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制音频被另作商用是否侵权?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审理
录制音频被另作商用是否侵权?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AI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当AI技术应用到声音领域,是否面临侵权风险?司法又将如何回应?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组成五人合议庭,依法公开审理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
该案中,原告殷某以配音为职业,曾录制多部有声作品。此前,殷某意外发现,自己的声音被AI化后,在一款名为“魔音工坊”的App上以“魔小璇”的名义对外出售。因此,殷某以被告行为侵害其声音权为由,将“魔音工坊”的运营主体北京小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5被告起诉到北京互联网法院。
庭审现场,殷某表示,他人利用原告声音的配音作品在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其中用户“小禾侃剧”自2021年9月7日至今,共发布使用原告声音的作品119部。经声音筛选和溯源,发现上述声音作品中的声音来自被告运营的“魔音工坊”App。被告中广影音(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原告为其录制的3本书的音频交给被告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被告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将原告的声音进行AI化处理,并向被告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被告北京信诺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对外出售。殷某称,自己从未授权过任何第三人将其录制的声音进行AI化并对外销售,上述被告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自己的声音权,应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精神损失的侵权责任。
对此,5被告均否认侵权。北京小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认为,其App中的声音产品有合法来源,来自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称其使用的声音来源于中广影音(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广影音(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认为其与原告有过合作,约定经原告录制形成的作品著作权归属其所有。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信诺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辩称,其分别为微软中国的平台运营商与涉案产品的经销商,不构成侵权。
殷某在最后陈述中认为,本案诉请的事实依据为人格权侵权,而非著作权侵权,不应以被告有原告关于著作权的授权,当然地推定被告有原告人格权的授权。
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法治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何以中国|看完山东济宁这所小学,不信你不想上学!
- 马泰总理会晤:携手推动两国边境地区发展
- 《儿童文学》创刊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 马铃薯低温糖化 关键基因活跃之谜揭开
- 安徽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阜阳市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校培训管理规定、违规接受宴请问题
- 浙江绍兴嵊州缸山村一带发现窑址群 属早期砖窑
- 国际识局:“碰瓷”中国,北约秘书长一番话暴露了!
- 中国光谷以“光车联动”布局汽车产业新赛道
- 百年非遗黄岩翻簧竹雕:现代工艺助力传承创新
- 遇见福建:闽南古镇端午民俗趣味多
- 内蒙古草原深处的消防队:牧民扶上马 “蹈火”保安全
- 开启合家欢乐冒险 《刺猬索尼克3》中国首映礼举办
- 全国三分之一的泡菜,竟都来自苏东坡的家乡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美国共和党议员迈克·约翰逊当选众议院议长
- 宁夏首届红色文化旅游节启幕
- 31省份2023年人均收入出炉!京沪首进“8万+”,西藏涨最快
- 转发周知!这些物品不能带上火车→
- 财政部:确保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 从链博会看如何 “智造”中国医疗设备供应链体系
- 热门推荐
-
- 比亚迪吸纳3.18万名应届生 以人才赋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 青海“东大门”民和:甜糯玉米成为民众致富“金棒子”
-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公布停止排放核污染水的海水中氚浓度指标值
- 不以山海为远 携手共谱新篇|北京智慧农业在内蒙古结出“幸福果”
- “泼天富贵”如何接?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
- 第29届上海电视节定于6月24日至28日举行
- 财政部: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
- 餐饮企业收取打包费背后:如何让消费者“花得明白”?
- 男子先后杀2人潜逃21年被哈尔滨警方抓获
- 广东西、北江洪峰或于今夜抵穗 广州雨势暂歇
- 这4个饮食习惯纯属给健康“找事”
- 黑龙江上半年超九成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复议化解
- 《2023年湖南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长23.1%
- 以军称正在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扩大军事行动
- 日方计划11月2日启动第三批核污水排放 排放量约7800吨
- 广东·翁源兰花会收官 评出10个特金奖
- 湖南平江防汛应急响应降为Ⅱ级
- 2023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种苗交易超百亿尾(粒)
- 辽宁盘锦“1·1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调查结果公布:系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 宠物寄养需求旺 新业态亟待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