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 “假发之都”是如何打造的
全球每10顶假发就有6顶来自河南许昌,“许昌假发”常年居全球速卖通海外热销榜前三位,当地是世界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2023年,河南许昌发制品出口额168.5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71%。这个头顶上的“小生意”为何能走遍全球?近日,记者来到许昌,探访这个有着“假发之都”美誉的地方,如何从走街串巷收头发做到依托电商“卖全球”。
技艺源远流长
“携许泉发盛名别故园愁绪安在,沐新时代春风走富路从头再来。”记者走进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泉店社区,路边牌坊上的一则楹联十分醒目。许昌发制品产业正是发轫于此。
“头上时装”由来已久,许昌“一缕发”的产业可追溯到明朝。《许昌县志》记载,早在明朝嘉靖年间,许昌人就开始尝试制作一些假发道具,用于戏剧演出。清朝末年,德国商人亨特来到中国收购头发,经过加工后销往欧洲。当时的泉店村本地商人白锡和瞅准商机,与亨特合作,开设了许昌第一家发庄——“德兴义”发庄。在白锡和的带动下,泉店村村民纷纷走街串巷收购头发,并逐渐掌握头发加工技艺:用篦子、镊子等工具将头发一丝丝拨开、理顺,再按不同长度分档次扎把,取名为“档发”。档发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于许昌灵井泉店兴起,当初被人们称为“灵泉发”,而后称为“许泉发”。随着“德兴义”渐渐打出名头,山东、安徽等省份的头发都卖到许昌被用于制作档发,化庄村、小宫村等邻近村庄也纷纷发展起档发制作行业。
20世纪60年代,许昌发展为国内的假发代加工中心。改革开放后,许昌人抓住机遇,前往全国各地收购头发。渐渐地,许昌人发现自己辛苦收购加工毛发利润微薄,原料毛发与成品假发制品之间有着巨大的利润差。不甘于为他人“做嫁衣”的许昌人,开始摸索制作生产假发。
形成品牌突破
制发产业起步艰难。没生产设备,就聘请其他地区假发工厂的退休老师傅画出图纸,自己制作改进;缺乏生产技术,就下苦功,夜以继日反复演练过酸、染色等技艺……经过不懈努力,许昌人掌握了“档发—色发—工艺发”的一整套工艺技术,实现了一项项技术突破。
说起许昌的假发产业,不得不提起“瑞贝卡”。20世纪90年代初,世代从事假发生产的郑有全创办许昌县发制品总厂并与美国新亚公司共同合资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2003年瑞贝卡成功上市,成为国内“假发第一股”。作为一家专注于假发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全球假发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品种齐全、品质领先、产业链条较为完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
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经理陈勇告诉记者,没有自主品牌,就难以取信国外客户。创业之初,公司就提出了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企业愿景。经过多年深耕市场,目前瑞贝卡已经形成完整的品牌体系,拥有几十个子品牌,无论是质量还是款式,都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瑞贝卡的带动下,瑞美真发、龙正发制品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许昌拥有发制品相关经营企业4000多家,从业者30多万人,产品涵盖了三大类六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增强技术力量
随着“颜值经济”的兴盛,如何更好解决消费者的“头等大事”,成了发制品企业的头等大事。
瑞美真发总质检杨海敏介绍,假发虽是小商品,但制作工艺不简单,仅脱鳞、染色就有多道工序,成型过程中又有开料、整毛、磅发、排发、戴发、插发与压三坑、卷发、烘发、刘海压坑、头皮制作、网帽制作等多个环节。
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许昌支持发制品企业在“新材料、新工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研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人发、化纤发和发套产品的设计水平,推进新型纤维材料、新型绿色助剂和生产工艺的研发能力,突破发制品生产机械核心技术,延长发制品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企业也在不断开展技术攻关。从手工作坊起步创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河南省发制品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假发纤维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作为中国发制品行业的佼佼者,瑞贝卡自主研发的多功能发用纤维填补了我国高档仿人发纤维生产的技术空白,解决了纤维发丝长期依赖进口的瓶颈,改变了行业无标准的历史。目前,许昌发制品企业与国外科研机构和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承担国家、省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0多个,获得专利714项,拥有自主品牌117个,境外注册商标654个。
众所周知,发制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难、用工贵一直困扰着企业。为此,许昌发制品企业围绕降本增效不断探索。陈勇介绍,公司目前使用的智能生产线,相较于传统手工生产,可提升工作效率近10倍。
电商俏“卖全球”
许昌“一缕发”之所以能够走遍全球,既得益于企业不断革新生产工艺,也有赖于政府不懈努力。
许昌假发扬帆“出海”,是一条艰辛的创业路,也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创新路。许昌假发曾一度停留在原始粗加工状态和贴牌生产模式,彼时日韩假发占全球假发市场的七成左右。而通过与外企合资等方式,许昌假发企业不断扩展海外营销网络,逐渐扭转被动局面,打破了日韩对市场的垄断。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在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出口便利化提升等多重因素带动下,当地假发“出海”开启了新阶段。
瑞美真发电商事业部负责人马一龙告诉记者,2009年他刚入职瑞美真发时,不管是收头发还是卖假发,全靠两条腿。乘着许昌海关设立的东风,2014年公司决定成立电商事业部,进军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等平台。现在,公司每天都能成交1000多单,营业额大幅提升。同时,近几年国内市场需求也逐渐增长,公司先后创立了10多个品牌,仅艾瑞美1个品牌就在国内开设了100多家门店。
据了解,为满足发制品企业多种形式的出口需求,许昌已建成4个跨境电商综合园区,其中建安区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园区,是国内第一个集全球假发分拨中心、智能物流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及供应链于一体的跨境电商创新产业基地。同时,携手全球速卖通成立全球首个跨境直播基地,推动更多发制品企业实现数字化“出海”。
此外,许昌还加快推进综保区申建工作,大力培育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企业打造境外营销服务体系和系统化的境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海外仓功能整合升级,打造以海外仓为重要节点的完整跨境电商物流体系,让发制品进出口更加便利。根据《许昌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发制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许昌将加快推动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贸易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缕发”催生出许昌每年超10亿美元的跨境电商交易额,许昌人正在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书写着世界时尚的“顶上艺术”。(经济日报 夏先清 杨子佩)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岸人士在北京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
- 让世界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和音)
- 警惕不良直播机构“黑手”伸向大学生博主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指标稳步增长
- 3月以来北京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35起 电池故障占66%
- 江西医疗团队发现耳聋新致病变异
- 肠道细菌或有助瘦身
- 探访新疆兵团“城市美容师”:“一人脏”换万人净
- 一盒复方阿胶浆结算数十次 药品追溯码为何出现重复?
- Z世代爱上“西湖K歌” 寻职场生活快乐秘籍
- 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工作正式启动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别人权审议工作组通过中国参加审议报告
- 应对台风“康妮” 浙江宁波累计排水1.2亿立方米
- 江西抚州发生一起多车相撞事故 肇事司机已被控制
- 中外青年腊八节古城相聚 共愿龙年事事“粥”全
- 端午假期 黑龙江将开行今年首趟中俄跨境游专列
- 罗皋毅:再现已失的新疆石窟壁画
- 八千余名海内外客属后裔福建宁化石壁祖地祭祖
- 恶意“零元购”频现,如何防止仅退款被玩坏?
- 黑龙江:今年以来新设置街路巷牌村牌门牌等共12.7万个
- 热门推荐
-
- 中国上半年投资增速连续放缓 官方回应解读
- “楠竹之乡”湖南桃江“飞防+人防”为40万亩竹林减少虫害
- 锦绣中国年|新疆喀什:一桌年夜饭 浓浓团圆情
- 美国佛光山西来寺开放吊唁星云大师
- 暴雪寒潮大风三预警高挂 东北地区内蒙古等地有暴雪
- 电子发票今起正式推广使用 火车票报销如何操作?
- A股三大股指涨超1%
- 花钱就能拿985、211研究生学历? 警方捣毁3个诈骗团伙
- 第三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举行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教授罗素谈AI假新闻:虚假信息是真正的风险
- 世博会博物馆举办“玉出申江”特展 追溯潘玉良的艺术足迹
- 陕西宝鸡一小区居民楼疑似发生燃气闪爆 造成3人轻伤
- 中新健康丨中国医学专家最新研究率先揭示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 欧盟承诺今明两年向叙利亚及其邻国提供逾21亿欧元援助
- 白玉兰奖入围名单释放国产剧哪些品质新信号
- “气候活动人士将自己粘在跑道上”德国一机场上百航班取消
- 曼格:希望借助中国丰富经验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
- 海峡两岸青年艺术节在厦门开幕 四大系列活动启动
- 消费需求旺 市场活力足
- 著名翻译家、烧伤医学专家钱绍昌逝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