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存量建筑依法合规转换用途
本报讯(记者 陈雪柠)昨天,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北京市建设用地功能混合使用指导意见(试行)》已于近日发布实施。作为《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发布后的首批配套政策,《意见》提出全类型统筹用地功能,支持地块使用性质兼容,鼓励存量建筑依法合规转换用途,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用地功能混合,是指在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建筑更新阶段,通过合理引导街区功能混合、地块性质兼容和建筑用途转换,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节约集约利用空间资源。
针对规划编制阶段,《意见》提出,以规划街区为单元,划定不同主导功能分区,明确用地混合引导要求。如在公共服务主导功能分区内,城镇社区服务设施用地、文化用地、中小学用地等公共服务类用地总用地面积占所在分区建设用地总量50%以上即为符合规划要求,其余建设用地的功能设定,可结合地区发展及民生需求,混合设置其他性质用地。
《意见》提出,采取正负面清单的方式对兼容功能进行管理,并对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用地和仓储用地等五类用地明确“允许兼容”和“禁止兼容”内容。如商业服务业用地允许兼容公共服务、娱乐康体等功能,但禁止兼容工业、批发市场功能。
盘活闲置低效空间,有益于城市更新。《意见》提出,要优先保障安全和公共利益,鼓励合法存量建筑转换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三大设施;优先保障民生、产业发展需求,分情形合理确定用途转换比例。根据城市更新需求,《意见》明确了适用于城市更新的土地配置、价款补缴、产权登记等管理要求。
《意见》提出,允许商业、商务金融和娱乐康体等商业服务业用地中的建筑用途相互转换。允许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托育服务、社会福利、社区综合服务、机关团体等用途相互转换。允许利用非经营性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补充便民服务设施。允许工矿用地和仓储用地,利用存量建筑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补充公共服务设施、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发展高精尖产业等国家和本市支持的产业。
存量建筑应依法合规开展用途转换,不得变相将违法建筑合法化。《意见》明确,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兼容用途部分不得对外销售。工矿用地主用途部分和兼容的经营性用途部分应整体持有,确需转让的应一并转让,兼容的经营性用途部分不得脱离主用途部分单独转让,避免变相开发。(来源:北京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视评线丨打脸!一个热词揭穿美国经济纸上繁华
- (第七届进博会)进博会上火出圈的烧麦、羊杂碎、奶茶
- 两岸联合举办“妙音莫高—敦煌乐舞”线上展览
- 甘肃发布武威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成果
- 打造丰富AI生态体验 三星Galaxy Z Fold6|Z Flip6及生态新品中国发布
- 第20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不以山海为远 传播仁心仁术
- 国家大剧院建院十六周年系列演出及活动拉开序幕
- 消息称至少70人遇难,莫斯科恐袭五大关键点梳理!
- 去年北京通州与河北北三县地区生产总值合计突破2000亿元
- 侵华日军后裔长春观东北抗战史:要把真相带回日本
- 福州五城区房贷首付比例下调 首套房最低20%、二套房30%
- 2023年XPLUS中国电影展在韩开幕
- 山西创新实施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 270万户“免申即享”
- “浙商在线”数字应用上新 浙江以数字化服务为企赋能
- 筑牢长三角一体化“关键底座”
- 巴基斯坦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 致10人受伤
- 沪上民企谈信心:看好预期、扩大投资
- “天空之城”呼之欲出——广东珠海发展低空经济
- 孩子学跳舞警惕“下腰瘫”
- 内蒙古小镇姑娘张冬雪的十年创业路:逐梦青春 不负韶华
- 热门推荐
-
- 服务“触手可及” 我国基层中医药诊疗能力持续提升
- 万水千山“粽”是情:老味道与新国潮碰撞“舌尖”上的端午
- 弘扬丝路精神 坚守成功之道:专家解读“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 (身边的变化)武汉轮渡之变:跨越时空承载江城记忆
- 用人单位“巧躲”员工加班费,巧成拙!
- 巴黎市内大量垃圾堆积 待清理垃圾已达万吨
- 广西推行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综合论证 促进有效投资约735亿元
- 3万套《黑神话:悟空》邮品5秒售罄
- 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开幕
- 报告指出,中国能源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 第六届北京责任展开幕式在京举行,发布第15本《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 山西公布近年考古重大课题阶段性成果 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详实资料
- 低空产业“加速起飞” 预计明年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将超2000亿元
- 云南清明假期接待游客逾1246万人次
- 阅读方式多元化,数字出版将扮演何种角色?
- 美客机着陆时轮胎爆炸起火!190人紧急疏散、1人受伤
- 广州警方通报多车碰撞事故:肇事司机已被控制
- 社区食堂应“多条腿”走路
- 中新真探:喝纯净水容易缺乏微量元素吗?
- 新疆柯尔克孜族毡帽制作手艺人:在传承与创新中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