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智能网联汽车可以用于运输经营活动
试行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明确智能网联车可用于运输经营
商用赛道“提速” 行业规范“导航”(政策解读)
本报记者 韩 鑫
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是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加快应用,实现由封闭场地测试到道路测试、由试点示范到商业试运营的快速迭代。
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明确智能网联汽车可以用于运输经营活动,为我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按下“加速键”。
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情况如何?如何提升自动驾驶安全保障能力?记者采访了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及有关专家。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稳步迈向商业化应用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自动驾驶相关产业和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自动驾驶技术由测试示范稳步迈向商业化应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介绍。
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目前全国已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超2.2万公里,累计测试里程超7000万公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物流配送等商业化试运营,且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在北京顺义区,上百辆明黄色的自动配送车出现在街头巷尾,或与行人并排等候红绿灯,或在路上安全避让其他车辆。“经过多年迭代升级,无人配送车不仅能‘送得到’,更能为消费者提供‘送得快’的服务体验。”美团自动车配送部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在顺义,美团自动配送车每日配送订单已达数千单。
在湖北武汉经开区,打开“萝卜快跑”打车软件,只需设置好起点和终点,便能快速呼叫一辆全无人自动驾驶车。乘客在后排屏幕点击“确认”,车辆即可按既定路线行驶。“车顶装置的鱼眼摄像头和激光感应装置,能帮助车辆精准避开障碍物,并根据路况自动调节车速。”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8月在武汉开启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以来,已投入无人驾驶汽车300辆,服务覆盖人口超400万。
行业创新应用加快落地。场景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加速成熟,部分自动驾驶产品达到量产应用条件,并已在城市出行、货运物流等交通运输服务场景实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自主代客泊车、无人配送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目前,全国自动驾驶城市公交车辆已超200辆,自动驾驶出租汽车数量超过1500辆,自动驾驶货车的规模约1000辆。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超过7800万公里,出行服务覆盖10多个城市。
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加强行业规范刻不容缓。“当前,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运输经营的基本要求还不明确,不适应自动驾驶汽车健康有序发展需要,且安全压力日益增加。”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南》明确了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运输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在保障运输安全的同时,有序引导自动驾驶汽车在运输服务领域健康发展、规范化应用。
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为经营活动提供合规遵循
运输服务关乎国计民生,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是运输服务的首要目标,也是自动驾驶汽车在运输服务领域推广应用的基本要求。梳理《指南》各项举措,“安全”二字贯穿始终。
“适应自动驾驶发展趋势,《指南》聚焦保障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在满足相关部门对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准入和上路通行要求的条件下,对运输经营生产条件与资质、车辆运行动态监管与应急处置、经营监督等提出要求,多方位、全链条指导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张进华表示。
在技术标准上,《指南》明确了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具备的技术条件,重点强调“从事出租汽车客运、道路旅客运输经营、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自动驾驶汽车还应符合交通运输行业有关经营性机动车运营安全技术标准要求”。“此举实现了与工信、公安等部门自动驾驶汽车管理边界的衔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斌说。
在人员配置上,针对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指南》专门提出“安全员”概念。
“自动驾驶汽车的随车驾驶员或运行安全保障人员,即为‘安全员’。”李斌说,《指南》充分考虑了不同业态的自动驾驶运输经营商业模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分类对从事不同运输经营活动的安全员配置、技能及资质要求作出规定。其中,针对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应用场景,特别提出远程安全员的人员保障形式,明确“经设区市人民政府同意,在指定的区域运营时可使用远程安全员,远程安全员人车比不得低于1∶3”。
“总体看,《指南》从安全生产制度、运输安全保障、运行状态信息管理、车辆动态监控、安全告知、应急处置等6个方面构建了安全保障体系。”李斌认为,在与现行道路运输管理一致的前提下,《指南》充分结合自动驾驶汽车运输新特点,为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提供了合规遵循。
分类别分场景提供规范指导,推动技术应用加快落地
作为一种新技术,自动驾驶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运输服务场景。不同场景下设计运行条件不同、安全风险存在差异、风险等级要求不一。为进一步保障安全,“分类施策”成为《指南》的一大亮点。
《指南》明确了自动驾驶汽车开展道路运输服务的应用场景。针对城市公共汽电车,相关客运经营活动可在物理封闭、相对封闭或路况简单的固定线路、交通安全可控场景下进行;针对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可在交通状况良好、交通安全可控场景下进行;同时,自动驾驶汽车禁止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活动。同时,《指南》明确了对“自动驾驶运输经营者”的要求,出租汽车客运、道路旅客运输应依法投保承运人责任保险。
“分类别、分场景、分等级规范自动驾驶汽车在运输服务领域的应用,将有效指导各类运输服务经营活动开展自动驾驶应用,切实保障自动驾驶运输服务安全,推动汽车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健康有序发展。”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说。
我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保持世界前列,生产能力及应用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自动驾驶作为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2020年,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覆盖汽车产品的生产准入和上路管理等车辆使用关键环节,自动驾驶汽车生产及使用管理政策逐步构建……近年来,各部委加快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相关政策研究,陆续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
“日益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为自动驾驶汽车在运输服务领域加快落地应用提供了可能。”王先进表示,《指南》的发布筑牢了自动驾驶汽车应用的安全底线,也为自动驾驶创新应用留有充足空间,将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落地。
《人民日报》(2024年01月07日 第 04 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七次编排老舍作品 方旭执导全新版《骆驼祥子》将跨年上演
- 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23年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报告》事答记者问
- 五一假期经上海邮轮口岸出入境旅客数将比春节上涨150%
- 中国拟在北京等43个城市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
- 今年暑运郑州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近550万人次
- 旅游消费与旅游商品创新互为支撑
- 内幕公开!美政府拒绝谈判,人质被斩首
- 各项利好政策陆续出台 自动驾驶再登新台阶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馆:方寸天地洞见“美美与共”
- 广西3条河流3个站出现超警洪水
- 今日辟谣(2024年8月20日)
- 两部门部署建立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部省工作协调机制
- 韩国金海市一军方驻地发生爆炸
- 法国著名电视制作人奥利维·奇亚波多:科技为媒,共赏中法文化之美
- 美国加州长滩市发生枪击事件致一死一伤
- 万亿催收江湖生变,银行为何亲自下场?
- 成都大运会全过程碳排放量约37万吨 基本实现碳中和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梁琰:为折翼天使插上梦想的翅膀
- 生物多样性题材电影《花开高黎贡》全国首映
- 哈马斯否认对停火提议有修改意见
- 热门推荐
-
- 山西一“西电东送”500千伏线路工程全线架通
- 江西多地遭暴雨 130个测站降水量超百毫米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印尼“两国双园”掀“双向奔赴”热 成福建扩开放新引擎
- “准入”与“准营”并联审批提高效能
- 厦门边检总站东渡边检站助力现代码头开辟新能源出口新航线
- 一个人的史志——《江汉春风起》序
- 观编钟赏乐舞 荆楚文化沉浸式体验持续“圈粉”
- 西藏阿里:防火安全教育进校园
- 北京将提升智慧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推进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
- 五问今年来北方最强高温过程:为何高温如此凶猛 未来还要热多久?
- 福建龙岩多部门联合开展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演练
- 上半年山西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96个 签约金额7379.1亿元
- 青海黄南生态经济:打造牦牛、藏羊、乳制品三大产业,新产品不断开发
- 10月15日央行开展68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浙江开出长三角首张跨省域无纸化动物检疫证明
- 中国南航广州至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航线正式复航
-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涉企乱收费必须零容忍
- 中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出新型干粉吸入式疫苗研制平台技术
- 千里之外有爱的陪伴和“家”的温暖
- 中泰戏曲交流贺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