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重塑汽车产业链 新玩家找到新角色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汽车软件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年增速保持在11%以上,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1亿元。图为魅族全球首家旗舰店展示区,一台搭载了Flyme Auto车载人机交互软件的领克08。视觉中国供图
从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通过各种方式“造车”,到部分车企也开始跨界“造手机”……今年以来,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擦出了更多火花,科技公司与车企的合作空间也被大幅拓宽,更多跨界合作呼之欲出。
11月30日,星纪魅族在武汉举办秋季发布会。除了发布AR智能眼镜及手机产品外,星纪魅族还首次官宣其造车计划。魅族将结合吉利集团的一系列制造能力,推出第一台汽车——MEIZU DreamCar MX。
在此前举办的2023年广州国际车展上,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CEO、极星科技董事长兼CEO沈子瑜表示,随着智能电动汽车蓬勃发展,汽车产业链正在被重塑,聚焦电动化、智能化赛道的中国企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汽车1.0时代的主题是“机械化”,以老牌传统车企为代表,强调汽车制造工艺、机械素质;进入2.0时代,汽车业的主题成了“电动化”,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让新能源车驶入寻常百姓家;而到了汽车3.0时代,“智能化”则成了更具颠覆性的课题。
车企、手机厂步入竞合新时代
“在汽车3.0时代,车企不仅要比拼单车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水平,还要想办法让汽车成为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沈子瑜认为,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浪潮下,汽车工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单线的技术革新,而是必须与半导体、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等领域协同发展,实现多技术融合创新。
其中,半导体技术、车辆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被认为是影响智能电动车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让不少传统车企挠头的“老大难”问题。
一方面,从苹果公司通过CarPlay将智能手机的应用投射到车内屏幕,到华为向多家合作车企发出投资新公司邀请,再到小米公司亲自下场造车……手机厂商进军智能汽车赛道愈发常见,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领跑者。
另一方面,从大众集团Cariad软件部门的高层大换血,到丰田新社长上任半年就大刀阔斧地整合公司软件资源……随着汽车智能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一些传统车企显得有些力有未逮。
“作为一家消费电子制造业公司,无论技术水平、团队规模,还是盈利能力,星纪魅族都有底气做好汽车软件。”沈子瑜认为,尽管智能汽车有独特应用场景,但整体来说,手机软件系统的难度更大。软件操作系统是手机厂商的核心能力之一,因此跨界做汽车软件操作系统时更加游刃有余。
他告诉记者,星纪魅族的核心能力是服务线上用户、软件、运营和FlymeOS操作系统等等,而这些正是传统汽车企业所缺少的。
无论是尺寸越来越大的车内屏幕,还是各种车身传感器、软件系统和芯片算力,智能汽车似乎踏上了一条与智能手机十分相似的发展之路。因此有分析认为,汽车业与消费电子业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对于星纪魅族这样的企业来说,赋能车企做好汽车智能化,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汽车+手机的无缝连接孕育蓝海市场
在2023广州国际车展期间,定位于纯电轿跑SUV的极星4正式发布。这是今年6月极星与星纪魅族集团签约成立合资公司以来的首次“秀肌肉”。据了解,在星纪魅族与极星的共同努力下,极星5、极星6等新车将陆续推出。其中,星纪魅族的软件团队将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手机至少超过5个小时,手机用户在线时长、操作频率远高于汽车,同时还要接入移动互联网生态,因此手机厂商必须维持一个规模庞大的软件团队。”沈子瑜从运营成本的角度分析说,与互联网行业相比,汽车业毛利率大多十分有限,同时车辆使用寿命远超智能手机,因此传统车企很难只靠自己完成软件开发和运营。与智能手机厂商合作则更加明智。
他还提醒说,一旦智能汽车的软件、操作系统能与智能手机完全匹配,就能开发出许多新功能、大幅提升驾驶乐趣。
以车载音响为例,采用传统蓝牙模式时码率偏低,无法发挥车辆音响硬件的全部实力。但如果通过智能手机与车辆操作系统对接,就能让手机成为汽车的智能硬盘,在家用手机下载高码率的音乐作品,然后在车内无缝连接欣赏。
正如极星全球CEO托马斯·英格拉特所说,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之一,具有鲜明的消费趋势,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消费电子设备和汽车的深度融合”。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汽车软件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年增速保持在11%以上,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1亿元,成为重要的蓝海市场。显然,打通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之间的壁垒,为用户提供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的融合体验,将成为智能汽车时代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在一个集手机汽车、软硬件、智能终端和物联网于一体的大型科技生态,我们才能持续推动行业融合创新。”沈子瑜表示,星纪魅族将帮助极星在全球市场完成智能化转型,期待与越来越多车企展开合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亚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兰州榆中乡村快递48小时送达 商贸物流促特色产业发展
- 福建厦门森林消防全力打好秋防战备“主动仗”
- (两会声音)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翻新 代表吁建立溯源核查处置机制
- 宁夏银川连续发布多条极端天气预警信息
- 广西加速产学研合作 带动高水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 “八八战略”观察: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如何绘就?
- 消费金融公司持续“补血”
- 山西稷山回应丢弃救灾物资:责令整改
- 成都警方通报JEEP车纠纷事件:两男子造谣被行拘
- (财经天下)美联储生变,年内降息何时来?
- 中国船厂交付全球首艘“海上石油加工厂”
- 台风接连侵袭已致菲律宾超300万人受灾
- 餐饮就业报告:服务员、中餐厨师求职意愿高
- 探索人才服务双向交办机制
- 聚焦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 教育界专家学者齐聚重庆研讨
- 聚焦都市女性困境与成长 《好事成双》热播
- 第二届网络空间安全(天津)论坛即将开幕 聚焦全球网络安全合作
- 销售误导、高息诱惑、异地办公,爆雷私募有这些共同套路|洛克资本跑路后续
- 诚邀水韵江苏 青海文旅主题宣传推介首场活动在江苏举行
-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通报商代最新发现成果
- 热门推荐
-
- 乌克兰基辅市内传出爆炸声
- 中新健康丨上海医学专家新发现揭示导致甲状腺发育异常的机制
- 汉服摄影、京味儿咖啡、草本煎饼……老字号焕新有实招
- 我科学家发现可能蕴含第一代恒星的候选星系
- 上海一些机构“假招工真卖课” 部分求职者陷入连环套
- 全球去美元化加速,美国滥用金融霸权终自尝恶果
- 呼吸道疾病高发季 儿童胸痛需警惕
- 尺素金声丨“千亿县”增至59个,中国经济“底盘”更厚实了
- 湖北推动5G+工业互联网发展 数字经济取成效
- 国家药监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 春节临近 各地装扮一新年味渐浓
- 中央民族歌舞团大型原创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上演
- 普京将于2月21日发表国情咨文,重点谈这件事!
- 博茨瓦纳为45名复活节交通事故遇难者举行葬礼
- 渣打证券获经营许可 将于明年上半年展业
- 中秋假期杭州口岸出入境旅客量预计近4.7万人次
- 珠海中医药一条街(西街)开园
- 外资金融机构:对下半年全球经济前景持乐观预期
- 山东黄河沿线发展文旅产业 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
- 专家指导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注意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