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庆哲: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有四大路径选择
中新网迪拜12月8日电 (记者 庞无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蒋庆哲8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一场边会上指出,中国碳减排有四大路径选择。
当日,在“绿色‘一带一路’的案例与实践”主题边会上,蒋庆哲表示,无论是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程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还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都表明我国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巨大贡献。
在未来碳减排实现路径方面,蒋庆哲在演讲中提出四大路径选择:
第一,单一技术的突破。实现双碳目标是系统工程,但第一动力是技术创新。因此,应重点关注减碳(如节能减排技术)、替碳(如新能源清洁替代技术)、固碳(如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埋碳(如碳捕集与埋存技术)等单一减排技术的突破和快速迭代。
第二,碳减排技术集成。为了更好地发挥减排协同效应,碳减排技术的集成可以促进二氧化碳在产业间或区域园区内的共享,匹配与利用。为实现碳利用技术集成、协同高效,科学优化设计和协同效果评价至关重要。
第三,区域碳中和协同创新。区域碳中和协同创新是指在特定区域或园区内,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多元(碳技术、能源、产业、金融、碳管理等)一体的区域治理新模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强化区域协同减排,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形成多元系统集成、“政产学研融”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的综合模式。为此,需在供给端、消费端和固碳端“三端共同发力”,聚焦区域碳循环和利用、区域绿色资源价值、区域复杂交易系统协同、区域碳评估与碳资产管理和区域碳减排技术支撑“五大抓手”。
第四,系统治理。系统治理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零碳园区建设。零碳园区建设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等全生命周期融入“碳中和”理念。零碳园区的实现,离不开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多种手段的支撑。在园区内部达到碳排放与碳吸收自我平衡,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此外,零碳园区建设应关注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和碳要素智慧化管理。另外,零碳园区未来建设需侧重考虑拓展零碳园区发展方向、完善零碳园区顶层设计、统一零碳园区评价标准以及加强清洁能源的利用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今起执行 部分票价同比下降7%
- 韩媒:韩公调处要求国防部和警卫处协助逮捕尹锡悦
- 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5%
- 一男子在海口某商城内坠亡 警方:排除刑事案件
- 来襄阳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 深耕海外市场 江西庐山小石材走向“大世界”
- 青海海北赴山东青岛进行文旅推介 展示青藏高原文化魅力
- 第23届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在首尔举行
- 马来西亚航空将为所有乘客提供免费Wi-Fi服务
- 警方通报“两人当街暴打环卫工人”:已行拘
- 第八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启动 让“核”不再神秘
- 广东湿地总面积190.68万公顷 保护修复成效明显
- 围绕政治改革 日本在野党提交对岸田内阁不信任案
- 贵州从源头铲除假“特供酒”生存土壤
- 从“海尔”到“海尔智家”,中国企业如何深度参与全球化
- 北京已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30家、外资研发总部22家
- 伊朗记者分享青海湖见闻:鱼鸟生机中感知“爱与成长”
- 稳定民营企业外贸主力军地位
- 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穿越敦煌暨艺术创新展”
- 和评理|第七届进博会开幕:全球企业齐聚一堂,共享中国开放红利
- 热门推荐
-
- 一季度减少超8000台 ATM坐冷板凳
- 第七次东盟-意大利经济关系高层对话会在曼谷举行
- 安徽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 文明之美看东方|何以中国:汉字里藏着古人走心的文化生活
- 肯德基开收外送打包服务费,对消费者有啥影响?
- 中央气象台发布低温黄色预警
- 用直播为青年文艺工作者成长打开一扇窗
- 山东算网平台正式启用 破解地区算力供需不均衡
- 安徽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 部分地区或现强对流天气
- 艺术电影怎样叫好又叫座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普联盟成立
- 四川雅江山火扑救持续进行 县城西南侧火场暂无明火点
- 欧盟首次通过“海上走廊”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江苏出台意见推进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
- 植树添绿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开展志愿服务
- 2019京津冀房车巡游正式启动 历时9天行程870公里
- “2024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榜单企业营收总规模迈上新台阶
- 5月27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商务部:已收到国内行业提交的欧盟相关壁垒调查申请材料
- 《唐卡艺术:传承与创新》藏汉对照版正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