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总裁:评级已成大国博弈工具,中国评级机构须直面挑战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 (汪俐辰)日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评级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工具,本土评级机构必须直面外部压力和挑战。”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应海峰表示,本土评级机构当前之所以面临“走不出去”的困境,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土评级机构经受国际资本市场的考验相对较少、技术能力也缺乏相应的检验。
“本土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将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深化的话题。”应海峰表示,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评级行业需要坚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相协调,把金融高质量发展切实深入到国际化发展中。
近日,“2023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暨2023大公国际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新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刘学诗在论坛上谈及穆迪报告时表示,这说明评级领域的大国博弈时刻都在进程中,而这种来自外部的挑战也为国内评级机构扬帆出海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前,在国际主流资本市场上,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长期掌控国际评级体系话语权,在全球评级行业处于垄断地位。本土评级机构如何在海外主流金融市场立足?应海峰直言,“难度较大,但可以另辟蹊径”。
应海峰提出,一是借道金砖国家之间的信用评级合作是本土评级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突破口,积极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国家等后发优势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市场,利用好熊猫债市场,是本土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道路的一个方向。
二是要讲好中国故事,护航中国企业“出海”,把优秀企业推向国际资本市场,用国际评级语言帮助国际投资者更加客观、更加合理地看待被低估的国有企业,提升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的信用水平,持续降低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融资成本。(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公益组织为柬埔寨地雷受害者点亮希望之光
- 泰国卫星“THEOS-2”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吉安:羊肚菌春日抢“鲜”上市 科技赋能特色产业发展
- 广西柳州志愿者守护母亲河助力水质“四连冠”
- 何为新海派创新 学者:设计与科技结合
- 中新健康|福建漳州开展第三届“中文+”卫生健康研习活动
- 【锦绣中国年】新年“志愿蓝”:首都志愿者守护欢庆年味儿
- 理性看待新能源车企亏损
-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已知最小龙王鲸化石 距今约4100万年已灭绝
- 河北衡水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四级公交网络基本形成
- 绥芬河市组建44支应急队伍应对台风“卡努”
- 工行境外机构上半年实现税前利润逾26亿美元 同比增9.5%
- 哈萨克斯坦人偏爱中国车
- 江西鹰潭:一座老工业城市的“智”变飞跃
- “打开艺术之门”落幕 陪伴6万余名观众度过暑期
- 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二〇二三特别报道)
- 95岁“司号兵”再吹冲锋号忆烽火岁月 下巴的伤疤是光荣“勋章”
- 国务院: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股债融资支持
- 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 黄金消费还能继续“买买买”吗?
- 浙江义乌进口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启动 首单业务落地
- 热门推荐
-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正式揭牌
- 天津上半年各项贷款投放达近5年最大
- 湖北咸丰:“小药材”开出“致富方”
- 泰国汶干府发生枪击事件 有人员伤亡
- 单霁翔: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上)|道中华大讲堂系列之①
- 两岸研学体验营在厦门开营
- 报告: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有六大重点工作
- 华北电网“西电东送”通道调整系列工程完工
- “中国美术馆之夜”奏响“中德友谊”旋律 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
- 广西大学生暑期“三下乡” 助力儿童快乐成长
- 2025年春运出行总量和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
- 中国无人驾驶高速地铁项目在土耳其开工
- 河南各地强化信息化防控 7600万亩秋作物长势良好
- 12省份2023年GDP数据出炉 9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
- 波兰外交部称华沙市政府已接管此前被封锁的俄罗斯学校
- 雷佳音开局聊人生,草本酒引领健康路 ——《毛铺草本中国行》开播
- 法国南部边境地区发生野火 超3000人紧急撤离
- 《我的非凡父母》将映 惠英红挑战出演盲人
- 老旧小区原拆原建的“上海模式”
- 广州国际航空枢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