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铁路客运创历史最好水平,高峰日发送旅客突破2000万人次,全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6.8亿人次,均创历史新高;铁路货运持续增长,全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铁路建设成果丰硕,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2023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我国铁路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创下多项历史新高,现代化的铁路网纵横延展,铺就了一条条幸福路。
“2023年,围绕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铁路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开展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振芳如是说。
客运创历史最好水平
2023年12月27日,由中铁隧道局等单位参建的杭昌高铁黄山至南昌段建成通车,标志着杭昌高铁全线贯通运营。杭昌高铁是继沪昆高铁杭州至南昌段后,连接杭州至南昌的又一条高铁大通道,途经众多著名旅游景区,串起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线。
借助日益完善的高铁网络,国铁集团2023年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加大高峰时段客运能力供给,全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6.8亿人次,高峰日发送旅客突破20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全年和高峰日旅客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运输服务保障任务也圆满完成。
客流量增加的同时,乘坐火车的体验也在同步提升,这源于铁路部门不断提高服务软硬件水平。铁路部门推出学生票优惠资质在线核验功能、按年龄实行儿童优惠票、在线选铺、优化旅客信息通知等服务新举措,旅客购票、进站、乘车等体验都有了提升。
“2024年,国铁集团将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客运产品,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要。”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按照创新供给、带动需求的思路,铁路部门将开展客运产品谱系化设计,完善优化客运产品供给体系。通过创新客运产品,充分激发有潜能的客运消费。巩固扩大优势动车组产品,增开夕发朝至旅客列车,增加县城站列车停靠,大力开发县城站客流。推进旅游列车市场化经营,灵活实施高铁票价市场化机制,促进客流增长,助力发展旅游经济,带动发展银发经济。
货运量再创历史新高
2023年,我国西煤东运大通道瓦日铁路全年货运量达到1.004亿吨,连续第二年突破1亿吨大关,标志着这条重载铁路正稳步迈入亿吨级能源动脉。
随着瓦日铁路货运量持续攀升、万吨列车加密开行,拓宽了山西中、南部能源运输通道,与山西北部的大秦铁路形成南北互补,对增强路网机动性、加强晋豫鲁三省间经济合作、提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保障人们出行,作为大运力、长距离的交通工具,铁路在保障物资供给、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3年,国铁集团全力保障电煤、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加大集疏港运输和“公转铁”力度,积极推进铁水多式联运、物流总包开发,试点推出高铁快运整列批量运输,不断提升货运服务质量。适应货运市场形势变化,灵活实施市场化运价,加强跨区域营销协调,尽最大努力增运上量。全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整体运量增长的同时,铁路货运在发展质量和均衡性方面也有了明显提升。补短板方面,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农产品专列,脱贫地区运送旅客2.1亿人次、货物7.7亿吨。促外贸方面,中欧班列2023年全年开行1.7万列、发送19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18%;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全年发送86万标箱,同比增长14%。
“2024年,国铁集团将加快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国铁集团货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铁路将扎实推进现代物流组织体系建设,建立物流中心运行机制,实现物流资源统一利用、业务统一管理、市场统一开发。推进货运场站向物流服务和经营开发转型升级,试点物流金融服务和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加快构建以铁路为骨干的现代物流体系。
与此同时,国铁集团将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总对总”战略合作,加强集疏港重点货源组织,“一企一策”制订全程物流解决方案,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扩大快运班列开行范围,打造高铁快运、多联快车、铁海快线等品牌。增强铁路物流时效性,构建全国1天、2天、3天快货物流圈。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充分发挥专用线集疏运作用。
重大工程有序推进
2023年12月28日,由中铁十四局参建的京唐城际铁路隧道段,开挖直径达13.3米的国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京通号”顺利始发,标志着京唐城际铁路运潮减河隧道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为实现2025年底开通运营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京唐城际铁路作为北京至唐山的快速交通走廊,开通后将有效提升北京通州至唐山城际通道运输服务水平,同时也与周边快速客运网共同形成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构建“轨道上的京津冀”。
2023年,作为完善铁路网络、扩大投资稳经济的重要举措,铁路各项建设抓紧实施。
从总量上来看,全国铁路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圆满完成了年度铁路建设任务。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
从重点工程完成情况看,聚焦“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实施24个联网、补网、强链项目;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贵阳至南宁高铁等34个项目建成投产,广州白云站、南昌东站等102座客站高质量投入运营;重庆至万州高铁、成渝中线高铁等112个在建项目有序推进;潍坊至宿迁高铁、邵阳至永州高铁、黄桶至百色铁路等9个大中型基建项目开工建设;建成铁路专用线92条、物流基地10个。
从地区侧重来看,2023年老少边和脱贫地区完成铁路基建投资4076亿元,又有22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
这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拉动经济增长、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夯实共建“一带一路”基础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国铁集团将高质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确保全面完成国家铁路投资任务。”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方面,科学统筹建设资源,推进重点项目实施。以“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中的铁路项目为重点,加大出疆入藏、沿边铁路等国家战略通道项目实施力度,推进沿江沿海高铁、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建成投产上海至苏州至湖州高铁、杭州至义乌至温州高铁等工程,确保完成年度投资投产任务和实物工作量。
另一方面,着力提升路网整体功能。抓好联网、补网、强链工程,集中实施一批“短平快”项目,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港口集疏运体系完善和点线能力配套项目,打通主要干线能力堵点和多式联运断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完善枢纽布局、结构和功能,促进“四网融合”,服务建设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齐 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到2027年在京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力争达70%左右
- “苏拉”以强台风登陆珠海 粤西将迎风雨最强时段
-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节目遴选第四站温州:文体非遗成C位
- 服务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超50%
- 日均外送电量3.37亿千瓦时 新疆全力服务全国电力保供
- 心灵天使23年的坚守
- 专家昆明共探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建设
- 巴黎香街附近发生枪击事件致一人丧生 嫌犯在逃
- 山东迎龙年首场大范围降雪 部分景区关闭灯会庙会取消
- 两部门:做好清明节祭扫安全管理 把防范工作放在首位
- 体味过重,暗示身体健康隐患
- 新疆青少年来到渴望的首都,感受祖国的温暖
- 七部进口影片征战前暑期档 《速度与激情10》上演终途之旅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 北京中轴线上创意市集亮相景山公园
- 面向东盟投资“洼地”显现 企业家广西边境寻商机
- 中新真探:记忆力减退就意味着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 广东省卒中急救地图3.0版正式发布
- 北京动物园:科普馆因展区设施检修临时关闭
- 气温回升春花绽放 北京花粉浓度持续走高
- 热门推荐
-
- 多款国产机型新疆演示飞行全面展开
- 探访“小互之家”:今年文创产品特色多多,最受欢迎的原来是这款
- 2024海外百店计划全面启动 52TOYS将快乐全球传递
- 青海:引导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业及“三农三牧”
- 90后00后渐成出境游主力军:即兴旅行风潮起 偏爱计划外体验
- 第十一届网络视听大会揭幕 快手聚势赋能网络视听行业新质生产力
- 美联邦政府拨款6000万美元 重建巴尔的摩倒塌大桥
- 广州海事部门自主研发“危险货物快筛系统”上线
- 官方: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剧目共20部
- 青海完成今年春耕生产 农作物种植面积近860万亩
- 《老坛酸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 全球外资流动承压,投资机会何处寻?
-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召开专题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达沃斯声音】加拿大学者:中国经济动能强劲 依靠技术促进经济发展鼓舞人心
- 直播间“赌石”套路深 上等原石实为“公斤料”
- 报告指出:首都 “新两翼” 已表现出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强劲势头
- 自然资源部: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
- 鸟巢恢复开放空中走廊俯瞰全景 每日预约量最大8000人
- 降雪致哈尔滨机场取消26班航班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解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