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更精彩
智慧旅游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感官体验,也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全息投影技术隔空出现的昆曲表演,现场作诗的仿生机器人“李白”“杜甫”,通过数字技术再现的齐白石大师画作……不久前,这些科技感十足的项目集体在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智慧旅游发展大会上亮相。大会全景呈现了我国智慧旅游发展的最新成果,并搭建了交流平台,通过供需对接活动促进智慧旅游项目进一步落地。
智慧旅游是数字经济和旅游业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国家智慧旅游建设工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智慧旅游早已不局限于管理、运营手段的提升,而是进入为游客创造更丰富生动的旅游体验,全面推进旅游服务方式更新、消费模式升级的新阶段。
带来全新玩法
戴上VR设备,一秒“穿越”到1000多年前洛阳古城的繁华盛景中,你可以感受“乘坐”马车时扑面而来的凉风、在水面快速“穿梭”时溅起的水花……这一次,以热门IP《风起洛阳》为蓝本打造的“奇境穿越X-META元宇宙乐园”将VR全感剧场“复刻”到了智慧旅游发展大会现场,短短20分钟的体验片段吸引参观者排起了长队。
“我们的VR全感剧场2023年2月率先在上海落地,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数实融合在小空间里构建大世界,全方位调动游客的感官体验,获得独特的感受。”上海沉浸机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雷振中表示。《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一经落地就迅速俘获了消费者的心,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上海、洛阳门店运营场次260余场,洛阳门店接待人次较节前增长130%。
眼下,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从简单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混合现实、光影技术、人机交互等数字科技正在进入旅游景区、度假区、主题公园、文博场馆、产业园区、休闲街区等空间,创造着互动性与沉浸感并存的新场景,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游玩体验。
“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感官新体验,是满足用户多样化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数字文旅研究中心主任邓宁表示,当下数实融合的旅游目的地创新产品已经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互联网娱乐和数字文化IP所孕育的强大内容流量,结合旅游目的地的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借助虚拟科技手段打造具有高沉浸感、高市场价值、高社会影响的新兴文旅项目,将对提升目的地整体竞争力和丰富游客在途体验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邓宁说。
激活传统文化
在智慧旅游发展大会展示现场的数字皮影戏大屏前,参观者用鼓槌点击皮影戏体验项目,就可以进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沉香救母”等场景中,操控屏幕中的角色,完成一场皮影戏表演。屏幕另一侧的数字古琴、数字书法、益智棋桌等项目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体验。“我们的产品特点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在旅游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让游客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苏州探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赵云弟表示。
“戴上VR眼镜,你就能看到600多年前的明代大报恩寺,在数字世界里与历史人物互动,跟随郑和远航,见证琉璃塔的建成。”文都云(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策划米鹏介绍,2023年暑期,通过游戏叙事和虚拟现实交互方式打造的《宝塔奇缘》大型遗址数字重生VR全真体验项目在大报恩寺遗址元宇宙博物馆投入使用,受到了参观者特别是小朋友的喜爱。
在科技的帮助下,历史文化遗产“活”了起来。“大报恩寺琉璃塔始建于明代,因战火毁于晚清,如今在文史、考古、古建领域多位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首次尝试使用高清数字技术复原琉璃塔原貌。数字技术不仅能让你重新看到各种建筑细节,还能感受到琉璃在阳光下独特的光芒。”米鹏说。
智慧旅游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感官体验,也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数字技术,沉重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变得灵动、鲜活。我们将鼓励支持各地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让更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动’起来、‘活’起来,让人们在智慧旅游的深度体验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杜江表示。
提升游览体验
“技术有技术的开发路径,旅游有旅游的发展规律。不管旅游如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要遵循旅游发展规律。旅游发展规律的最终导向就是要以游客为中心,紧紧围绕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来下功夫、做文章。”杜江说。
发展智慧旅游,除了以科技赋能打造文旅消费新产品、新场景,也离不开依靠信息化等手段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让游客游得省心、舒心、安心。
2022年10月,文旅部发布了《智慧旅游场景应用指南》,重点选取了智慧信息发布、智慧预约预订、智慧交通调度、智慧旅游停车、智慧游客分流等10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智慧旅游典型场景。
这些应用在帮助游客获取信息、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整合各类资源,建设‘君到苏州’文化旅游服务总入口,围绕游前、游中、游后全过程需求,实现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类别的全方位服务。”苏州市副市长查颖冬介绍,游客通过“君到苏州”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完成文博场馆预约、景点及演出购票、文创产品购买、酒店预订等服务。“我们还在推动景区、度假区加快安装环境感知、安全感知、图像感知、身份感知等物联感知设备,运用数字技术加速景区服务体系全面升级。”查颖冬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董昕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其中科技赋能文旅方兴未艾。加速推动文旅行业数智化转型,要实现行业管理数智化,从传统以人工为主向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延展,如旅游监管平台、AI智能监控等;游客服务数智化,从传统线下服务向智能化、便捷化途径延展,如线上预约、AR导览;宣传推广数智化,从传统媒体向新型渠道延展,如短视频直播、视频彩铃等。“这些趋势变化,不仅推动了供给侧改革、提升了行业运转效率,也将为游客带来超越期待、倍加精彩的体验。”董昕说。
(来源: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铜文明:王朝的诞生
- 图说进博丨“首”选之地
- (经济观察)“五箭齐发” 中国楼市迎强力金融支持
- 短剧市场规模近400亿元,体量逼近电影市场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以涉俄为由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事答记者问
- 衡水市安平县发生一起天然气爆燃事故 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
- 文化中国行丨探寻绵延千年的生态智慧
- 吸引中国游客!韩政府推出方案,定下“200万”目标
- 税惠政策直达快享 广东软件信息产业加速崛起
- 药品说明书要对老人更友好
- 2024年端午档总票房超4亿元
- 供需两端发力 商业航天迎来高速增长 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动力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2024中国节”发布会
- 韩议员抗议日方排污入海:危害人类共同财产的犯罪行为!
- 骤冷!关节保暖同时需要锻炼
- 强冷空气叠加台风外围环流 两条“小三通”航线停航
- 2022横店影视节开幕在即 持续关注行业青年力量
- 中国首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启动
- “雄安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大赛”决赛开赛 92项作品展开角逐
- 黄河启动防汛四级和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热门推荐
-
- 强降雨致海南270座水库超汛限和正常溢流
- 广西多个口岸将迎出入境双向客流高峰
- 中稻育秧全面铺开 新技术新品种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 两部门提早组织开展2024-2025年度全国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
- 京津冀三地首次联手推介土地 北京推介87宗540公顷用地
- 摩托车汽油没了 原是4个熊孩子作祟
- 水库开闸泄洪 海口南渡江下游防汛防风升级
- 合肥警方打掉一流窜盗窃电缆团伙 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 布局高端智能制造、发展枢纽经济……揭秘企业为何大量招工
- 河南应对防范“杜苏芮”:全面进入防汛应急状态
- 外媒关注外长记者会:中国展现促进稳定和平的思考和行动
- 油画名家聚深圳盐田 画大美“万里海疆”
- 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 中国快递站上新高度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抵达美国 将参加北约峰会
- 残疾人嵇桂清的逆袭人生:从视障人士变成农民专家
- 杭州共记录到各类物种9300多种 包括多个全球新物种
- 中新健康|对话虞先濬:挑战“癌王”!
- 沪政协委员呼吁唤起两岸共同历史记忆
- 浙江宁波公安15年追凶:“卷宗从未尘封 终水落石出”
-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已成功疏散1.1万名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