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迎来第四次大“体检” 都要检查哪些项目?
一问到底丨全国文物迎来第四次大“体检” 都要检查哪些项目?
文物是国家重要的不可再生文化资源,摸清文物的“家底”极其重要。记者近日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已完成71万余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文物复查,复查率超过93%。新发现文物5.2万余处。
开展文物普查,可以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只有摸清文物的“家底”,才能更好开展保护。
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各有哪些侧重?
从1956年至今,我国已经开展了四次文物普查。这四次文物普查各有侧重。 1956年2月,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4月,我国首次提出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具有开创意义。
1983年至1988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国务院公布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普查范围涉及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六大类。工业遗产、村落民居、乡土建筑首次进入文物普查范畴。
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间跨度为2023年11月至2026年6月。本次文物普查有两大任务:
一是对所有“三普”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核;
二是对此前尚未登记,2012年以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本次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认定、登记。
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有何保护价值?
此次普查,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摸清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状态等,在我国76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里,国家级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起来占比不到4%。而剩下的大量低级别文物,寂静地散落在乡间田野、寻常巷陌。所谓低级别文物,主要是指市县级和尚未定级的文物。“低级别”并不意味着“低价值”,很多低级别文物所蕴藏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丰富。目前,第四次文物普查正在进行的实地文物调查,面对的就是大量低级别文物的复查和新登记。
巴山蜀水文脉绵长
如何保护普通文物?
“五龙捧圣碑”位于重庆市忠县新立镇,记者跟随“四普”队员在山野里穿行半日,才终于见到了这块修建于清咸丰时期的文物。它开凿于整石之上,高约3.2米,碑帽以“五龙捧圣”浮雕为饰,雕工精美,栩栩如生。
忠县以“忠”为精神图腾,像五龙捧圣碑这样的低等级文物,正是“四普”文物中的最多的一类,隐藏在深山密林中,等待文物工作者拂去它们的尘埃。
重庆市忠县文物保护中心“四普”普查员 周李:对它的尺寸、碑刻铭文,包括它的一些历史沿革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临江岩摩崖造像开凿于唐代,千百年间俯瞰长江江水滔滔。1983年忠县物资局依崖建楼时被发现。造像共5龛,均为浮雕工艺,尤以3号龛中人物造像最为精美。“四普”队员对它进行了定位和正射投影拍摄,通过测量、绘图、拍照,记录文物当下的保存状况。
普查对象中,也有不少正在考古发掘的项目,皇华城遗址是宋元时期,山城体系中唯一的“孤岛型”城址,距今已有750余年历史。作为峡江地区的江防要塞,它利用四面环水、激流险滩和悬崖陡峭等地形优势,有效克制外敌,起着扼守长江航道的作用。
2016年至今,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此陆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完成一号城门的考古发掘、保护修缮和陈列布展。本次“四普”调查对一号城门遗址进行了精细的测量记录。
荆楚故地遗存丰厚
文物“上新”情况如何?
现在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范围,已经覆盖第三次文物普查的93%,达到71万余处。其中,荆楚故地遗存丰厚,那里有何新发现呢?
鱼木寨位于湖北省利川市,始建于明洪武二年,是一座悬崖峭壁上的古寨。有“天下第一土家山寨”之称。为探清文物分布的准确信息,普查队员们多次走访村民,收获不少线索和资料。
鱼木寨共三层,很多文物点位于悬崖之下,深藏山林之中,队员翻山越岭,做到应查尽查,不漏一处。此次“四普”,在寨内新发现了8个文物点,普查员对新发现文物“祠堂湾神龛”和“泡桐湾民居”都一一进行详细调查、登记。
如何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检”?
此次普查,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新“大体检”。熊家冢墓地是荆楚故地目前已知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东周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之一。如何给这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体检”呢?
熊家冢墓地,只是核心区域的占地面积就达到15万平方米左右。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博物馆古建部主任 李正贵:难度非常大的就是古遗址、古墓葬。因为古遗址、古墓葬它的范围特别广、非常散,要把整个古墓群全部调查完,然后每一个封土堆,每一个墓冢,都要把坐标打点打清楚。
又比如全长11.28公里的荆州城墙,它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始建于三国蜀将关羽所筑土城,期间经过了多次重修、复修,目前现存的是明清府城墙。城墙剖面展现出不同时期荆州城墙的变迁。普查员告诉记者对这种较长的线性遗产,在“四普”调查中,采用分组、分段的方式,同时采集,最后汇总数据。使用RTK(实时差分定位系统)采集原始经纬度数据,确保后期整理、绘制平面图更加便捷和真实。
高科技如何让文物普查更智慧?
此次文物普查,国家文物局专门创新研发了一套智慧化管理的数字信息系统,这个“高科技”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总台记者 罗子瑛:我现在是在北京市延庆区白草洼村北与河北交界的山梁上,在这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的队员们发现了疑似明长城遗迹的13个点位。现在,借助先进技术与专业设备已经确认了5个点位。
延庆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队员 董昊:这个仪器就是手持荧光能普分析仪,主要是测一下矿物的氧化物含量和元素含量,作为判断当时的夯土工艺也好,修建年代也好的一个佐证。
在实地调查中,普查队员不仅要根据现场发现的残留物确定遗迹建成的年代、保存状况,还要记录遗迹的面积、方位和海拔,绘制平面图等等,普查队充分运用国家文物局配发的北斗定位仪智能手持采集终端及市四普办配发的地理信息测量与全景照片拍摄设备,对文物信息开展精准采集。借助这些先进设备,将此次“四普”文物登记信息表从之前的“GPS坐标”变成“本体边界坐标”,大大提高了对文物信息采集的精准度和全面性。
(总台央视记者 田云华 李峥 罗子瑛 杨雍琦 闫洪)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如何高质量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泰康保险集团以实践作答
- 国家博物馆:未经许可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
- 4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连续两月上涨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提醒:换汇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 专家:消费者使用食用油存在很多误区 伤味又伤身
- 安徽马鞍山警方破获一特大网络赌博案 16名罪犯获刑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发布
- 重回积石山:中国铁塔助力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灾后重建高质量发展
- “悟空”挖出山西文旅宝藏
- 高枕并非无忧 新研究显示使用过高枕头可能诱发自发性椎动脉夹层
- “顺德新港——海南洋浦港”内外贸同船班轮航线开通
- (经济观察)冲刺全年发展目标 中国经济“月考”释积极信号
- 上海高效监管优化公共卫生相关营商环境:“放得开”“管得住”“做减法”
- 日本民众东京集会反对核污染水排海:强推计划将给未来留下“祸根”
- 海南自贸港首单跨境电商出口“空空中转”转关业务完成
- 联合国工发组织总部举行Global Call 2023全球方案征集启动仪式
- 8月9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下降0.1%
- 从“江南煤都”到“旅游热地” 江西萍乡激活文旅新势能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永修:以“侨”为桥唱响乡村振兴发展曲
- 我国外贸月度、累计增速双双转正 外贸向好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
- 热门推荐
-
- 青藏集团公司今年首趟东北方向旅游专列在西宁开行
- 哈萨克斯坦人口老龄化指数上升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河声:古“运”星汉灿烂,中原河魂气质非凡
- 民调:日本首相岸田内阁支持率跌至16.4%创新低
- 上海和福建三明携手 产教融合促发展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五周年: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加速生长
- 楼市政策暖风频吹 新世界多地项目人气销量强劲攀升
- 备选:多位名家亮相 这场音乐会有何特别之处?
- 海南自贸港EF账户上线 谁可以申请开户?
- “一带一路”电影交流合作论坛在福州举行
- 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海关总署出台16项新措施
- 西安中车长客:地铁10号线试车时因处置不当致车辆追尾
- 联合国人权专家指美国制度化警务文化纵容警察实施犯罪攻击
- 中新真探: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吗?
- 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闭幕 茶叶现场交易量116.13吨
- 英美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万德昆:中国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 《黔城似锦》剧本创作研讨会举办
- 中国(甘肃)-韩国经贸文旅农业合作推介会在首尔举行
- 9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环比小幅回落0.2%
- 新标签走红互联网 “偷感”是种什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