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从供需两端“发力”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新网盐城8月16日电 题:江苏盐城: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新网记者 谷华
当下正值求职季。拓宽毕业生岗位渠道、强化校企互动、制定专项人才培养计划……记者在江苏盐城采访了解到,该市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结合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特点,从供需两端“发力”,千方百计拓岗、筹岗、送岗、援岗、护岗,力促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含金量”高
“我已经拿到‘黄海明珠’人才卡,正在申请人才补贴。”今年刚从洛阳理工学院毕业的张子豪是河南人,已经在盐城润阳光伏工作一个多月的他,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
2021年4月,被称为盐城“史上最强人才政策”的“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出台。该计划聚焦领军人才、海外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群体,拿出数十条“政策干货”,矢志将盐城打造成为“近悦远来”的人才汇聚之地、培养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
在“黄海明珠”人才计划的吸引下,像张子豪这样优秀的外地高校毕业生一批又一批地来到盐城发展。贺佳毕业于大连大学,在天合光能科技(盐城)有限公司工作已有一年多,今年准备在盐城买房,“每月1000元生活补贴、600元租房补贴,都会按时打到我的‘黄海明珠’人才卡上,作为一名外地人每年还可以享受2000元交通补贴,如果买房还有10万元的购房补贴。”
青年是盐城向海发展、赋能未来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代表着盐城的未来和希望。“‘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在引进大学生方面,政策最大的特点便是覆盖面更广、集成度更高、享受更便利。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发放生活、租房、购房、留盐和探亲等多项补贴,面向名校优生专门推出明确职级、高额补贴、专项资助、年薪保障等优厚举措。”盐城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盐城不断升级“黄海明珠”高校毕业生人才引进政策,推动“1+7”人才新政落地见效,梳理汇集9大类31条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点对点向省内78所高校和省外106所高校推送。截至目前,盐城开发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9679个,吸纳见习4760人。
校地携手“送”岗位留人才
23岁的施昊坤是扬州人,今年刚从盐城工学院毕业,在学校学习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学校的招聘会上了解到现在工作的企业,岗位正好和我学的专业对口,再加上留在盐城工作还有各种政策补贴,我就果断应聘了。”施昊坤说。
今年以来,盐城深化校地合作,充分发挥校地合作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推动人才强市战略方面的积极作用。盐城市人社局汇编发布《盐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手册》,全市6所驻盐高校、23所职技院校共同发力助力毕业生留盐。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130场校园招聘宣讲会,累计组织2495家企业参会,提供18537个优质就业岗位和2400个见习岗位,达成初步求职意向18320人。
“人社部门联合学校在校园内组织各类招聘会、政策宣讲会,通过各种形式促进我们更多的学生留在盐城发展。”在盐城工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闫小民看来,近年来大学生留盐人数的逐年攀升,既离不开盐城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人社等部门的倾力支持。
江苏省沿海人才市场副主任曹杨介绍,从7月10日至9月10日,盐城全市人社系统将集中组织“招聘+夜市”“招聘+商业区”“招聘+社区”等系列活动67场,包括线上线下招聘会、政策宣讲会、感知体验、访企拓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将好岗位“送”到高校毕业生身边,做到“时时有岗位、处处有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在企业工作免费提供吃住,还有各种政策补助,为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今年同样毕业于盐城工学院的小张说,他在盐城学习、生活了四年,早就对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有了感情,未来,他将在盐城成家立业,成为一名新盐城人。
据了解,盐城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支持驻盐高校发展、促进校地协同创新的意见》《“黄海明珠”人才计划》《盐城市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六个一”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涵盖毕业生留盐就业创业生活保障、安居保障、见习创业补贴方面,全方位保障学子在盐“留得下”“留得住”“留得好”。
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
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及制造,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人才吸引工作。该公司校招负责人张爽介绍,盐城人社部门带着企业到全国各大高校线上、线下招聘,把盐城的人才引进政策、企业特色,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到大学生群体中。今年公司已新招收高校毕业生800人。
据了解,盐城人社系统聚焦全市“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用工引才需求,以暑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为主线,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黄海明珠”人才政策宣讲、“高校学子名企行”等系列活动,深层次推进产才融合发展,为盐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争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充沛的人才支撑。
做好人才工作,引进来是基础,留得住、用得好才是关键。“企业要发展,靠的就是人才,高校毕业生为企业带来新鲜血液,提高了企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张爽表示,企业同样爱才惜才,企业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制定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将人才用好、留好。
东台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光伏组件及配套项目的大型企业。盐城人社部门为企业专门制定《晶澳项目引才用工专项招聘方案》,采取专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带岗等方式,今年该企业新招高校本科毕业生200多人。
“人社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帮助企业引才,为企业人才输入提供了坚强保障。”该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徐丽表示,今年新招的高校毕业生都是助理工程师,工作岗位层次起点高,作为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来培养。
“盐城坚持促就业与聚人才深度融合,着力扩岗位、优服务、兜底线、保权益。”盐城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启飞在盐城市2023年暑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暨人才招聘会上表示,全市人社部门将始终秉持“五湖四海聚人才、不拘一格用贤才”的诚意和决心,以更加积极、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的土壤和生态。(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京津冀局部地区今日最高温或达40℃以上
- 和评理 | 首尔无底线讨好华盛顿徒增风险
- 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全球水安全保障面临日趋严峻挑战
- “双节”假期近20万人参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京津冀三地推动自动驾驶商用车试点跨区域场景连通
- 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黄运成:全面注册制改革奠定资本市场全局 科技股将主导A股
- 中新真探:醋能控糖,甚至能抗糖尿病?
- 吉林省高校2024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火热开场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加强中高考期间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 “百千万亩高产示范”实现新疆棉花产量质量协同提高
- 25周年纪念演出收官 北京国际音乐节如何书写“中国故事”?
- 一年放三次河灯 济南是全国唯一
- 今年1至8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近30亿人次
- “丝路百城传”出版成果在京揭幕
- 诚品书店发布2022年度阅读报告:“天宫课堂”带动科普书籍热销
- 舞聚群星风采 “2022中国顶尖舞者之夜”上演
- 土耳其百年来最重要大选将进入决选!下届总统会是谁?
- 杭州桐庐公路自行车赛开赛 中外骑手感受“人在画中骑”
- 江南水乡瑞安全域构建“15分钟亲水圈” 滋养百姓幸福生活
- 热门推荐
-
- 希腊6月发生森林火灾超1200起
- 国际锐评|美式霸权的五张面孔
- 浙江成立省科普联合会 发布科普品牌“科小二”Sci2U
- 让独居特困老人病有所医
- 山东搭建平台赋能加力 精准服务促人才返乡稳就业
- 山村蝶变绘出文旅画卷 江西安远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 北京首批市级旅游度假区出炉
- 中国交通运输部:预计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0.5亿人次
- 人工智能将显著改变企业获取价值方式
- 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55万人次
- 网红去世,该审视“疯狂”的减肥营了
- 泽连斯基将撤换乌克兰国防部长
- 农村老人刷短视频怎样开启“健康模式”?
- 国家卫健委:反腐已在医药行业形成广泛共识 集中整治正在稳步开展
- 国际锐评丨中国保持全球增长引擎地位,外资如何获益?
- 汽车圈价格战正酣,为何车价却涨了
- 韩媒:韩国总统尹锡悦将于3月16日至17日访问日本
- 别跑空!哈尔滨这几个热门景点今天暂停、闭园
- 琼州海峡过海运输已超去年春运水平
- 美向边境派遣1500名士兵,移民限制措施将撤销恐迎移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