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降价会成为电影市场良药吗?
一个看似喜大普奔的消息——电影票降价了。
据报道,《“骗骗”喜欢你》和《火锅艺术家》两部喜剧电影,均已向院线、影城发布影片调整结算标准的通知,自1月1日起,数字2D版本结算标准统一调整为19.9元/人次。
“没想到现在19.9元就能看一场电影了,挺意外的。”有观众惊呼。与此同时,话题“19.9元的电影票回来了”也顺理成章地冲上热搜。
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显示,电影平均票价连续四年超过40元。2022年以来,电影平均票价一直处在超过42元的高位。此次,看到19.9元的票价,对于观众而言,应该算得上是一种惊喜。
不过,有些观众也并不领情。有人说,19.9元票价的座位观影体验不理想,有人说,只有两部电影降价远远不够。更有人直言,怀念2015年,那时电影特价票只要9.9元,还能买9.9元的爆米花套餐!
观众苦高票价久矣。“票价高”一直排在阻止观众进影院因素的高位。而这次两部电影的调价策略,显然是片方瞄准下沉市场的一次主动让利行为。因为两部电影都属喜剧类型,市场的主力调性偏下沉,调低(结算)价格有利于降低观众观影成本。用低价换取更多观众进场,从而提升最终总票房,这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市场策略。当然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主动降低票价,也可视为片方的自救行为。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425亿元的总票房体量与2015年相当,同比上年下降23%。而与观影人次减少形成反差的是,银幕数却连年增加。2014年,国内银幕数刚过2.6万张,但到了2024年,当电影行业疲态尽显时,银幕数却迈过8万张大关。
供需失衡之下,人们的娱乐方式又更加多元,尤其是流媒体和手机短视频,更对观影消费形成较大冲击。
有网友就调侃:“9.9元我都不看,但是要是9.9元买一天的会员,我就看。”置身这样的娱乐生态,加之从前那种“大IP+流量”的爆款模式又不灵了,电影业不景气,就不是一件多么意外的事。
面对不景气的市场,让电影票价降下来,是一种策略,或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片方和影院的利益博弈,也是对观众观影心理的一种重塑。“票价战”能不能请回更多的观众,降价能否救得了电影市场,目前来说,都只能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无论如何,让观众重新看到19.9元的电影票价,释放了业界对于观众的某种诚意。但更大的诚意,恐怕还得体现于生产更多更高品质的电影。
低票价不等于低品质,低票价不等于低体验。在通过降价吸引更多新观众的同时,从业者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责任,让电影产品实现更大的艺术价值,和时代产生更大的共鸣,这样才能增强观众对电影的黏性,实现票房与观众的良性互动。
有网友说得非常直白:“我是舍不得那将近50元的电影票钱吗?我是不想花了钱,又花了时间,却看到一部烂片而已!”持这种想法的观众恐怕不在少数。因此,降价是好的,也一定有用,但更有用、更持久的做法恐怕是,从业者还得在电影制作、电影品质上下“笨”功夫。好电影多了,观众自然会回到电影院来。
刘颖余《工人日报》(2025年01月12日 04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十三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开幕
- 突破民企绿色转型关键环节
-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与福特达成初步协议 拜登回应
- 突发!美国一司机驾车撞向白宫大楼外门 已被拘留
- 硅谷银行重新开放 储户形容心情:犹如从地狱回到人间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塞北小镇打造“蛋业联盟” 年产值达4.2亿元
- 让孩子爱上阅读,幼儿园与家长如何打“组合拳”?
- 广汽集团10月终端销量19.1万辆,环比增长8.3%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 河流拥有“户口本” 河南首例河流确权登记完成
- 中国正能量|演绎青春之美,鼓舞青少年奋勇前行
- 银川市与阿拉善盟各族青少年开展交流活动
- 北京今天高温依旧 周六入伏闷热增强
- “碳”索新路径,安徽旌德念好“山字经”
- (新春走基层)福建连城:客家“拔龙”闹新春
- (国际观察)美国2024:大选政治折射“红蓝”光谱转变
- 追着雪花看新疆|兵团十二师青少年“趣玩雪”冬令营活动启动
- 桂林一曼谷航线正式恢复通航
-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沈奶奶去世 享年93岁
- 暴雨夜袭广东 广州多条街道变“泽国”
- 热门推荐
-
- 甘肃积石山:新建与现有学校同开学
- 风暴“巴贝特”影响欧洲 已致英国3人死亡
- 以岭药业荣获第十届医学家年会“十大医药公益企业”
- 作家李延风推出“远山古道”系列终篇《巴山荔枝道田野叙事》
- 北京强化“职业闭店人”信用惩戒措施 登记被撤3年内不得再“入市”
- 36万亿元!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2%
- 记录日常琐事 网上流行“100天记录与改变”打卡
-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首家电子企业投产
- 涿州主城区电网供电基本恢复 农村地区抢修复电加速推进
- 文创设计点亮“诗意街区”
- 澳大利亚国际文化产业协会在悉尼举办文化经贸交流座谈会
- 江苏无锡五年来2.5万余名农民工获得学历提升
- 五台山景区发公告:即刻停止售票
- 辽宁实现乡镇及以上“双千兆”网络全覆盖
- 完善农村流通 促进县乡消费
- “民歌大观”唱响“大理三月好风光”
- 南牡蒿素可抑制肝癌细胞活性
- 法润彩云南 | 腾冲:“火塘会”点亮乡村法治之光
- 2024下半年北京高端酒店市场表现稳定
- 西安注入多边清流,广岛却在政治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