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速
东北广袤草原,国内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全容量投产发电;西南长江干流,6座梯级水电站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力顶峰保供;东南蔚蓝大海,全球首台超大容量16兆瓦海上风机并网发电……2023年,我国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走深走实,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足动能。
能源安全保障有力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作为我国能源保供的“压舱石”,2023年煤炭供需紧张形势有效扭转。受入冬以来最强寒潮影响,近期全国多地气温骤降,电网负荷创冬季历史新高。值得欣慰的是,2023年煤炭供给充足,发电有保障。当前,全国煤炭生产供应平稳有序,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超过2亿吨、可用26天,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煤炭市场运行也愈加平稳,煤炭现货价格向合理区间回归。
我国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优质产能,核准一批智能化水平高、安全有保障的现代化煤矿项目,确保煤炭产能平稳,推动已核准煤矿尽快开工、在建煤矿加快建成投产、停产停建煤矿抓紧复工复产。2023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38.3亿吨,同比增长3.1%。
提高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要补上油气产能短板。2023年12月,经过两年勘探攻坚,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在甘肃省环县洪德地区发现地质储量超亿吨级整装大油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牛小兵介绍,截至目前,长庆油田已在这一地区提交石油探明储量5024万吨、预测石油储量5620万吨。
数据显示,通过大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2023年新建原油产能2250万吨、天然气产能420亿立方米,全年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超过23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超过4.5%。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2023年,国家能源局坚持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首要职责,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强化电力安全保障,多措并举增加油气供给,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能力稳步增强。
能源结构绿意更浓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突破14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这是能源发展史上一项伟大成就。
2023年12月20日,由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6座梯级电站共同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迎来全面建成一周年。一年来,6座梯级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2700亿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2亿吨,满足2.8亿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西北地区变成了新能源发展的沃土。2023年11月29日,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三峡集团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并网发电,修复治理沙漠面积10万亩。从种草种树再到“种”新能源,我国为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沙漠治理提供了样本。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其中,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总规模达到4.55亿千瓦,相当于20座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第一批已建成并网4516万千瓦。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过半,高水平利用也至关重要。山东省光伏装机位居全国首位,提升电力调节能力需求尤为迫切。2023年12月23日,在山东省荣成市龙眼港工业园里,工作人员正加紧进行京能成山共享储能项目并网前的各项准备。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调控分中心负责人董桂岩介绍,项目充电一次可储存电量40万千瓦时,相当于6万家庭一天的用电量,投运后将有力提升威海电网系统调节能力。
通过强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我国新能源利用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自2018年以来连续多年超过95%。我国实现高水平新能源利用,为全球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提供借鉴。
改革创新纵深推进
在可再生能源跃升式发展背景下,我国亟需通过市场机制创新,推动能源电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通过购买4620万千瓦时绿电,共抵消4.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企业只需登录‘e交易’电力交易平台,就能在线购买新能源电量。”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客户经理余新勇表示,企业凭借绿色电力交易凭证,经过核算即可抵扣相应的碳排放量。绿电交易让用能企业多了一个减排路径,持“绿证”的外向型企业也更具国际竞争力。
为助力新能源消纳,华东能源监管局建立健全华东区域内绿电交易规则,明确绿电交易价格由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或售电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积极衔接区域内外绿电资源,推动扩大跨省绿电交易规模。2023年前9个月,长三角区域共有2382家企业购买可溯源绿电交易电量108.8亿千瓦时,是上年同期的4倍。
我国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多层次统一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市场机制逐步完善。中长期、辅助服务市场已实现全覆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稳妥推进,23个省份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运行。
国家能源局预计,2023年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达5.6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1.3%,通过辅助服务市场挖掘调峰潜力超1.17亿千瓦、增加清洁能源消纳1200亿千瓦时。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攻坚期。章建华表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经济日报 记者 王轶辰)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前七月中国水运领域累计投资1105亿元 同比增25.7%
- 哥伦比亚一军校暴发急性呼吸道感染:1人死98人被隔离
- 有人“捡漏”有人“跨界”,消失的民企正重返地产江湖
- 北京推行施工图审查等多项改革 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
- “剧本杀”进课堂,学生主创还原历史场景
- 部分公共场所“救命按钮”失灵 怎样避免紧急呼叫按钮成为摆设?
- 美国小企业对通胀持续担忧 信心跌至9个月来最低水平
- 9.9万买报废车?瓜子二手车回应:信息不实,车主实为车商
- 关于如何跟中国打交道,美国不是没有明白人
- 珠江流域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应对大范围强降雨过程
- 上海2024年将为应届毕业生提供3000套(间)保租房
- 确保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监管机制“长牙带刺” 八种情形将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 西安医疗团队赴乌兹别克斯坦培养中医人才
- 湘西北受严重冻雨雪侵袭 广铁护航铁路畅通
- 以军方称叙利亚向戈兰高地发射至少一枚火箭弹
- 重庆2023年器官捐献突破百例 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超15万人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一个“点”的民主气象
- 上海海关查获“异宠”蚂蚁41只 属外来物种
- 中国A股游戏股周三逆势上涨
- 中国设立大飞机基础研究联合基金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好“面”山东蒸“国潮”花馍 古老“面花”焕发新魅力
- 汉服、书法、中国剧:巴西青年畅想留学梦
- 第六届中央音乐学院5.23音乐节开幕
- 汾酒“169计划——汾酒年份酒及陈年酒品鉴会”暨“不同贮存环境对清香型白酒品质影响的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
-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南极海冰范围再创新低
- 机器狗预备上岗 机器人时代要担心岗位被替代吗?
- (人权行动看中国):70年人工造林超500万亩 内蒙古敖汉旗荒漠焕新颜
- 探险家刘勇:汇流成海,愿做中法交流之“海”中的一滴水花
- 第三届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竞赛于宁夏开幕
- 2024年英国云南文化节在伦敦卡姆登集市举行
- 看了什么买了啥竟被“好友”知道?警惕App熟人推荐功能侵害隐私
- 上海“数智”赋能有效提升视觉健康管理能力
- 国际生物制药“龙头”企业积极推动上海成为医药创新成果“出海”的“母港”
- 山东烟台:“彩妆”葫芦展现胶东风情
- 探访四川泸州职业挖藕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 长三角铁路暑运收官 62天发送旅客近1.77亿人次
- 上海成立儿童心理发展与保障联盟 提供全面、专业、便捷心理服务
- (“一带一路”10 周年)“大胆来豫投资”,河南四条“丝路”串联全球
- 降价约10%!民航暑运供需两旺,国内国际机票都便宜了
- 严打网络水军 河南依法查处逾3000名造谣传谣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