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庆哲: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有四大路径选择
中新网迪拜12月8日电 (记者 庞无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蒋庆哲8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一场边会上指出,中国碳减排有四大路径选择。
当日,在“绿色‘一带一路’的案例与实践”主题边会上,蒋庆哲表示,无论是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程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还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都表明我国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巨大贡献。
在未来碳减排实现路径方面,蒋庆哲在演讲中提出四大路径选择:
第一,单一技术的突破。实现双碳目标是系统工程,但第一动力是技术创新。因此,应重点关注减碳(如节能减排技术)、替碳(如新能源清洁替代技术)、固碳(如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埋碳(如碳捕集与埋存技术)等单一减排技术的突破和快速迭代。
第二,碳减排技术集成。为了更好地发挥减排协同效应,碳减排技术的集成可以促进二氧化碳在产业间或区域园区内的共享,匹配与利用。为实现碳利用技术集成、协同高效,科学优化设计和协同效果评价至关重要。
第三,区域碳中和协同创新。区域碳中和协同创新是指在特定区域或园区内,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多元(碳技术、能源、产业、金融、碳管理等)一体的区域治理新模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强化区域协同减排,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形成多元系统集成、“政产学研融”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的综合模式。为此,需在供给端、消费端和固碳端“三端共同发力”,聚焦区域碳循环和利用、区域绿色资源价值、区域复杂交易系统协同、区域碳评估与碳资产管理和区域碳减排技术支撑“五大抓手”。
第四,系统治理。系统治理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零碳园区建设。零碳园区建设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等全生命周期融入“碳中和”理念。零碳园区的实现,离不开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多种手段的支撑。在园区内部达到碳排放与碳吸收自我平衡,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此外,零碳园区建设应关注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和碳要素智慧化管理。另外,零碳园区未来建设需侧重考虑拓展零碳园区发展方向、完善零碳园区顶层设计、统一零碳园区评价标准以及加强清洁能源的利用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越边境河口口岸一季度进出口货运量超62万吨
- 报告:进博会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沿线资源配置,有效促进各国合作
- 中国电影节亮相西班牙马德里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答记者问
- (新春走基层)青岛王哥庄大馒头:500年历史传统美食创“亿元”产业成经济新引擎
- 中央气象台强对流天气、暴雨、沙尘暴三预警齐发
- “猛男餐厅”猛过了法律边界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民生问题“一点通”,安徽阜阳有何秘诀?
- 各大雪场“开板”,这个滑雪季怎么玩才过瘾?
- 黑龙江:春节气温先升后降 赏冰乐雪及时增减衣物
- 山西交口发生资源盗采致1人死亡 12名犯罪嫌疑人被起诉
- 缅甸湖南商会执行会长朱卫东:让优质的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 现场直击假期首日:本地游订单大涨,微度假商机来了
- 边疆党旗红丨边疆嘎查“致富经”:党建引领“新”了思想 “鼓”了腰包
- 2023,我的中华文化情缘
- 吉林市开展城区生活噪声专项整治
- 云南清明假期接待游客逾1246万人次
- 新版《“走出去”税收指引》发布 涉税服务事项扩充至120个
- 中新社携手中阿卫视打造《文化中国》第三季来啦 听“科目三”小伙如何讲中国故事
- 广东台山:香水小柠檬 致富大产业
- 热门推荐
-
- 青海多部门印发《方案》 探索金融支持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
- “粤友杯”广东国际青少年书画比赛颁奖仪式在穗举行
- 江苏射阳做强“菊花经济” 近4万亩菊海花田“流金淌银”
- 猕猴桃有高温热害风险 陕西发布农业气象风险红色预警
- 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 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长江中下游
- 跨国车企首次对“造车新势力”增资,意味着什么?
- 俄乌边境“布网”,普京研判:加强反间谍!
- 携手合作共赢 共享中国机遇
- 山东部署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 海内外500余位嘉宾将出席
- 安徽各类经营主体超770万户 科研技术服务业增速快
- 韩国宪法法院要求尹锡悦在23日之前提交弹劾审判答辩书
- 个人养老金谁能参加?怎么参加?快点这里
- 山西:黄河岸边上演激情越野 带你领略表里山河
- 2024上海(国际)花展开幕 “名画花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 广西北部至长江中下游等地有强降雨 辽宁山东等地有雷阵雨天气
- 乌镇新十年,浙江乘“数”而上
- 国际识局:提中国10余次!北约峰会老调重弹,中方坚决拒绝!
- 第四届大巴山花田艺穗节为文创乡建探索新模式
- 高温天气,这样健身更健康
- 乘联会: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1万辆 环比增长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