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
新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出台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权威发布)
近日,围绕外资企业关注的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8月1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有关情况。
提振外商投资信心
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介绍,《意见》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等6个方面,提出了新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稳外资政策措施,以更有效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进来。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比如,加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先行先试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设立的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建立健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汇管理便利化制度,支持以所募的境外人民币直接开展境内相关投资等。
提升投资经营便利化水平。比如,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外籍高管、技术人员本人及家属提供入出境、停居留便利;开展保障经营主体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专项检查;推进标准制定、修订全过程信息公开,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依法加快办理进度等。
加大外商投资引导力度。比如,支持各地区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对符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实施配套奖励措施;研究创新合作采购方式,通过首购订购等措施,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创新研发全球领先产品等。
强化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保障工作。比如,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做好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书签证工作,为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关税减免政策提供便利等。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督管理司负责人刘琳介绍,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采取多种措施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努力让外商投资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
积极做好外资企业准入工作。严格执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坚持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比如在反垄断方面,完成《禁止垄断协议规定》等5部反垄断法规配套规章,为合规经营提供清晰、透明、可预期的指引。
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和商业秘密保护力度。今年上半年,查处商标、专利等领域违法案件1.71万件,依法平等保护内外资企业知识产权。
支持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化工作。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外资企业和外国专家参与团体标准制定。目前,62%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外资企业委员。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中国国际标准转化率目前已经超过80%,重点消费品标准与国际一致性程度达95%。
在生产经营中,外资企业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能否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对此,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表示,财政部高度重视优化政府采购领域外商投资环境,努力消除政府采购中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依法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优化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更好地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主要是: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法修订以及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协调统一,努力增强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明确政府采购领域“中国境内生产”的具体标准,着力保障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开展专项检查,保障经营主体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依法纠正和查处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等违法违规行为。
完善投资促进方式
《意见》指出要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表示,下半年围绕外商投资促进还将开展3方面工作。
继续办好“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在北京举办服贸会期间,举办服务业扩大开放专场推介会。在厦门举办投洽会期间,举办“投资中国年”的主旨论坛暨福建专场推介。在上海举办进博会期间,举办“投资中国年”峰会、自贸试验区专场推介等一系列活动。
统筹外商投资促进资源。商务部将充分调动驻外使领馆、国内外商协会、行业组织和外商投资促进机构等各方面力量,用好各类经贸展会、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等载体平台,为各地招商引资提供支撑,引导地方持续有力有序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
优化外商投资促进方式。指导地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外商投资促进活动,将招商引资与“稳链补链强链”相结合,与“招才引智引技”相结合,引进一批补短板、强优势的高质量外资。指导地方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促进成效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负责人姚珺介绍,今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恢复放缓、全球跨国投资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8.8%。这表明,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信心是足的,中国制造业的广阔空间也将为外资企业带来持续的盈利空间。
目前,中国一般制造业领域已实现全面开放,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全面清零,汽车行业自2022年起全部取消对外资准入的限制。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投向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一步提升吸引外资质量,优化外资布局,做好制造业利用外资工作。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罗珊珊)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38件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文物精品展“俄宴风华”
- 德国财长:反对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 欧委会不应引发贸易冲突
- 安徽44个站有积雪 各地交通保障忙
- 农业银行深入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
-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解读《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经济观察)“双碳”三周年:中国如何走出兼顾“绿色与增长”的发展之路?
- 杭衢铁路首列长轨安全进场
- 热衷逛低价、找“平替”,全球消费降级了?
- 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办端午活动粽叶飘香
- 百度发布《2023年度内容生态治理报告》,协助警方抓获犯罪分子百余名
- 上海浦东发布外籍人才便利化专项政策
- 江西开展水域救援联合演练 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 广西柳州上演“水上狂欢节” 执法者守护“家门口”的碧水清波
- 首届车路云无人驾驶挑战赛16日在生态城开赛 58支参赛队将上演“车脑”比拼
- 动画电影《黄貔:天降财神猫》在广州举行首映礼
-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呼声再起
- 铁路工程定价新规出台!国家铁路局发布18项铁路工程造价标准
- 秘鲁钱凯港至上海港航线首船进港 2万余吨水果引关注
- 142.3公里,“千岛之国”驶入高铁时代
- 27国青年及专家学者共话“智造未来”
- 热门推荐
-
- 北京门头沟首个整村异地安置村“交钥匙”
- 美媒:阿桑奇与美司法部讨论认罪,以结束长达14年法律纠纷
- 英国首相苏纳克就污染血丑闻公开致歉
- 中国发文促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回应四大核心关切
- 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双11”在供应链里“挤水分”
- 沈阳故宫打造“祥龙纳吉 福鹿献瑞”新春文化景观
- 菲律宾船只非法侵闯黄岩岛 中使馆提出严正交涉
- 广东降雨趋显 持续多举措防御台风“潭美”
- 黄金白银又疯狂!金饰价格飙升 每克突破742元
- 文化赋能 让山海宁德成为广大游客的“诗和远方”
- 光影镜头背后的浙江舟山:不仅晒风景更晒“发展故事”
- 俄音乐厅遭袭致数百人死伤 莫斯科民众排队献血
- 山西孝义通报“15岁女孩被围殴”:涉案11人全部到案
- 艺术品市场:当代艺术价值的一面镜子
- 各地力促秋粮稳产丰产
- 美国纽约曼哈顿发生持枪抢劫案 两名警员中弹受伤
- 重庆市沙坪坝区“和顺茶馆”:三治融合新场景,为民服务出实效
-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
- 台风“小犬”或在海南岛东北近海减弱消失
- (新春见闻)“中国宫灯第一村”:非遗跨界联动 龙元素灯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