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好“面”山东蒸“国潮”花馍 古老“面花”焕发新魅力
中新网济南2月8日电 题:好“面”山东蒸“国潮”花馍 古老“面花”焕发新魅力
作者 孙婷婷
“二十九,蒸馒头”。对于好“面”的山东人来说,蒸花馍是每个春节“忙年”的重头戏。即将到来的龙年,更是激发了山东人骨子中对“面”的热爱。围绕吸睛的“龙元素”,面点师们和面、压皮、裁切、摆造型,“变魔法”般实现万物皆可“蒸”,让山东花馍以多变造型频频“出圈”。
在泰安市一家花馍制作车间内,一场无主播的年货直播正在上演。一部手机、一个支架,记录着镜头里的每一个细节。面点师傅们用面粉、果蔬汁、鸡蛋和牛奶等食材,制作出蕴含招财进宝、“柿柿”如意、多子多福、福气满满、年年有余等吉祥寓意的花馍。
“‘花馍考研界’又上新了”“山东花馍开始‘整活’”“山东花馍没有天花板”……网友们纷纷被这些造型精美的花馍所吸引,在弹幕上“刷屏式”留言,表达对泰山花馍的喜爱。订单也随之飞来,不出片刻,直播间就卖出100多箱龙年礼盒。
花馍,又称“花饽饽”“面塑”“捏面花”。山东自古有“过大年,发面蒸花馍”的年俗,其中“发”寓意新的一年发家发财,“蒸”寓意来年日子蒸蒸日上。花馍是山东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面食。
今年进入腊月以来,山东花馍销量大幅攀升,“藏宝龙”“祥龙瑞福”“金龙送财”等含有“龙元素”的国潮花馍,是年货市场上的“抢手货”。
“我们今年创新设计出醒狮龙、发财龙、吉祥龙3种花馍造型,尤其是醒狮龙,外观华丽繁复,狮头威武雄壮,特别受消费者欢迎。”新泰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花馍第四代传承人王举东介绍说,他的祖辈做花馍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山东花馍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从寓意吉祥的“福禄寿喜”系列,到栩栩如生的生肖造型,每一件都堪得上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对于潍坊市临朐县级非遗花饽饽技艺传承人郭晓青来说,花饽饽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我从小就耳濡目染跟着家里的长辈们学做花饽饽,过去老人过寿、小孩满月或婚丧嫁娶,村里都有蒸花饽饽的习俗。”郭晓青回忆说,她小时候最盼望过年,看着长辈们像变魔术一样,把洁白的小面团变成面鱼、寿桃、生肖等各种造型的花饽饽,她爱不释手,摆在家里舍不得吃。
“将饼皮边缘擀薄,中间捏口平均四等分,用虎口慢慢收腰,再整形捏成花瓣的形状。”每年进入农历腊月后,郭晓青还会专门抽出时间到社区教居民捏花饽饽。在她的讲解中,社区民众将手中的面团,“变”成了一个个寓意着“代代有福”的福袋,小巧玲珑、惟妙惟肖。“希望能通过我的制作展示让大家了解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间制作技艺,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花饽饽,感受它的魅力。”
在日照市大彤小七花饽饽非遗工坊内,一个个普通的彩色面团,经过非遗工坊创始人袁霞的揉、搓、捏、拽、剪……变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花馍,有福气满满的“福袋”、年年有余的“鲤鱼”、财源滚滚的“元宝”等。“龙年马上要来了,我通过查阅资料、网上学习等方式,制作‘醒狮龙’花馍,特别畅销。”袁霞说。
袁霞在坚守古法“三揉三醒”工艺、保持花馍口感细腻醇香的同时,采用果蔬汁调色,不仅使产品更显健康环保,而且赋予了花馍更为丰富的色彩。此外,她紧跟市场潮流,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设计,让花馍兼具视觉美感与健康品质,使得古老的花馍在新时代下焕发新魅力。
除了可食用的花馍外,袁霞还创作了一系列观赏性极强的面塑作品,巧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日照当地的民俗风情、特产等元素,创作出《龙凤呈祥》《海洋世界灯》等作品,使得花馍文化迸发新活力。
在泰安市岱岳区山东泰山牛馍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面点车间,一进门,一股麦香味扑面而来,宽敞干净的制作台上,面点师傅们正在赶制需要交付的金龙贺岁花馍订单。凭着靓丽的外形、醇厚的口感和泰安特有的国泰民安祈福寓意,泰山牛馍王生产的泰山汶阳馍在电商平台一上线,就“圈粉”众多食客,产品远销北京、江苏、广州等地。
“与一般的馍馍不同,面瓜曲头引子是泰山汶阳馍的灵魂,泰山汶阳馍之所以松软可口,味道醇香,其根源在于老面引子。”制作现场,泰山牛馍王总经理谢秀伦介绍,面瓜曲头使用汶河沿岸的青皮面瓜和面制曲,然后用苘麻叶包裹,在三伏天经81天晾晒而成。
面瓜曲头制作以及醒面、和面、揉面、蒸制技法是做出汶阳馍的关键。而这些传统技艺由于无法适应工业化、快消费的经济发展特点,逐渐被民众遗忘。“我大学毕业后,运用现代化的食品生产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升级,实现了泰山汶阳馍的批量化生产。”谢秀伦称,2023年,汶阳馍实现年产100万件。
走进淄博市沂源县南麻街道雕崖村“雕小馒”花馍加工坊,和面的、揉面的、做造型的,面点师们相互配合,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做的花馍馍全所用的材料全是纯天然绿色原料,和面时加入新鲜的纯牛奶。花馍颜色也是纯天然的,绿色是菠菜,黄色是南瓜,吃着绝对放心。”李青花介绍说。
经过工坊面点师一双双灵巧的手,不一会功夫,栩栩如生的金鱼、金元宝、福袋、花朵等造型优美、寓意吉祥的花馍馍便跃然“指”上。之后,再将制作好的花馍整齐的码放在蒸盘,开火、上蒸笼。约半小时后,花馍便新鲜出炉。
据悉,雕崖村发挥本土特色和资源优势,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雕小馒”花馍工坊,加工制作手工花馍,为2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还能增加村集体年经济收入12万元人民币,为实现“共富梦”打下坚实基础。(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土耳其和叙利亚遭遇强烈地震 联合国各机构启动紧急援助
- 机构预计英国央行将进一步加息
- 互指对方违反停火协议 以军同黎真主党再交火致多人死伤
- 套上秒变阳澄湖大闸蟹?起底“假蟹扣”制售链
- 四部门联合发文 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
- 马可·波罗主题展览在蓉开展 再现丝路“传奇之旅”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深圳的生动实践交流研讨会举行
- (新春走基层)民俗文化大放异彩 浙江余姚鹿亭乡古韵迎新春
- 韩国超10万人联名反对核污水排海:这是恐袭
- 山东特色产业挑致富“大梁” 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 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 今日辟谣(2023年10月19日)
- 美联储紧急贷款飙升至新纪录 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 控股股东业绩承诺长期未履行 投资者服务中心呼吁赤天化尽快解决
- 邂逅千年浪漫!今年总台七夕晚会有哪些亮点?
- 家里有人得乳腺癌,我也会得吗?
- 欧阳奋强:没必要拿过去的观念给当下上课
- 韩国警方要求总理韩德洙出席传唤调查
- 浙江县域观察:“超市经济”如何“闯出”大山?
- 打开“人机结合”的大门 中医正骨也讲“科技范儿”
- 热门推荐
-
- 古镇文旅专家齐聚浙江嘉兴 共话古镇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支持防疫也要重视防“抑”
- 全国文物迎来第四次大“体检” 都要检查哪些项目?
- “美景+文化”“沉浸式”婚姻登记亮相上海
- 青海海北国家公园示范州建设:空间布局更科学 生态底蕴更彰显
- 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 以军持续轰炸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 已致30人死亡
- 直击河北涿州救援现场:直升机搭起救援“空中通道”
- 助力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 2024馆校合作将开展24期培训
- “绝代风华——唐代女性生活展”福州开展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在武汉召开
- 安徽民营企业营收百强入围门槛超61亿元
-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担保电子化在北京落地
- 中新健康丨聚焦健康新质生产力:探索癌痛治疗的数字化之解
- 中国在云南新发现超大规模稀土矿 潜在资源达115万吨
- 爱国卫生月:儿童如何保持健康体重?专家支招
- 北斗+交通应用“上新” 道路巡检效率提升近40倍
- 广东南澳环岛公路获评全国最美自驾精品路
- 30件(组)山西籍书画名家作品太原展出 体现“亦儒 亦商 亦庙堂”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崇仁乡贤参与乡村治理 “老母舅”调解室为百姓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