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样”引领中国外贸平稳提质,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023年,中国外贸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年表现好于预期,实现了促稳提质的目标。根据海关总署12日发布的数据,去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中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呈现逐季抬升的向好态势。尤其在第四季度,又出现了逐月上升的态势,进出口增速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47万亿元,增长2.8%。对拉美、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6.8%和7.1%。
2023年,我国产品竞争优势稳固,出口动能丰富活跃。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29.9%。
美国CNBC网站报道称,2023年,东盟依然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位列第二。以国家划分,美国仍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国。报道还指出,与俄罗斯的贸易是中国去年外贸一个亮点,以美元计,过去一年中国对俄出口增长47%,进口增长近13%。在产品方面,汽车出口十分亮眼,预计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王令浚认为,中国进出口在2023年整体保持增长,有望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持续发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整体表现比较低迷,外需的疲弱对我国出口形成了直接冲击。从数字上看起来,出口增速相比前几年确实有所放缓。但更要看到我国的出口是在高基数上再创新高,不仅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也保持了份额的整体稳定,更在增长动能、区域格局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彰显了强劲韧性和综合竞争力。
《华尔街日报》12日称,去年11月和12月中国出口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长,结束了此前六个月连降势头。尤其是去年12月,中国出口、进口和进出口总值全部高于市场预期,外贸形势明显好转。(倪浩)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对虚拟主播的规范不能“虚”
- 征服“极限地层” 全国首条以齿轨为运行轨道的高海拔山地轨道传捷报
- 全民数字健康大会在京举办 发起“数字健康倡议行动”
- 13家日资企业安徽话信心谋发展
-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林左鸣:用企业家精神点燃时代引擎
- 海口往返马来西亚吉隆坡客运航线加密至每周6班
- 全球最大多用途纸浆运输船首制船开工建造
- 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运抵作业海域
- 中新健康丨陈晓红:攻克疑难疾病的路上,医患是战友
- 美版“一带一路”与原版竞争?美国学者:现在不行,将来也够呛
- 中国央行行长: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
- 从灰蒙蒙到绿油油 德国埃森如何在能源转型之路求索?
- 正式宣布!李在明将寻求连任韩最大在野党党首
- 俄罗斯央行上调基准利率至21%
- 成都“95后”“鲁班”:在“严丝合缝”中传承传统技艺
- 青海省首个铬产业园初见雏形
- 杭州机场开通往返塔什干客运航线
- 白皮书:5G网络已覆盖全球44.8%人口
- 江南华南仍有大范围强降水 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持续
- 报告:部分6G新技术已开始正式应用
- 热门推荐
-
- 山东多地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飞防作业 维护生态平衡
- 中国古都“五一”旅游掀起“汉服热”
- 重庆税务推出5方面17条举措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 《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6月施行 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将有法可循
- 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IAA Mobility专场)在德举行
- 去年以来山西投入626.83万元为建筑业职工保驾护航
- 美国站在国际社会停火呼声的对立面
- 处暑时节如何饮食调养?专家给出中医养生方案
- 中央气象台:“卡努”减弱为台风级 预计6日上午移出东海
- 中新真探:“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
- 第十九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
-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召开 签约6个重点合作项目
-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
- 新疆兵团牧民“围炉夜话”:“宿”造新生活吃上“旅游饭”
- 成都:首个公交TOD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亮相
-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 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
- 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
- 南京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迁址后将重新开放
- 今年前5月江西对RCEP其他贸易伙伴进出口逾11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