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年货节首周开门红 “买买买”出现新变化
中新网1月2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1月18日拉开帷幕,活动将持续到2月17日,也就是正月初八。中新财经从多家电商平台收到的反馈情况显示,网上年货节消费首周开门红。
买买买,年货他们喜欢这些
如今,越来越便捷的体验让不少人选择网购年货,这不但省去了“大包小包”的春运不便,网上商品琳琅满目,消费者可选性也更强,动动手指,就能对大江南北的“好货”一网打尽。
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年货节期间,龙年生肖茅台、智利车厘子、爱媛果冻橙、厄瓜多尔大虾、宁夏滩羊腿等“尖货”深受消费者喜爱。淘宝天猫年货节的数字显示,手串、汉服和乐器陪练,正在超越黄金、红内裤和练字本,成为“年货新三样”。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年货的喜爱是不同的,快手给中新财经提供的数据信息显示,00后爱玩、爱美、爱尝鲜,休闲零食、手机、彩妆和各地美食是他们的最爱;90后的年货消费注重实用性,服饰、美容护肤、速食干货是主要消费类目;“银发族”更注重日用型消费,主要是为家庭成员采购居家清洁、粮油调味、奶粉、玩具、图书等产品。
有意思的是,2024年是甲辰龙年,不少消费者都是奔着“龙”去买年货,对“龙元素”产品的兴趣更高,甚至纸尿裤都要带“龙”。
有电商平台发布的报告指出,00后消费者选购了更多的“龙元素”篮球鞋和运动帆布鞋;90后消费者更爱买“龙元素”的婴童纸尿裤、儿童连体衣;而80后则对“龙元素”的家居服套装、生发梳更加青睐;70后消费者则更爱买“龙元素”的汽车装饰、生肖挂件。
买年货形式多样化,年货专列+模特都用上了
除了商品种类繁多,今年年货节在形式上也不拘一格。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近日介绍,在年货节期间,围绕国潮焕新,浙江等地开展“非遗年货节”等活动,推出更多国货“潮品”。围绕场景焕新,陕西等地开展“夜长安潮长安”等活动,全方位提升消费体验。
近日就有一场别开生面的年货节举行,一列“老铁年货请上车”的年货节专列由哈尔滨西站发车,在车上互动区,乘客们不仅可领取哈尔滨红肠、五常大米、丹东草莓等专属伴手礼,观看年货花车展示,还有覆盖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和当下四个时代的年货模特走秀。
“军大衣、皮草等各年代流行的时尚穿搭,以及挂历、草莓、海鲜、大米等各式年货,将以时尚秀的方式呈现在各位乘客和观众们眼前,带大家体验不同的年货文化。”该专列电商大促负责人表示。
据多家媒体报道,很多地方还把年货节搬到了小区门口,打造一些列展销活动,线上直播+线下展销相结合,红红火火促销费。
买年货也不仅仅指实物商品,服务消费也不缺席。节前做美甲、换发型是不少人迎接新年的习惯,有社交电商平台在年货节期间就针对性发起“焕新变美日”,将重点针对美发、美甲美睫、美容美体等品类提供优惠商品和服务;节中和节后,电影、游玩、休闲娱乐、餐饮等需求上升,相应重点品类也将推出优惠力度更大的商品和服务。
快递不打烊,年货随时买
工作太忙还没来得及买年货?也不用着急,今年春节期间电商促销不停,快递也不打烊,而且可以保证时效。例如淘宝称,春节期间,全国100个城市不打烊,在淘宝下单应急年货,次日就能送到家。
多家快递公司也表示,春节期间保证收发件正常,并且不涨价。菜鸟称,国内超160个城市正常提供快递发货服务,运费价格维持与日常相同水平。
“为了稳定快递员在岗,我们发出一系列福利,包括年前坚守红包,年中留守激励,年后返岗激励,年夜饭报销,出勤保底,揽收及派费涨至日常2至4倍。”菜鸟裹裹相关负责人对中新财经表示,商家寄件业务也将在春节期间通过商家寄件次卡、锦鲤发货券包以及满返等,进一步降低发货成本。
近期,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负责人林虎表示,保障春节期间基本寄递服务。一方面会督促邮政企业持续提供邮政普遍服务,另一方面引导快递企业科学预测春节期间寄递业务需求变化,保障春节期间保持基本的服务能力,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近视防控关口前移 家长需及早关注孩子远视储备问题
- 科睿唯安期刊引证报告发布《神经修复学》首个影响因子
- 多伦多交响乐团将举办农历蛇年新年音乐会
- 广州南沙复旦国际科创园奠基
-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再发力
- 沪宁合高铁江苏段跨沪陕高速连续梁合龙
- 电子垃圾泛滥:合理回收变废为宝
- 打通自营进口渠道 湖南怀化铬铁矿自营进口首趟专列抵达
- 菲律宾海岸附近发生多次地震 目前已取消海啸预警
- 尼日尔政变军方拒绝联合外交使团入境 面临新制裁
- “音爱同行”慈善音乐会:收入将被用于特殊儿童关爱项目
- 中国贸促会: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各类证书154.95万份
- 5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 居民消费物流回升
- 艾媒咨询张毅点评SHEIN赴美交表:IPO前估值有机会冲得更高
- 红土地上振兴路:“烟稻轮作”鼓起农民“钱袋子”
- 国际最新报告: 开放数据几近成为全球公认和支持学术产出标准
- 文旅活动火热上新 文化盛宴喜迎新年
- 第29届长沙图书交易会开幕 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
- 荒废小屋“产”洋酒 上海警方侦破多起制售假冒品牌酒案件
- 北京公示8名本科生拟跨省转学:清华1人转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热门推荐
-
- 两种蛋白质可能导致中风复发
- 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十一期)国债(10年期)
- (经济观察)多领域“开花” 中国经济新动能加速成长
- 韩国2023年11月新生儿数不足1.8万个 为有记录以来最低
- 上海高校戏剧文化育人联盟在上海戏剧学院成立
- 线上呈“宪”,用网络扩充尊宪崇法“增量”
- “墨韵赣鄱——中国画作品展览”在伦敦举行
- 拒录虐猫考生 折射育人导向
- 用95后的方式融化特殊儿童的“玻璃壳”
- 俄国防部副部长伊万诺夫涉嫌受贿被查
- 吉林舒兰汛情致6人遇难 超1.8万人转移
- 他发明脚踏帮残疾玩家圆“英雄梦”
- 联合国秘书长紧急呼吁防止巴以冲突外溢
- AI未来或超越“最聪明的人”?专家谈发展如何兼顾公平
- 大门越建越远,景区别总想着靠摆渡车赚钱
- 第十四届致公·张江论坛举行:科技创新向未来
- 2023年北京入冬时间为11月6日
- 法国著名影星阿兰·德龙去世 享年88岁
- 免签“朋友圈”为中外经济、文化、人员交流提供更大机遇
- 中国天文学家发现宇宙最好“标准烛光” 实现星系批量高精度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