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我们该用什么方式去教育孩子?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创造了机会,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科技与教育的结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人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浪潮中,家长又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科学教育被日渐重视
近些年,教育部对科学教育非常重视,陆续几年出台和修订关于科学教育的新政策,推动教育体制的创新和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
今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2021年,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加强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培养;2020年,发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版)》,强化信息技术与现代科学的融合;2018年,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基础课程方案(实验)》,将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纳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
除了国内政策的推动,国际上对中国科学教育发展也非常支持。11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了在上海设立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决议。这是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也是欧美以外的首个全球性一类机构。
可以说,这是肯定中国近些年开展STEM教育取得的进展与成绩。未来,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广阔。
实操课程在科学教育中应用广泛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双减”政策的引导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实操在科学教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叫“实践出真知”。在脑科学理论中,实操是能活跃大脑的重要方式,丰富的大脑网络可以帮助人们用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世界知名神经科学领域科学家、人工智能领域专家、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莫泽如是说。实操课程能够将抽象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加广泛地应用在各项领域。
在编程教育中,实操课程的应用涵盖了不同科学学科和领域,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各个实验室环境中的实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科学模拟等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认为,实操课程在编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应用价值。
青少年通过实操课程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际应用中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在编程语言时,可以通过实操课程来帮助青少年掌握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特性;在教授数据结构和算法时,可以通过实操课程来帮助青少年理解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和算法的优化方法;在教授项目开发时,可以通过实操课程来帮助学生掌握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编程的兴趣和热情。
科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那么该如何激发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谈到:“科学教育不一定要有高大上的实验环境,或者有先进的科学博物馆,要从根本上结合当地的情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轨,让课程生活化。”
在好奇心与兴趣的驱使下,越是贴近青少年实际生活、紧扣个人经历的实操课程内容,越能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
曾在全球顶尖学府进修教育、现任核桃编程创始人兼 CEO 曾鹏轩分享了他在美国进修时一段实践经历。
“我的导师雅思密卡法尔教授,是图形化编程的奠基人之一。当初为了让我们感受到编程的价值,他特地选了一个当地环境和教学基础比较差的社区学校去教编程。
在那里,导师采用了一种非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是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鼓励学生通过Scratch进行实操。当时我感到困惑,为什么不直接教授学生编程的基本理念和语言,而是让学生自行探索?”
带着这丝疑惑,曾鹏轩和这些孩子度过了一个学期。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实践工作结束时,许多原本厌学、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通过这种实践方式完成了非常好的作品。其中,一组学生制作了一个复杂的炮台游戏,涉及到许多数学和物理知识。他们不仅自学了这些知识,还将其运用到项目课程中。
“这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很多原本完全没有自驱力的孩子,他们在换了一个教育方式后,变得完全不同了。”曾鹏轩感叹道。
正是带着这份启发,曾鹏轩创办了核桃编程,通过编程实操,让青少年对科学充满好奇心、拥有无限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于近日正式发布“核桃编程实操教学产品1.0”,开启了“实操型编程学习”的新时代。
数字化发展带来教育变革
数字化技术优化了教学环境,为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性变革。
传统的应试教学,学生多数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缺乏了解和思考的机会,这种教学理念不再适应当下的教育背景。未来,在科技的影响下,科学教育在变革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通过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和探究性学习,为他们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是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传递,更是激发学生跨学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未来进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全面开展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 儿童6岁前可获11次筛查
- 业界代表讨论职业教育如何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
- “链氪”探链丨数字诗人李白是怎么诞生的?
- 第三条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启用智能气象站
- 青头潜鸭白洋淀安居记
- 国际标准化组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分委会秘书处落户中国
- 5月1日起泰山景区全网全员实名制预约、实名制检票系统
- “译介中国——2023北京作家剑桥行”系列活动举办
- 现实主义含量:电视剧质量的分水岭
- 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三个故事
- 第九届长江钢琴音乐节启幕 中外名家琴动三峡
- 台风对海南南部、东部、西部地区旅游影响较小 国庆、中秋将加大旅游产品供给
- 网上中国:家电转型升级,激发消费潜力
- 掌握这些控盐小技巧,不再谈“盐”色变
- 国际识局:美国毒列车“放毒”!中使馆紧急提醒!
- 山西省发布雷暴大风蓝色预警
- 广西公布三起经济犯罪典型案例
- 广西绿电输送再添“新动脉” 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 中国医疗团队完成一例猪到人临床辅助异种肝移植手术
- 健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如何精准服务乡村慢病老人?
- 热门推荐
-
- 国庆假期过半 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同比增长58.1%
- 中央气象台:未来十天全国大部降水偏少 江南东部等地气温偏低
- 九价HPV疫苗扩龄至9-45岁:疫苗没变,为何接种人群能拓展?
- 国家统计局:4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保持扩张
- 职业伤害保障怎样“保住”新职业?
- 电塔飞天刷屏了,原来是他们干的→
- 小辣椒长成大产业
- 全国“双百”古树名单公布 广东4株古树、5片古树群入选
- 报告分析新能源企业“出海”潜力 专家建言形成立体化策略
- 中国青年文旅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图)
- 聚高校力量促发展 2023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重庆)启幕
- “流量价值”为辽宁省经济发展插上“云翅膀”
- 国际刑事法院向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
-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支撑全民早期预警新技术新产品
- 聚焦基层代表 “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太原活动启动
- 重庆今年前10月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超53万户
- 美国大型零售商:零售犯罪成美国流行病 商店每天遭受洗劫
- 国家移民管理局:将针对各类群体的实际办证需求推出便民利民举措
- 董小君: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建议:择机降准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