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电子皮肤具弯曲和感知能力
科技日报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和印度科学家携手,利用具有可调谐电子和热生物传感能力的纳米工程水凝胶,借助3D打印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型电子皮肤。新皮肤可像人类皮肤一样弯曲、拉伸,并具有感知能力,有望应用于机器人、假肢、可穿戴设备、运动和健身、安全系统和人机交互等领域。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功能材料》杂志。
人类皮肤是大脑与外界连接的“桥梁”,通过触摸、温度和压力为人体提供丰富的反馈。而电子皮肤未来有望应用于多个领域,比如,持续监测用户的运动、体温、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可穿戴设备。
最新研究负责人、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阿希列什·贾哈沃指出,为创建电子皮肤,必须开发出耐用材料。这些材料应兼具模仿人类皮肤的灵活性,包含生物电传感能力,以及采用适合可穿戴或植入式设备的制造技术。为此,他们开发出了一种纳米工程水凝胶。
研究人员利用二硫化钼纳米中的“原子缺陷”,使其能实现高导电性。这些专门设计的二硫化钼纳米颗粒充当交联剂,形成水凝胶,并赋予电子皮肤导电性和导热性。
研究人员在基于水凝胶的系统内引入了“三重交联”策略。水凝胶更容易处理和操作,解决了3D打印技术开发电子皮肤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助构建复杂的2D和3D电子结构。水凝胶也让新电子皮肤能更好地顺应并黏附在动态、潮湿的生物表面上,而这对医疗保健尤为重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商务部回应所谓加征10%关税:中方一贯反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
- 银川警方破获特大制售侵权盗版教辅图书案 涉案金额逾千万元
- 广州方舱医院推动实现“快进快出” 已有2.1万人出舱
- 做“搭子”:为陌生人提供情绪价值
- 山西:政企协同 推进“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建设
- “梦想大篷车”:8年间行驶逾17万公里、为孩子带去近千节“梦想课程”
- 英国歌手谈美在乌克兰危机中角色:美国不关心乌民众死活
- 融国画与京剧两大国粹 新编京剧《齐白石》在长安大戏院首演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16千米
- 航天品质走进社区和校园 家佳康航天科普训练营在武汉举办
-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稳步改善 引数万羽候鸟迁飞
- 暑期旅游火红收官——深圳位居暑期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
- 反网暴法律咨询报告,给网暴治理带来何种启发?
- 为17万人次上法制教育课 退休民警“尹爷爷”的48年“公益路”
- 普京就阿塞拜疆客机在俄领空发生悲剧事件向阿总统致歉
- “五一”假期将至 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各地“花式”拉动消费热情
- 深入实施就业帮扶
- 商务部:中国新能源产品广受欢迎是企业拼出来的
- 2024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万列 发送货物108.3万标箱
- 深圳金融监管局提示:理性选择“气球贷”“轻松供”等新型房贷产品
- 热门推荐
-
- 专家:“AI+量子计算”是未来计算领域重要分支
- 白菜变“金菜” 韩国紧急从中国进口求解困
- 百余件清代广州外销艺术精品亮相张学良旧居陈列馆
- 拉萨布达拉宫文创与非遗古茶联名发布产品
- 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我们离“终结”艾滋病还有多远?
- 陕西着力解决“看病难”问题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 夏威夷山火已致53人死 拜登批准“重大灾难声明”
- 110秒视频带你从太空视角瞰世园会
- 借用户口黑龙江两女子“互换”身份19年,一方将对方告上法庭,一审判了
- 印度报告全球首例人类感染致命植物真菌病例
- 瞄准绿色新趋势 石化行业积极求转型
- 【艺评】降价会成为电影市场良药吗?
- (身边的变化)浙江:科技兴粮端牢“饭碗”
- 中国移动启动算网大脑“天穹”全网试商用
- 尼泊尔开始向孟加拉国出口电力
- 小土豆长成大产业(人民眼·做好“土特产”文章①)
- 央广财评|透视春节数据:45亿人次流动 中国澎湃活力拉满
- 新⇋鲁苏沪赣 4条航线上“新”啦
- 哈萨克斯坦学子的中国留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