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样”产品出口突破万亿元
本报记者 杜海涛
1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2023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2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
“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好于预期,实现了促稳提质目标。”王令浚表示,各地各部门在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拿出了一些硬招实招。海关也就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等,采取了不少有针对性的具体支持措施。各种政策落地见效,红利持续释放,有力稳住了外贸基本盘,激发了新动能。
外贸整体竞争力稳固,出口份额保持整体稳定
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整体表现比较低迷,外需疲弱对我国出口形成直接冲击。但我国出口在高基数上再创新高,不仅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也保持了份额的整体稳定,更在增长动能、区域格局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彰显了强劲韧性和综合竞争力。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数据,预计2023年我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在14%左右的较高水平,整体竞争力依然稳固。
外贸运行总体平稳,四季度向好态势明显。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一季度为9.69万亿元,二、三、四季度都在10万亿元以上。10月、11月、12月月度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0.8%、1.3%、2.8%。12月份进出口规模达3.8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经营主体活力充足,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2023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达到64.5万家,创历史新高。其中,民营企业55.6万家,合计进出口22.36万亿元,增长6.3%,占进出口总值的53.5%,提升3.1个百分点。广大外贸经营主体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积极拓市场、抓订单,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产品竞争优势稳固,出口动能丰富活跃。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了2.9%,占出口总值的58.6%;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11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17.3%。机电产品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船舶、家用电器的出口分别增长35.4%和9.9%。出口动能体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迈进。
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我国汽车产业坚持不懈开展科技创新,构建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相应出口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我国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出口为产业增添鲜明亮色。当前,我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这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贡献。”吕大良表示。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贸易伙伴多元共进
去年,海关紧紧抓好国家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的落实,聚焦促稳提质和企业关切,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6条等多项支持措施,各地海关结合当地实际细化了近千条具体举措,营商环境的改善、通关时间的压缩、监管方式的优化,受到经营主体欢迎。
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47万亿元,增长2.8%,外贸规模和占比均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最高水平。货物通关更加顺畅,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1.7万列,发送货物19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和18%。互利共赢更加深入,我国以对外承包工程方式,对共建国家出口861亿元,增长近三成。
2023年,我国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12.6万亿元,较协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长5.3%。RCEP叠加我国和其他成员国已经生效的双边自贸协定,为企业更好享惠创造了良好条件。
2023年,我国对拉美、非洲分别进出口3.44万亿元和1.98万亿元,分别增长6.8%和7.1%。第四季度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回暖,全年分别进出口5.51万亿元、4.67万亿元。
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继续增长,进出口规模达6.41万亿元。东盟连续4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我国也连续多年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海关将落实好各项通关便利化措施,稳步推进中越边境智慧口岸建设,大力支持中老铁路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助力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取得更大发展。”吕大良表示。
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新平台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
2023年,我国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成功举办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等重点展会,为全球厂商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新机遇。我国加快培育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让中国消费者更多地享受到来自全球的特色优质产品。去年全年进口特色食品、母婴用品、数码家电等消费品1.95万亿元,增长1.2%。
根据海关初步测算,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其中,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9.6%;进口5483亿元,增长3.9%。海关聚焦跨境电商发展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推进跨境电商智慧化监管,保障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和通关便利,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和相关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的获得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拓展中间品贸易”。王令浚介绍,中间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产品。2023年,我国进出口中间品25.53万亿元,占整体进出口总值的61.1%。其中,出口中间品11.24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7.3%;进口中间品14.29万亿元,占我国进口总值的79.4%。
“得益于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供给能力,我国出口的中间品满足了全球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我国中间品进口来源覆盖六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庞大的市场需求也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合作机遇。”王令浚说。
王令浚表示,展望2024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同时更要看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还在源源不断集聚增多,“相信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和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我国贸易发展新动能将加快培育,外贸外资基本盘将持续巩固,进出口稳增长、提质量、增效益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升级发布洪水橙色预警
- 首都统战力量助推北京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
- 如何创作出文艺精品?张艺谋给出三个关键词
-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签署法律设立父亲节和母亲节
- “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引领者”
- 从功夫小子到千万富翁 斯里兰卡“李小龙”与南博会“共成长”
- 韩晶:多措并举拓宽毕业生就业路
- 海南打造全国首个“数字保税区”
- 海浪黄色警报!东海将出现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区
- 北京朝阳警方依法查处两起未履行出租房屋安全管理责任案件
- 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在上海闭幕
-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用新路径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千年古镇“指尖非遗”出圈又“出海”
- 殡葬专业课表“长这样”是一次科普
- 中国生态环境部新任发言人亮相 谈秋冬大气污染防治
- 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发布 促进区域深度融合发展
- 吉林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部分地方伴有扬沙或浮尘
- 富洋烧烤店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相关责任人被严肃查处 公安机关对15名涉案人员立案侦查 纪检监察机关严肃问责66名公职人员
- 河北成安发现明万历年间石碑 对研究明代当地民俗文化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 三部门:落实“双减”政策,严禁小学超前教学和超纲教学
- 热门推荐
-
- 和评理 | 美国芬太尼滥用根源在己 甩锅中国治不了美国病
- 加强防范!广西桂林市发布洪水红色预警
- 【新春走基层】科技创新增年味
- 川西高原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有大风
- 海南进出岛船票提前预售 大年初五出岛船票1月4日开售
- 南非边检侦破一特大人口贩运案 超400名儿童获救
- 超800架航班被迫改道?北约军演或致欧洲航班大面积延误
- 博物画家曾孝濂:“大自然是源头,亦是老师!”
- (年终特稿)中国楼市止跌回稳初见成效
- 河南省拟新增11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突发!委内瑞拉一居民楼爆炸后倒塌 已致数十人死伤
- 河南许昌 “假发之都”是如何打造的
- 孩子暑假玩网游家长宜“疏”不宜“禁”
- 黄皮书:非洲推广绿色经济需探索符合本区域实际的发展道路
-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
- 《世界青年看中国》组委会副主席贝翠丝: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 考古学家郑振香逝世 曾主持殷墟妇好墓发掘
- 内幕公开!美政府拒绝谈判,人质被斩首
- “统”字牌科技小院里的年轻人
- 文明又通畅 驾车“拉链式”交替通行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