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元旦小长假运输预计发送旅客6300万人次
中新网12月29日电(记者 张尼)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铁路元旦小长假运输今日正式启动,自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2日,为期5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300万人次,12月30日为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500万人次。
国铁集团运输部负责人介绍,元旦小长假,旅客出行和重点物资保供需求旺盛,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元旦小长假运输,科学安排旅客运输和货运保供,积极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满足旅客假日出行需求,保障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为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提供运输保障。
一是加大客运能力供给。充分用好近期新开通高铁线路、车站能力,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0680列。根据12306客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数据,在部分热门区域、线路和时段,采取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客车加挂车辆等措施,及时增加运力投放,在主要铁路枢纽加强运力储备,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假日出行需求。
二是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加大供热、供水、餐饮等基本服务保障力度,根据客流情况动态增加进出站安检、验票通道,在站台、候车室等关键处所增加引导力量。用好铁路12306网络订餐、在线选铺、中转换乘、信息服务等功能,做好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服务,强化线上预约管理,提升线下响应效率,提供绿色通道和爱心服务。加强与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方式接驳,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三是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发挥全国铁路集中统一调度指挥的优势,全力保障煤炭、粮食、节日物品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针对局部地区出现低温寒潮天气,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今冬明春保暖保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大发电、供暖用煤保供运输力度,在确保全国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20天以上的基础上,统筹做好中小发电、供暖企业保供工作,为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提供有力支撑。开好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四是确保铁路安全畅通。积极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加强值班值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超前采取预防性措施,主动规避风险。对铁路接触网、道岔、动车组等行车关键设备设施加强巡查维护,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在主要铁路干线和枢纽储备内燃机车和救援人员,确保应急有备。
铁路部门提示广大旅客朋友,元旦小长假期间列车开行具体情况及服务信息,可在铁路12306网站查询;节日期间铁路客流增加,请旅客朋友合理安排行程,按规定携带随身物品,预留充足时间进站乘车,旅途中加强自身健康防护,做到文明出行,共同营造良好旅行环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西双版纳“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吸引老挝大学生“逆生长”留学
-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盾构掘进完成50%
- 广东高院发布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典型案例
- 中新健康 | 北京医生雄安坐诊记
- 我国首条至亚美尼亚定期航线开通
- (聚焦博鳌)“全球南方”崛起,或给世界格局带来三层变化
- 如何面对死亡?《生命的最后一公里》教普通人如何走得有尊严
- 湖北宜昌推进流域司法治理守护三峡物种“基因库”
- 北京箭扣长城研究开放部分点段
- 烧成黑炭的纸钞怎样才能兑换
- 2023年经济大省江苏的这些增长可圈可点
- 美国操纵七国集团护霸权搞分裂
- 12月大银幕很热闹 你想看哪部
- 《老坛酸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 【文化中国行】打铁、做秤……这些手艺,你有多久没见到过了?
- 雄安新区南阳遗址城址基本平面坐标系统已确认
- 这些硬核科技助国产电影打造视听盛宴
- 诵《乡愁》、齐跳舞 两岸青年同书中国“福”
- 2024年宁夏剪纸作品交流互鉴活动启动
- 画出青年人的朝气与力量
- 热门推荐
-
- 黄果树景区“不准用相机拍照”太荒唐
- 2023龙江数字贸易交流对接会举行 现场签约9.28亿元
- 从2024年柏林IFA展看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
- 叙利亚国防部称南部防空设施遭以色列袭击
- 春季长高黄金期 营养科专家教你孩子长个“秘籍”
- (第六届进博会)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呈阶梯式上升趋势 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双循环”优势明显
- 普京签署命令,事关天然气交易限制
- 业内人士山西大同热议饮食文化博物馆建设
- 台风“小犬”对中国南海产生持续性影响
- 《失孤》原型郭刚堂之子被拐案二审维持原判
- 西安机场三期建成后将接入阿里云通义大模型
- (新春走基层)福建永定:蝴蝶兰小镇兰香醉客
- “君霄”园林唱《梁祝》 名家端阳起行吟
- 岸田内阁支持率大跌创新低 日媒:已进入“危险水域”
- 广州现有专业市场510家 数字化转型取得成效
- 安徽肥西修复淮军圩堡群 “东方城堡”新生映照文旅融合
- 如何让社会“人人都是公益人”?
- 从街头巷尾到“面”向世界 安徽太和板面带动大产业发展
- 消暑纳凉正当时 各地夏日“清凉游”带“热”文旅经济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亮“红牌”杜绝粗暴执法、钓鱼执法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