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襄阳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这里是金庸先生
心中那座“真正的城”,
历经岁月激荡,
滋养了千古文人的侠客梦。
孟浩然从这儿走过,
留下“山水观形胜”的名篇;
米芾从这儿走过,
留下体势骏迈的传世书法;
武侯从这儿走过,
留下遗世千年的“隆中对”。
它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
是《三国演义》里的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便是千年古城——
湖北襄阳。
春节期间,
你是否计划背起行囊,
寻找诗与远方?
不妨跟上小新的步伐,
圆一场少年意气自飞扬的“侠客行”,
在千年古城寻找不一样的年味。
01 来襄阳领略万家灯火
“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
襄阳,
位于中国之中,
北通汝洛,
西带秦蜀,
南遮湖广,
东瞰吴越,
素有“七省通衢、南船北马”之称。
地处南来北往要道的襄阳,
自古便是商业重镇,
南北文化在此交汇,
春节习俗可谓花样众多。
穿天节
每年的正月二十一日这一天,
襄阳百姓倾城而出,
云集万山,
顺江而下,
沿江捡拾穿天石,
系上细绳佩戴以避邪。
这项活动逐步演变为穿天节,
它表达了襄阳人
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司老爷查街
《司老爷查街》是发源于
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的
一出民俗文艺表演剧,
至今已流传上百年。
每年除夕,
“司老爷”都会
带着“衙役”“家眷”
到各条街道、各家各户
检查卫生和安全情况。
东巩高跷
南漳东巩高跷起源于唐宋时期,
历史悠久,
是目前湖北省襄阳市范围内
最具特色、最具观赏性的
传统民俗文艺形式之一。
每年春节
是东巩高跷的集中表演时间,
从大年初一
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年货节
襄阳市第九届乡村旅游年货节开启,
大红灯笼高高挂,
近千种特色年货陈列大街两边,
几十张饭桌上,
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冒着香气,
这是襄阳独有的“年味儿”。
02 来襄阳寻味大好河山
云天寥廓,群山逶迤,
汉水如一幅写意长卷,
自秦巴山脉顺流而下,
一路徐徐展开、缓缓洇染,
到了襄阳,
倏然境界全开——
碧水溶溶、波光粼粼,
暮霭晨岚之上,渔歌唱和之间,
城郭画中收。
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秀丽的山川风貌
构筑了襄阳丰富的文旅资源,
古风古韵的底色
历来吸引着无数游人孤客
前来一睹它的美。
古城风貌
年年春节,
襄阳城墙都会举办
“城门挂春联”揭联仪式,
襄阳城墙是襄阳古城
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
“城门挂春联”
将襄阳城墙这一悠久的
历史文化遗产与传承千年的
楹联、书法、春节民俗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合,
为古城襄阳增添浓厚的春节年味。
位于襄阳城中心的昭明台,
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式三层阁楼,
少有的跨街式建筑,
被誉为襄阳“城中第一胜迹”。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
襄阳北街,
与襄阳城市形成同步,
千百年来,
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贩云集于此,
造就了襄阳北街的繁华。
历史遗韵
这个春节,
古隆中景区将开展
“一起过long年·
古隆中新春诗游会”主题活动。
春节期间将上演诸葛亮大婚表演,
并在“隆中十景”设立打卡处,
游客可拿导览册在相应地点
盖章打卡集福。
山川形胜
襄阳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更有着诸多的自然风光。
譬如“山不奇而险峻,
岭不高而秀雅”的岘山、
“山峰奇秀,美如匡庐”的薤山、
“山水相依,雄奇俊秀”的万山。
03 来襄阳一品文化长歌
刘秀孔明功四海,
孟诗米字誉千年。
莅临襄阳,
穿过临汉门,
轻抚“岳字砖”,
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回响。
穿街过巷,
游走北街,
一览管家巷,
品美食,
赏戏文,
你可以领略到人间烟火。
这里有古隆中景区
未出茅庐知天下三分,
出师未捷身先死。
如今的襄阳,
七省通衢,
通南达北,
交通便利,
前往何处都不再有阻隔。
这里是诗词故里
《唐诗三百首》中
与襄阳相关的诗歌有27首;
《全唐诗》中
有4000多首诗咏颂襄阳。
襄阳,
是长安外的另一处“唐诗高地”。
如今,
襄阳正积极打造“中华诗城”,
传扬优秀传统文化。
这里有金庸笔下的江湖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城之大者,崇文尚义。
金庸的小说里,
诞生了郭靖黄蓉死守襄阳的故事。
如今的襄阳,
武侠元素成为文旅推介的重要抓手。
04 来襄阳追逐自在快活
潮玩游园
为迎接2024甲辰龙年,
融合国潮元素与潮流经典的
“新春国潮奇幻年”
将在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上演,
在奇幻谷、奇趣童年亲子乐园、
云海汤泉及酒店群
为广大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新春活动。
寻梦大唐
在古风古韵的襄阳,
古装体验一直是来此打卡的游客们
必会体验的一项娱乐活动,
通过拍照打卡将时间定格,
好似梦回大唐。
冰雪世界
在保康横冲滑雪场,
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尖叫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来此游玩的游客
可以一边欣赏美丽的雪景,
一边体验高山之巅
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
染布体验
李家染坊村位于老河口市,
印染历史悠久。
在李家染坊村,
各类印染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该村的地标景点晒布场,
五彩缤纷的染布随风舞动,
依托悠久的印染文化,
当地通过染布体验与研学
发展文旅产业,
特色民宿也随之兴起。
05 来襄阳一饱口腹之欲
蒸笼格子
襄阳宜城有一道名菜——
蒸笼格子,
是春节期间才能品尝到的美味。
春节前夕杀年猪
得到的猪肉难以保存,
人们便招呼亲友,
来品尝这样一道丰盛的“杀猪菜”。
有这样一道“杀猪菜”,
以“柴禾炤”独特的烧制方式
配上大蒸笼。
打开蒸笼,
蒸汽升腾,
满屋生香,
象征着未来的生活
蒸蒸日上、甜甜蜜蜜。
襄阳牛肉面
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的
襄阳牛肉面,
一辣二麻三鲜,
是襄阳人过早的不二之选,
吃上一碗牛肉面,
再来上一碗当地的黄酒,
岂不妙哉。
琚湾酸浆面
枣阳琚湾的庄稼人,
耕作回家,
总得来上一碗酸浆面,
油热挟着酸劲席卷汗腺,
一身困乏烟消云散。
枣阳人吃酸浆面
便喜欢搭配着卤菜,
面汤的酸爽
正好中和了卤菜的腻味,
使其成为宵夜的不二之选,
这种吃法也延续至今。
襄阳缠蹄
襄阳缠蹄在国内名气较大,
可与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媲美,
是襄阳的汉族传统名肴。
食用时切成圆片状,
外圈的猪皮颜色深红,
内圈的肥肉颜色透亮,
十分好看。
缠蹄味道清香。
此菜多用于冷盘拼盘,
色泽红亮,肉质清香,
佐以姜丝米醋,
余味悠长,
是下酒的好菜。
孔明菜
襄阳酒宴餐前,
必定有几碟开胃小菜,
其中孔明菜必不可少,
孔明菜俗称“咸菜”,
“襄阳大头菜”。
民间传说为
诸葛亮(字“孔明”)所创,
由此得名,
通过腌制后,
成为独特风味的佳品,
入口脆嫩味美,
生津开胃,
酱香浓郁。
来襄阳吧
来感受万家灯火的“小确幸”,
来感受武侠江湖的万丈豪情,
山水一程,
“襄”遇有你。
作者:张倩龙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滴滴升级学生权益 一次认证可享打车、骑行、租车等多种出行权益
- 常常关灯看手机,会瞎吗?
- “沿着黄河遇见海”青岛文旅专题推介会走进银川
-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10起城镇燃气专项整治典型执法案例
- 新漫评:原来你是这样的“和平鸽”
- 安徽黄山旅游官方平台推出“双11”主题产品
- 拼多多兜底物流中转费,再造电商红利普惠偏远地区
- 加沙已有超2.13万人死亡 以军承认误袭难民营
- 厦门剧场疫后回归 知名音乐家连台演奏
- 暴雨黄色预警:江西湖南广东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美国警方发布调查报告:赵安吉发生车祸时……
- 北京提高举报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奖励标准 最高20万元
- 云南非遗与旅游融合 促人气财气两旺
- 花开时节动京城·秋“水韵京杭”少儿公益绘展在京开幕
- 社评:美国选手的兴奋剂疑点不能不了了之
- (新春走基层)中国学者连线中亚青年解析中国年俗
- 形势依然严峻 多项有关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文件密集发布
- 青少年追星乱象:高中生花费数万元为偶像打榜
- 买1根牛肉干被偷塞5根称重?浙江衢州通报:情况基本属实
- 违停摆拍美景,文明不该失色
- 热门推荐
-
- 财政部下达2024年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预算
- 中秋、国庆黄金周太铁旅客发送量激增 客流热门方向京津沪穗
- 拜登将在巴黎会见泽连斯基 美或向乌提供2.25亿美元军援
- “红色名村别样红——探寻贵溪乡村振兴‘红色密码’”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 航天科技用于高端医疗 第二款国产ECMO产品获批上市
- 李彦宏:用大模型重构所有应用 搜索将“不再是给你一堆链接”
- 青海出台措施加强药品生产监管 促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邮轮经济为啥在这热起来 来自上海市宝山区的调查
- 内蒙古扎赉特旗:榛果丰产促增收
- 全国高校首个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在西南大学揭牌
- 水浸不烂火烧留痕 “世界上最贵的泥”有何玄机?
- 北京亮马河开启2024醒春首航 亮马河文化经济带将再升级
- 共话汉字之美 中马书法家在西安开展青少年交流活动
-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紧急医疗救援赶赴灾区
- 湖南祁阳小油茶“链”起富民兴村大产业
- 销售变质酸奶 快餐公司被罚6万元
- (新春走基层)免签入境海南新政实施 国际旅客:“说走就走”“丝滑入境”
- 京城5年添了13个“奥森”
- 和评理 | 担忧“中国威胁”只是美印互相利用的借口
- PFOS淘汰记:作物减产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