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件月均百亿成为常态 中国快递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2023年,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
中国快递业进入发展“快车道”(锐财经)
本报记者 李 婕
进村、入厂、出海,一件件快递包裹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注脚。国家邮政局近日公布的2023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2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行业业务量不断刷新纪录。据介绍,2024年行业仍将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快件月均百亿成为常态
柴米油盐酱醋茶,快递小哥送到家。快递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2023年,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6.4亿件,同比增长6.6%;异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53.6亿件,同比增长20.5%。
广袤的世界版图上,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加速延伸。在1320.7亿件快递中,有30.7亿件为国际/港澳台快递,比上年增长52%。
1320.7亿件快递意味着什么?据了解,这一数据约占全球快递总量的六成以上。目前中国快递业务量已实现从“年均百亿”到“月均百亿”的巨大跨越。
此外,自2021年中国快递迈上“千亿件”台阶以来,每年破千亿件所用时间不断缩短。2022年破千亿件较2021年提前7天;在此基础上,2023年又比2022年提前39天。
“据测算,中国人均快递年使用量已达94件,快递已经逐渐由一种单纯的物流方式,变为人民群众既用得起、又用得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侯延波说。
侯延波表示,2023年,邮政快递业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助力国家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行业业务量不断刷新纪录,快件月均百亿成为常态。邮政快递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现代物流领域综合运输方式应用最好、信息智能水平最高、生产效率提升最快的代表性行业之一,为居民消费信心加速恢复,消费市场活力逐步复苏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更便捷、更绿色、更专业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3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624.8亿件,同比增长16.8%。
2023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5.2%、16.7%和8.1%,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6.2%、14.1%和9.7%。中部、西部地区两个比重均实现提升。不少消费者发现,即便在乡村地区,快递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速度也加快了。
从次日达、次晨达到半日达,从无人配送到快递进村入户,更好的消费体验背后,是行业的持续发展。
更便捷——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深化,服务触角持续延展。国家邮政局联合有关部门加快推进脱贫地区快递进村,“一村一站”工程有力实施,2023年累计建成1267个县级公共寄递配送中心、28.9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和19万个村邮站,让快递服务更便捷。
更绿色——相关部门推进行业绿色发展工作,推动电商快件原装直发,强化包装操作规范,2023年全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超10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超8.2亿个,过度包装在行业得到有效遏制。
更专业——国家邮政局持续开展邮政快递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23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6万人次,新增10.8万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454人取得快递工程专业技术职称,行业人才支撑更加坚实。
据介绍,2024年国家邮政局还将加快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持续优化发往部分区域的电商快件寄递服务,通过这些方方面面的实事,推动邮政快递服务更为便捷更广覆盖更加优质。
行业保持稳步上升态势
腊鱼腊肉、南北干货、丹东草莓、秭归脐橙……春节前夕,随着年货寄递需求增长,快递业务量迎来一波小高峰。
对此,国家邮政局指导企业做好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精准对接电商寄递服务需求,统筹做好全网调度,充分安排人员、场地、运力,保障群众在节前顺利收到期盼的年货。
侯延波介绍,根据大数据预测,春节期间,群众寄递需求波动较大。春节前的小高峰过后,春节假期期间,由于大量人员返乡过年和外出旅游,群众的寄递服务需求将明显减少,业务相对处于淡季。春节假期结束后,寄递服务需求快速恢复,业务量将逐渐达到日常水平。
针对春节期间的行业运行特点,国家邮政局专门制订工作方案,将全力保障年货寄递需求、保障春节期间的基本寄递服务、切实维护快递员合法权益、推动做好节后返岗复工。
2024年邮政快递业发展趋势怎么样?近日召开的2024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行业仍将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预计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715亿件和1.6万亿元,增速6%左右;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别完成1425亿件和1.3万亿元,增速8%左右。
会议强调,要巩固和增强行业持续向好态势,持续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力增强发展韧性,有效提升安全水平,着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海外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探访重庆万州特大暴雨灾后重建:住有所居 居有所安
- 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国家电网、工行和海尔蝉联前三
- 长篇小说滇越铁路三部曲之三《如故》在昆明首发
- 苏宁易购零售云交流交易大会,百大品牌、多重补贴助燃818
- 补齐设施短板、提升竞训能级 上海市残疾人体育综合设施项目开工
- 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利率稳定在4.1%
- 湖北咸宁:双语公益课堂让“中国故事世界表达”
- (申城风景线)“沪语童谣班”寒假开班 上海家长为孩子“抢课”
- 有声读物《韩美林艺术随笔》启播
- 多国报告止咳糖浆致儿童死亡,这药还能不能吃?
- 新庙庄遗址考古补充完善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
- 专访陆慷:让印尼公众感受中国速度
- 南非燃油价格大幅上涨 创2023年新高
- 山东蓄积“人才活水” “新农人”成乡村“兴农人”
- 福建省最大硫酸铵集散基地迎来“开门红”
- 合肥高新区与深空探测实验室计划共筑空天技术产业生态
- 中新网评:中国正能量主题活动汇聚推动时代的“中国力量”
- 北美票房:“龙卷风”首映夺冠 “金刚狼”蓄势待发
- 涉案手机号拍出2614万高价后遭悔拍?多方回应
- 文旅部: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 同比增长93.3%
- 热门推荐
-
- 张学友台北演唱会突然取消,原因曝光
- 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威胁亚太安全
- 专家: AD易复发 患者需兼顾短期和长期治疗目标
- 美国华裔青少年赴四川德阳:感受年画里的“乡愁”
- 稳中求进,明年拼经济有了“行军图”
- 首届天津音乐节将于5月举行
- 农业大省吉林进入主汛期 专家预计今年降雨明显偏多
- 哈尔滨机场黄金周运送旅客52.9万余人次
- 中国驻欧盟使团:绝不接受欧盟为菲方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挑衅行为站台背书
- 假期消费新意浓
- 音乐剧《飞天》首登上海舞台 让敦煌艺术“活起来”
- 泰国政府拨款解决鲫鱼泛滥问题
- 内蒙古6支救援队伍驰援河北涿州 目前1支已经返程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炎炎夏日,你知道中老铁路上的鲜花、榴莲怎么运吗?
- 俄国防部:在莫斯科州上空摧毁乌克兰无人机
- 扎根海岛 守护光明
- 懂车帝冬季雪地ACC测试结果:谁也没想到最大赢家是比亚迪
- 第2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雪雕比赛开赛 12国家选手参赛
- 北京警方查处一批制售假章假证违法犯罪
-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超520亿美元,华尔街争论股价是否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