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CPI同比下降主要是结构性、阶段性的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庞无忌)对于近三个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现同比下降,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17日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这主要是结构性、阶段性的,2024年CPI预计会温和上涨。
当日康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首先,CPI同比下降是结构性的。其主要因素是食品和能源价格回落。若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核心CPI保持稳定,表明这种价格下降并不是普遍的、全面性的,而是局部的、结构性的。
食品和能源价格下降,也不完全是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导致的。从2022年、2023年来看,主要是受到一些非经济、非常规性因素影响。例如,能源价格特别是石油价格在中国CPI“篮子”中权重较大。2023年12月份中国能源价格下降0.5%,而上年同期为上涨5.2%,一正一反,同比向下拉动比较大。能源价格波动主要是受乌克兰危机影响。再看食品,2022年12月份主要受疫情影响,物流不畅,各种食品价格都在上涨,恢复常态化运行以后供给充足,食品价格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自然回落。
其次,CPI的下降是阶段性的。特别是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商品和服务价格回升有基础、有条件。春节假期临近,食品消费需求在增加,人们外出就餐、走亲访友、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更加活跃,这些都会助推CPI季节性回升。2024年1月上旬,从监测情况看,部分食品价格保持稳中略涨势头。
除了供求之外,价格还受预期影响。康义表示,从近期情况看,不论企业还是居民的预期信心都有边际恢复,去年12月份,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达到55.9%,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达到60.3%,均处在较高景气区间。1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月回升0.6个点。
价格低位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康义说,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国经历三年疫情冲击后,经济逐步走向正常状态中的阶段性现象,短期内需求不足会导致价格下行。下一步,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相关政策出台落实,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有望随之企稳回升,预计2024年价格会温和上涨。(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追日“夸父”正改写太阳科研面貌
- 美丽江苏建设“线路图”公布:到2035年全面建成
- 上海市消保委呼吁制定细化外卖包装收费规则 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 中国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
- 中新健康丨专家: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 中华慈孝文化大使麦家:慈孝传播要重视文学的力量
- 中国A股再迎“巨无霸”IPO:先正达拟募资650亿元
- 在公益领域“做自己的冠军” “跳水女皇”高敏助力少儿体育教育
- 北京优化调整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措施8月31日起陆续实施
- 撬动新乡贤资源 浙江山区县因地制宜耕耘“共富田”
- 联合国报告:本轮巴以冲突使巴勒斯坦被占领土遭受严重经济破坏
- 第十三届厦门苏颂文化节聚焦新质生产力及高质量发展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绿”:“数字绿色”产业合作焕新中日经贸关系
- 12年义剪5000多次 这位“Tony姐”好暖
- 叫醒文物里的神兽:“马踏飞燕”为啥不拍正面照
- 清华大学发布白皮书:短视频直播平台已成为大众文旅生活重要场域
- 浙江高速人直面“烤”验 护航民众平安出行
- 中德举行第五轮领事磋商
- 李在明被转院:疑似颈静脉损伤,担心出现大出血
- 4个月50多场演出 《惊梦》等大戏将亮相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
- 热门推荐
-
- 天津和平区校园美展首次走向社会公众 1600余件作品展示美育成果
- 给孩子看的浅显科学?科普读物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 商场为何密集“上新”?
- 韩中丝路电商直播基地在首尔启动
- 外媒:美国今年群体凶杀事件或创纪录 几乎每星期一起
- 发热患者激增医护减员,医疗体系如何“闯关”?
- 海外华媒探访成都郫都:产业向“新”而“兴”
- 乌克兰议会任命克利门科为乌内务部部长
- 美国为何成为“政治暴力合众国”
- 汇聚拼搏奋斗力量
- (神州写真)音疗园艺服务悦己 “疗愈经济”成新赛道
- 云南携手多地启动“世界遗产游计划”
- 湖北襄阳:古城守护尽在“一砖一瓦”间
-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发布 将推动规范化诊疗
- 生态环境部通报2023年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中国教育部: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79万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
- 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即将开幕 助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 湖北对东盟贸易十年年均增长15.6%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表定了!五个问题看懂
- 联想研发人工智能电脑系列产品率先在中国市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