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发力破解融资难题 强化综合服务支持
信贷发力破解融资难题
要让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与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引导金融机构树立“一视同仁”理念,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民企融资还差什么
经过各方的长期努力,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4.8万亿元,同比多增9754亿元;民营企业贷款新增6.7万亿元,同比多增6836亿元。
但也要看到,金融服务民营企业仍存堵点。这其中既有共性问题,如短贷长用、信用评价难、融资担保难等,也有个性问题,如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其金融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短贷长用,就是企业把短期限的贷款用在了长期限的生产与周转中,期限错配了,这不仅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对银行风险控制造成较大压力。”《经济日报》记者日前在广西调研采访时,多家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均表示,“短贷长用”是当前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
此外,融资担保仍存难点。以广西柳州市螺蛳粉产业为例。该产业链上的经营主体基本属于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普遍无资产或轻资产,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加之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企业的生产、销售数据无法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获取,数据的真实性也难以被核查。这些因素引发了一个问题——企业较难通过自身资产担保的方式获得银行信贷资金。
除了共性问题,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还面临一些个性化难题。“民营企业的群体数量庞大,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也具有较大差异性。”中国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张锋说,为了满足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成长各阶段的金融服务需求,该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已落地了一批创新产品。
据介绍,针对民营企业信用评价难问题,工商银行立足“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积分评价体系”创新推出“积分贷”,把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信用有效连接起来。针对缺乏资产、研发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工行已落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贷”,变“知识流”为“现金流”;针对供应链金融的“确权难”问题,运用物联网技术,探索数据化订单融资,降低对核心企业的依赖。
加大信贷资源投入
此次《通知》明确了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目标和重点。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
“今年年初,工商银行明确将2023年作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年’,提出了年度民营企业贷款、有贷户增长等服务目标,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考评体系,不断提升民营企业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强化正向激励和引导。”张锋说,工商银行改革了授权机制,将民营企业的业务审批权限更多下沉至二级分行,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效率。截至2023年10月末,工商银行民营企业融资总量超6万亿元,其中,民营普惠贷款近2万亿元,较年初增幅近40%。
《通知》还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健全适应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组织架构和产品服务,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满足中小微民营企业的合理金融需求,优化信贷结构。
“广东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省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是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强引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此,该局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助力民营企业技术突围。一方面,对高科技产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另一方面,探索科技企业专属信贷模式。
“推动辖内银行机构拓宽担保方式,探索开展预付款、应收账款、存货、仓单等权利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让民营企业的无形资产具备造血能力。”上述负责人说,此外,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线上质押融资试点,实现辖内20个地市线上质押登记全覆盖。
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也是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重要举措。“截至2023年9月末,螺蛳粉企业首贷金额1.22亿元,占比新增贷款33.5%,投放信用贷款4.04亿元,占比螺蛳粉全产业链贷款31.7%。”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柳州监管分局普惠金融科科长彭欢喜说,为了提高螺蛳粉产业的信用贷、首贷占比,柳州监管分局以“互联网+税务+金融”模式为基础,发挥纳税信用信息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解决螺蛳粉企业的融资难题。
强化综合服务支持
相较于小微企业的“缺钱”问题,大中型民营企业更多面临综合服务不足问题。“金融机构应聚焦服务的适配性,使金融供给更加契合民营企业需求,更好满足个性化需求。”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广东监管局上述负责人说。
“由于公司的海外销售占比超四成,金融需求主要集中在国际化、资金效率提升、合规管理等方面。”美的集团全球资金管理总监储旭说。2016年5月美的集团宣布,拟通过其境外全资子公司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库卡集团。为了助力收购工作,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6家银行组建了境外银团。“在海外,我们还是更倾向于和中资银行做业务。”储旭说。
张锋表示,大中型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更灵活、更多元。为此,工商银行在集团内部构建了“贷”“债”“股”“代”“租”“顾”六位一体的融资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工商银行积极落实监管部门支持民企融资“第二支箭”,通过承销债务融资工具、债转股以及并购贷款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
综合服务不只是金融机构一家之事,还要以完善的配套政策作支撑。《通知》明确提出,优化融资配套政策,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其中,要完善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强化应收账款确权,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等。
“接下来,要营造金融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广东监管局上述负责人说,该局将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相关文件,引导金融机构做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传导与落实,充分运用各类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部分民营企业仍面临经营发展困难,急需资金接续服务。为此《通知》明确,鼓励主办银行和银团贷款牵头银行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对暂时遇到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提前对接接续融资需求,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
“对于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限贷,积极支持受困企业。”张锋说,对于暂遇经营困难、但发展前景较好、有还款意愿、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通过展期、续贷、再融资等方式,做好融资的接续安排,保障企业运营资金需求。今年以来,工商银行已累计向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养老服务等接触型服务业投放贷款超1万亿元。
(郭子源 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越边境线上的“生命通道”
- 最新:韩国务安机场客机事故中已有3人获救
- 全球约200名政要专家联名呼吁杜绝疫苗分配不平等
- 第49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揭幕 多部中国电影和华语影片展映
- 94版《三国演义》关羽扮演者陆树铭去世 享年66岁
- (乡村行·看振兴)充实“菜篮子”鼓起“钱袋子” 江西崇仁新乡贤“蔬”写新篇章
- 新生儿父母被精准推销 打击信息贩卖也要更精准
- 福建推出首批闽台融合发展重点项目121个 投资超万亿元
- 北京发现超过100株丁香叶忍冬 属目前国内最大实生群落
- 云南昭阳警方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回家”
- 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 新业态能否拯救线下商场?
- 长三角上邂逅徽风皖韵 “皖”美小城圈粉外籍专家 (视频)
- 融与破,音乐剧加速抵达更阔的观众群
- 国话群星汇聚舞台演绎老舍经典
- 南京4区放开限购 部分区域推出购新房补助政策
- 安徽民营企业营收百强入围门槛超61亿元
- 特朗普再被起诉!涉嫌推翻大选结果 被控4项罪名
- (新春见闻)香甜灶糖迎小年 手工艺人守年味
- 国家药监局:一国产抗抑郁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 西藏一代绘画巨匠丹巴绕旦逝世 享年82岁
- 热门推荐
-
- 年轻人流行“搞副业”点燃不一样的烟火气
- 美总统特使:将于20日前往以色列 争取就黎以停火达成协议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
- 海南文昌顶格处罚“观看火箭发射遇到虚假宣传”投诉涉案公司
- 第二届两岸少数民族乡土文化研习营福建东山开营
- 西城消防逆行挺进门头沟:在洪水中逆行 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
- 山西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上线“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
- 陕西最大规模进口种羊顺利入境
- 用公益之心 为少年喝彩——首钢体育携手尚赫公益基金会走进校园 传递篮球梦想
- 印尼举行大选前最后一场辩论
- 前7个月北京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2.6%
- 普京签署秋季征兵令:征兵13.3万人
- 泰国一载有中国游客的巴士发生翻车事故 27人受伤
-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启“穿海之旅”
- 甘肃:金融“拓面增量”赋能中小微企业
- 新疆富蕴县多措并举应对低温
- 北约要在日本开设这一机构,马克龙反对!
- 中国科技馆即将举办健康主题周 每天推出特色科普活动
-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二十周年纪念邮品发布
- 恭王府博物馆6月11日起恢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