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终结”艾滋病还有多远?
又一名艾滋病患者被治愈了,这吸引了全球目光。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月15日报道,68岁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男子保罗·埃德蒙,在骨髓移植5年后宣布,他的急性髓性白血病已基本治愈,由此,他成为全球第5个艾滋病被“治愈”的人。
自1981年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艾滋病人,40多年来,征服艾滋病一直是人类的共同理想。
第一例宣布“治愈”的蒂莫西·雷·布朗,被命名“柏林病人”。他在2007年和2008年接受了骨髓和干细胞移植。两次骨髓干细胞移植供体是同一人。研究发现,这名供体携带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CCR5Δ32缺失突变),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免疫T细胞。
2020年,治疗后4年,“伦敦病人”被宣布为第二例“治愈”的艾滋病患者。2019年,一名德国男子也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艾滋病,但直到2023年,临床医生才确认他“被治愈”。一名纽约女性也在2022年从艾滋病和白血病中得到缓解,成为第一个成功接受治疗的女性。保罗·埃德蒙是第五名“希望之城病人”,也是5人当中携带艾滋病病毒时间最长的。
可以看出,上述5例被“治愈”的艾滋病人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艾滋病+白血病的双重患者。他们所接受的治疗方式都是骨髓干细胞移植(其中“纽约病人”接受的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并且干细胞均来自CCR5基因突变供者。所以,目前对于“治愈”艾滋病的机制猜测是,在治疗白血病的同时,由于更换了人体的造血干细胞,相当于过去被感染的免疫细胞也被更新了,而新的免疫细胞中含有CCR5Δ32变异,可以免于HIV病毒的攻击感染。
五例幸运的“治愈者”犹如一束光,为人类攻克HIV带来了希望和温暖。那么,可以说治愈艾滋病的时机到了吗?
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胡志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极个别艾滋病案例通过移植CCR5Δ32缺失突变的骨髓干细胞移植治愈,艾滋病目前仍被视为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首先具有这种抵御HIV病毒突变基因的供体就是罕见群体。其次,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本身是一种高风险疗法,仅适用于患有其他疾病需要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并不能大规模地推广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所谓的“治愈”还得打上引号。这5名艾滋病“治愈”患者,要证明他们体内的艾滋病毒彻底消失,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最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数据显示,全球累计约有8560万人感染了HIV病毒,约4040万人因此死亡。为何艾滋病如此难攻克?很大的原因在于艾滋病毒具有极强的“隐身”能力。当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它会将自己整合到几种细胞类型的宿主基因组中。在那里,它们可以不断复制,制造更多的“分身”,持续攻击更多的细胞。虽然,使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可以阻断这一过程,但“狡猾”的病毒会“潜伏”起来,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可以躲过人体免疫系统和药物。一旦停止治疗,病毒又会卷土重来——艾滋病毒具有很强的突变能力,每一种突变都会让免疫系统更难以识别,让治疗药物一筹莫展。
但无论如何,上述被宣布“治愈”的艾滋病人,还是对于为未来利用基因编辑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启示。
我国自1985年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防控政策日益完善,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艾滋病已成为可防、可控、可管理慢性疾病。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说,我国艾滋病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基本阻断,母婴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5%以上。
这意味着,虽然艾滋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但感染者通过积极治疗、规范用药,已经可与病毒“和平相处”、拥有正常生活。在有效遏制艾滋病毒传播的同时,继续逐一攻克治疗难点,我们有理由相信,消灭艾滋的愿景,将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成为现实。
(于丹丹 扬子晚报)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为了孩子的未来”——2024北京银行“萤光心愿”六一文艺汇演成功举办
- 中国曲艺名家大咖齐聚四川广安 民众家门口赏曲艺盛宴
- 中国首艘活鱼养殖运输船在山东烟台投用
- 宁夏平罗至京唐港“图定班列”累计发货逾2万吨
- 台湾农人深耕大陆乡村:市场很大,也很有潜力
- 键盘声、订单声,动动手指……新消费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 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在邕开幕
- 端午假期武铁发送旅客216万人次
- 同心助“同心” 安踏公益携手和敏基金会助力宁夏乡村振兴
- 西北华北等地有大风沙尘天气 江南贵州东部有强降雨
- 没有剧本的张颂文怎样度过一天?
- 舒兰牺牲常务副市长记录十几页抗洪笔记 抽屉堆着止疼药
- 公羊救援队抵达西藏定日地震灾区开展救援赈灾
- 首届上海“金色年华”音乐公益展演:用音乐点亮乐龄人群的金色年华
- 海外媒体探访以高水平开放为“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青岛范式”
- 你知道吗?“北海道酸奶”原来是国产
- 美媒:美国抗击新冠疫情多次溃败 暴露政府和医疗系统缺陷
- “光影见证·国际交往中心”摄影采风 外国记者“打卡”延庆奥林匹克园区
- 中国贸促会:采取更多针对性措施,助力中外企业开展互利共赢合作
- 马尔维纳斯群岛附近海域一渔船沉没 至少8人死亡
- 热门推荐
-
- 山西:鼓励和扶持微短剧精品化发展 讲好山西故事
- 报告称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位置不断提升 专家建言更好“出海”
- 重庆文旅亮相2024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
- 菲律宾发生大树倒塌事故致3人死亡5人受伤
- 天津主要行洪河道水位持续下降
- 吉林“木耳之乡”迎丰收:“汤锅”中涌动致富密码
- 黑龙江省春耕生产基本结束 农作物全部播在丰产期
- 野生马兰头、荠菜少量上市
- 乘坐火车,哪些物品不能带?(民生服务港)
- 《金砖国家产业合作案例集》发布
- 海南搭建黎锦设计平台 打造黎锦产业新生态
- 名创优品携中国诗词亮相巴黎 应援中国运动健儿
- 远古海洋动物“讲述”神经元起源的故事
- 别克GL8陆上公务舱钜惠延期 19.79万元舒适型限量888台
- 我国首次实现骨干电网大规模卫星巡视 提升防灾减灾水平
- 5月中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3.37亿吨
- 中国(湖北)与莫桑比克加强农业等领域合作
- 云南河口口岸上半年出入境客货量双双破百万
- 徐匡、阿鸽艺术伉俪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呈现系列经典版画作品
- 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