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AI大模型潮流下,安全科技的双重价值正在放大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夏宾)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联合蚂蚁集团在京对外发布《数字时代安全科技价值报告》(下称“报告”)。报告认为,安全科技将成为社会的公共品,与人工智能并列为未来的两项通用技术。在AI大模型及深度数字化趋势下,安全科技的价值在放大。
据了解,研究团队基于2023年全球数字社会的安全风险新形势和科技创新内在逻辑,将安全技术作为独立技术集群进行分析,不仅定义了“安全科技”的内涵特征,同时对安全科技在推动智能终端、车联网、AI大模型等领域的价值进行了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吕鹏在发布报告时表示,数字化安全风险进入了快迭代、高智能、全覆盖的新格局。尤其2022年底AI大模型横空出世,大大推进了深度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安全局面的影响也是颠覆性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高社会对于安全科技的认知、重视与参与,非常有必要,这也是报告的核心议题。
根据研究团队的定义,“安全科技”包括一系列旨在保护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威胁的工具、技术、系统,是一种更为通用、包含多个领域、多种前沿技术的复杂系统性技术集群。
报告指出,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网络安全”即安全科技,入侵检测、防火墙、反病毒等安全技术是主流。然而,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深入,新的技术不断衍生了新的安全风险,安全技术一直更新升级,逐渐走向无边界。本质上,安全科技是一种伴生技术。它永远面向新科技、新发展,比如面向人工智能,就会有智能安全,面向生物科技,就会有生物安全。
根据技术成熟性与前沿性,研究团队从应用价值角度将安全科技分为了四大板块——基础安全、业务安全、AI安全、未来安全。其中,基础安全包含传统的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是数字世界企业与机构必须具备的底层安全能力。
业务安全是企业或机构根据自身业务需求,针对可能遇到的营销作弊、交易欺诈等业务风险而研发的一系列技术。伴随AI大模型诞生,AI安全成为主流安全关切,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安全技术研究领域,含数据去毒、模型安全、AIGC检测技术等。在AI之外,面向未来的安全形势,也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前沿技术出现,如量子信息安全技术。
近年来,我国安全科技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安全技术,包括了区块链、隐私计算、对抗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根据2023年7月IPRdaily发布的《安全科技专利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安全科技发明专利最大布局国家,专利申请数为第二名美国的2.23倍;安全科技专利申请数前十名的申请主体中,中国企业占七席,蚂蚁集团、华为公司、腾讯集团位居前三。
“‘技术是把双刃剑’,在它以更快的速度变得越发强大时,我们不可能扔掉利刃,放弃科技;惟有以另一种科技打造足够安全的刀鞘。”吕鹏表示,“未来有且只有两项通用技术,一是人工智能,二是安全科技。”
研究团队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生产力的发动机,将在各行各业数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安全科技作为方向盘,始终将各种新兴科技控制在向善的道路上,两者融合创新与发展。
报告同时提出,未来,安全科技将成为社会的“公共品”,是技术向善的关键保障,尽早对它进行投入,将有助于掌握新兴技术发展与产业迭代的主动权。
那么,如何让安全科技成为公共品?报告认为,政企合作是核心驱动力。通过更多的公共力量投入,在合规激励、商业保险、行业标准、安全思维更新等方面加强生态联动,构建更好的安全科技实力和制度,采用数字化转型的“慢起飞模型”,新的安全技术将得到更好的发展,个人与社会为数字化转型所付出的代价也将更小。(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财政部将发行三笔国债
- 江苏南通一企业发生爆炸 已致3人死亡2人失联
- 宁夏取消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 国家发改委: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将持续走高
- 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 永定河泛区启用 河北廊坊三县区提前转移安置逾11.7万人
- 何以中国 何以家国
- 黄浦江畔首个“无墙美术馆”展“郊野城市轻空间”
- 长江“老领港”近40年手写引航日志:见证中国造船和海工产业崛起
- “世界中央厨房”7名员工遭以色列袭击身亡引多方谴责
- “东方庞贝”震损文物修复完成
- 哥伦比亚总统访问委内瑞拉
- 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 多方探讨能源转型
- 越中(芒街-东兴)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恢复举办
- 实现历史性变革!丨图说
- 从citywalk到citywork,19岁的她过年为何没回家?
- “宁波经济奥斯卡”50强企业纳税超1000亿元 制造业占大头
- 央企共建艺术新空间 天宁1号东方艺空间正式开幕
-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经贸投资推介交流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
- 浙江文化观察:“南宋四大家”为什么能齐聚杭州?
- 热门推荐
-
- 中秋国庆“回家游”带动“华人老家”山西临汾“经济火”
- 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
- “首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在北京开幕
- 走进民企看发展 |“嗍粉人”姚汉霖:一包包螺蛳粉,藏着乡村致富链
- 美国政府关门危机在即,将如何影响亚太裔?
- 莫斯科红场阅兵后,普京向无名烈士墓献花
- 中国首批混合型科创票据发行 为科技型企业纾困解难
- 《热辣滚烫》热映,健身行业过年
- 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在武汉举办
- 广西全面开展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
- 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开幕
- 全球首个多边投资协定结束文本谈判
- 湖北京山:大雪寒潮阻归程 温暖守护暖人心
- 武汉东湖:城市中遇见“诗与远方”
- 地方选举遭遇40年未遇“惨败” 英国执政党地位不保?
- 金融机构预测英国房价2025年止跌回升
- 立足资源禀赋 江西南昌做强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6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5% 企业生产保持扩张
- 云南普洱:印度野牛五年“上镜”逾千次
- 国家统计局:1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2% 景气水平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