- 共享发展机遇 2023西部消费精品博览会在西安开幕
- 冬奥利好持续 90后扛起体育旅游大旗
- 中国科技馆:2024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举办首期行业交流研讨活动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曝光部分电动自行车非法拼改装典型案例
-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6月20日至23日在津首办
- 四川:2023年超35万辆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64亿多元
- 医疗器械企业密集上市背后
- 世界最大莲池莲花盛开 “莲乡”江西广昌游人如织
- 中国高原高海拔地区首个大型空气压缩储能(集成)项目正式开工
- 音乐剧《基督山伯爵》中文版将在京上演
- 山西太原小店区: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
- 中国作家协会东盟文学交流中心在南宁揭牌
- “花瓣支付”来了!华为要和支付宝微信抢市场?
- 服务1700万视障群体优酷无障碍剧场作品已扩容至100部
- 中国专家研究新成果 或为机械通气肺损伤防治提供新思路
- 普京:所有对俄承诺得到兑现后才会延长“粮食协议”
- 孟加拉国今年登革热死亡病例数逾350人 为本世纪新高
- 热门推荐
-
- 菲律宾和柬埔寨两国央行寻求加强合作
- 《望长安》:为流散海外文物铺一条回家的路
- 暴跌近10%!投资者急忙抛售!黄金“不香”了?
- 江苏推绿色节能家电“以旧换新” 17类家电可获补贴
- 1680万人次、3400万辆……“数”里行间见证中秋假期第一天“流量”
- 大才子惹怒皇帝、被流放伊犁,百日新疆行让他走上了文学高峰|清代兴疆人物志之②
- 传统美学的国产动画回来了
- 江苏徐州:向新发力 淮海国际陆港数字化建设显成效
- 广西超万人次报销辅助生殖费用逾2217万元
- 2024重点网文事件:番茄小说“巅峰榜”引领行业新风格
- 粤桂琼三省(区)开展海上联合执法
- 挪威首相斯特勒会见秦刚
- “中华老字号”荣宝斋落地天津蓟州
- “羊”名远扬:2024山西·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开幕
- 全国首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货物在上海自贸区顺利通关
- 商拍扰序行为有了明确界定!北京市属公园将进行治理
- 贵州省联合调查组通报六盘水市水城区马某某伊案情况
- 两岸青少年联谊结对在福建晋江开展灯谜研学
- (第七届进博会)进博会首设新材料专区 跨国企业遇见中国市场新机遇
- 数说经济:“三驾马车”齐发力 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