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市场规模近400亿元,体量逼近电影市场
羊城晚报记者 胡广欣
1月12日,第四届金剧奖在深圳举行。本届金剧奖由快手短剧主办、广东省网络视听新媒体协会指导,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市互联网视频音频协会协办,以“凝剧力,共生长”为主题,邀请一批短剧创作者、制作机构、行业专家、媒体代表等嘉宾,共同就短剧行业的共生与进化展开探讨;大会还颁发了24项年度荣誉,对2023年度在短剧领域中有优异表现的作品、创作者、机构等进行表彰,《逃出大英博物馆》《我回到十七岁的理由》《东栏雪》等热门作品获奖。
短剧于2019年闯入大众视野,2023年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娱行业新力量。从本届金剧奖中可窥见短剧行业的新动向:市场高速增长、更多大牌艺人和团队入局、商业模式更加多样……在喧嚣和热闹背后,业内人士如何看待短剧市场?
[行业现状]
“亿元俱乐部”中作品越来越多
短剧有着体量轻、周期短、情节爽等优势,在短短几年里异军突起。艺恩解决方案总经理刘翠萍介绍,短剧的数量和市场规模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近三年,短剧备案数量和上线数量远超传统的长剧:2023 年市场共上线短剧1400多部,短剧年备案数量近3000部,连续两年同比增速超过50%。从市场规模上看,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近400亿元,而全年国内电影总票房为549亿元,“2023年短剧市场的体量已接近电影市场的70%,5年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以快手平台为例,截至2023年11月,快手累计上线短剧近千部,内容题材覆盖古风、恋爱、家庭、校园、都市、搞笑、悬疑、魔幻八大品类;进入“亿元俱乐部”的作品越来越多:播放量破亿作品326部,破3亿作品68部,破10亿超爆款作品4部。
谁在看短剧?年轻人是主要受众。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到,超过50%的用户观看过3分钟以下的短剧、泡面番等内容,其中年轻人群占比将近六成。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中老年群体也在快速融入互联网,已有短视频平台开始在中老年短剧赛道发力。比如,快手在2023年推出《拜托啦奶奶》《我和爷爷》等瞄准银发群体的短剧,成绩不俗。其中,《拜托啦奶奶》播放量超过9.6亿次。
[热议话题]
短剧如何实现良性发展?
精品化、主流化、合规化
此次金剧奖上,“精品化”成为行业热议的关键词。经历了过去数年的野蛮生长,短剧市场如今走到了去芜存菁的阶段。在快手文娱业务部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看来,2023年的短剧市场非常“卷”,倒逼从业者创新。“2023年上半年还是可以看市面上有什么东西爆了就赶紧跟风做一个。但到了下半年,从业者已经没有什么取巧的机会了,老剧新拍基本不可能火了。如今要真的做出爆款,就必须在内容上花更多心思,要比别人领先一步。编剧在制造爆款这件事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呼吁一下,希望短剧行业对编剧多一点尊重和敬畏。”
与长视频、短视频等其他互联网影视形式相比,短剧有何核心竞争力?在麦芽传媒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王予谦看来,短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期待,与时代同频共振:“短剧最大特点就是短平快,能够快速地捕捉群体期待。做短剧讲究理解门槛越低越好,情绪价值越高越好,我认为这是做出爆款的一个基本前提。”
短剧在内容上走向精品化,而在行业发展上则走向主流化和合规化。咪咕公司咕咕工作室总经理马迪分享了她的观察:“在主流化层面,短剧首先是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比如快手的短剧用户就达到2.7亿。其次是得到行业的认可,各大头部平台入局短剧市场,各大影展也会单独开设微短剧的单元。第三是得到了品牌的认可,更多品牌愿意投放短剧。至于合规化,不少地方都针对短剧成立了相应的监管部门,推出了相应的激励政策。这其实都有利于短剧的发展,帮助它从新兴业态步入成熟。”
“专业队”入局,如何改变短剧市场?
品牌合作、影视番外,短剧玩法更多样
短剧市场方兴未艾,吸引了更多专业的影视从业者入局。此次金剧奖上,快手公布了即将于2024年播出的三部全新星芒短剧作品,均由知名演员出演,分别为“温太医”张晓龙和“眉姐姐”斓曦主演的《我在大宋开酒吧》,李纯和聂子皓主演的《鸳鸯断》,以及郭晓婷、尹正主演的《超能坐班族》。而在2023年,王耀庆主演的《意想不到的人生》、杨蓉主演的《二十九》等短剧就已经引发了不少关注。
不少业内人士谈到,短剧的玩法非常多样,潜力亟待发掘。如今大部分请到知名演员出演的短剧都有品牌方买单:《意想不到的人生》是快手与上汽大众合作的定制短剧,《我在大宋开酒吧》《鸳鸯断》《超能坐班族》则是天猫的品牌定制剧。除此之外,短剧也可以成为影视作品番外篇的极佳载体,对正片的剧情作延伸。王予谦说:“短剧其实带来了大量的空间。通过IP授权,我们可以做所有人物的延展或是续集,甚至可以根据观众的需求来设计故事发展,满足观众的期待。实际上2024年会有一些一线导演入局短剧领域。”
“专业队”的加入,是否会让目前的短剧从业者感到压力?几位短剧创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是机遇也是挑战。短剧出演达人、剧情创作者“往往老布”则认为,名导演、名演员将对行业起到拉动作用,从而为短剧创作者带来更多机会。快手星芒短剧《枕梦渡》导演四格认为,短剧创作者网感更好,传统影视创作者更注重内容创作,二者各有优势,“到底是网感更重要还是内容更重要,就留给用户来评判”。
链接
大湾区微短剧生态建设战略合作启动
本届金剧奖上,快手短剧宣布携手深圳广电集团、深圳互联网视频音频协会,共同启动大湾区微短剧生态建设战略合作。此举旨在通过“长短视频平台+协会”的模式实现台网联动,吸纳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共建短剧行业生态与行业标准,并推动微短剧产业建设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将大湾区打造成为全国短剧生产、发行的重要中心。
在本次战略合作推动下,2024年快手星芒短剧将以“真挚情感、热血青春、美丽梦想、幸福家庭、成长励志”等五大内容为方向,预计上线相关精品内容20部,并提供亿级资源曝光和平台专项运营。
广东省网络视听新媒体协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庆明表示,广东省是网络视听大省、强省,具有用户基数庞大,内容产能聚集,产业链条完备,头部平台等众多独特优势,为微短剧行业在广东茁壮成长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生态优势。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底,广东共有7万家微短剧相关企业,企业数量和产能居全国前列。广东省广播电视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微短剧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多次带队进行了微短剧发展调研,并在近期出台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广东欢迎广大优秀的微短剧机构积极参与广东尤其是大湾区的网络视听产业发展,共享微短剧未来发展的蛋糕。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贸促会回应欧委会发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
- 世界著名生物医药杂志:八子补肾胶囊降低DNA甲基化年龄
- 业界人士厦门探讨数字经济时代出版外贸前景
- 产地保护、质量监管 青海出台首部枸杞产业发展条例
- 天津三季度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优先额度资金67.14亿元 支持制造业
- 长三角铁路2024年投资预计超1400亿元 有望再创新高
- 近300名中外嘉宾聚大理洱海之滨 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
- “乏味”公园餐,怎么破解?
- 第25届青洽会开幕 首次设置主宾国展区
- 中央气象台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 【光明论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这场北京传统音乐节12月举行 有何特别之处?
- 结婚人数9连降 如何提升年轻人结婚意愿
- 美国宣布向波兰提供20亿美元贷款用于其国防现代化建设
- 虚拟主播“上岗”有啥不一样?
- 凸显乡土新文化 电视艺术铺展大美乡村画卷
- 中老铁路磨憨铁路口岸首票进口中药材通关
- 微信好友4000+,能给我点赞的却没几个,年底了朋友圈也有自己的kpi?
- 国资松绑,容错大门开启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福:蜜瓜变“金瓜” 乡贤带来甜蜜“致富经”
- 热门推荐
-
- 广铁警方强化站区治安和交通秩序整治 全力护航旅客出行
-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引导保险公司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经济观察:从种子到产业 “咖啡+”迸发新消费活力
- “万峰成林处”的山地传奇
- 新疆阿合奇县紧急搭建帐篷 保障民众生活
- 定日县长所乡杂村 100余名受灾群众入住帐篷安置过夜
- 义乌换“衣”记 ——“世界小商品之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观察
- 西藏日喀则打造便民服务站 小小“驿站” 温暖八方游客
- 石家庄国际陆港至湖北襄阳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 封堵近2万口井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 国家邮政局: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200亿件
- 济郑高铁山东段开始联调联试
- 《百年巨匠》京剧篇“龙凤呈祥”及名家名段演唱会亮相梅兰芳大剧院
- 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将呈现十年来创作最新成果
-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指数(2022)发布
- (寻味中华 | 饮食)“百草之王”领衔秋冬养生江湖
- 北京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 安徽颍上:科技创新“强引擎” 跑出经济“加速度”
- 80余件钧瓷精品在沪展出 “出窑万彩”蕴藏工匠精神
- 拥抱转型,让制造变“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