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去美元化加速,美国滥用金融霸权终自尝恶果
中国网评论员 华章
4月1日,印度外交部宣布,印度和马来西亚已同意用印度卢比进行贸易结算。媒体评价称,作为美国重要的“印太战略”,印度此举无疑是对美元在全球霸权地位的一次“釜底抽薪”。此前一天,在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讨论启动本地货币结算成为首要议题“东盟简报”网站甚至直接点名,此次会议就是要讨论如何减少贸易和金融交易中对美元等货币的依赖。今年1月,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宣布,两国正就建立共同货币“苏尔”展开准备工作,而在1999年至2019年期间,美元在美洲贸易计价中占96%,如今南美洲最大的两个国家要“另起炉灶”,无疑将动摇美元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全球加速去美元化,预示着横行世界几十年的美元霸权,有了终结的迹象。
美国屡次收割全球财富,各国苦美元久矣
二战后确立的以美元和黄金挂钩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霸权地位上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又借中东乱局将石油贸易结算与美元绑定,美元霸权得以延续至今。几十年来,美元作为全球“跨国支付和储备货币”的地位几乎无可撼动,美元霸权又与军事、科技霸权相辅相成,成为支撑美国当世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三根重要支柱。然而,美国政府却从未将美元当作币值相对稳定的国际流通货币,与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各国分享红利,反而一次次透支美元信誉,用反复收割全球财富。
历史上,美国多次制造“降息放水—加息回流—降息放水”的“美元潮汐”:国内经济形势不好,美联储就通过降息刺激投资和就业,并引导美元流向世界各国,收购各国优质资产,助推资产价格泡沫,获取高额增值收益;国内经济过热,美联储便加息引导美元回流,导致各国货币贬值,资产价格崩盘,陷入债务危机;之后美联储再度降息,美元又通过贸易、借贷、投资等渠道大量流出美国,收购那些被评级机构标上白菜价的各国优质资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拉美经历“失去的十年”,年代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背后都有“美元潮汐”的魔影。
“美元潮汐”严重干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令各国苦不堪言,原本应充当全球金融“稳定器”角色的美元却屡屡成为“定时炸弹”此前多轮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已开始加强金融管制,寻找美元之外的其他选择。而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再次祭出“美元潮汐”武器收割全球,转嫁美国自身危机,更进一步倒逼全球加速“去美元化”。
美国将金融武器化,彻底败光美元信誉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为了在经济上彻底打垮俄罗斯,美西方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俄实施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制裁措施:俄罗斯大量外汇储备遭到冻结、没收,俄罗斯主要银行被踢出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SWIFT)。对于这种非常规的制裁措施,美西方却津津乐道,称其为能够战胜俄罗斯的“金融核弹”。
各国震惊之余却也猛然警醒:曾经认为便利国际贸易的金融工具,不知道哪天就变成扼住本国咽喉的绞索;美西方可以单凭自己的好恶,随时将其控制的国际结算系统和货币,当作攻击他国的金融武器
这一认识正日益变成全球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并成为本轮全球去美元化浪潮的最大动因。不久前,印尼总统佐科敦促该国政府逐渐停止使用维萨(VISA)等外国支付系统。他称,摆脱西方支付系统对保护本国贸易免受“可能的地缘政治后果”至关重要;《印度教徒报》评论称,爆发后,俄罗斯经济受到美欧等西方大国的严厉制裁导致各国担忧,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去美元化的趋势。
长久以来,不少美国政客都有一种自命不凡的优越感,认为本国是“山巅之城”,昂撒人是“上帝选民”,进而认为美国霸权永固,是“天命使然”。这种近乎自恋的认知助长了美国对外的强盗逻辑和霸权行径,动辄要求别国以美国定下的“规则”行事,维护美国口中的所谓“秩序”,哪怕美国自己在破坏“规则和秩序”。殊不知,美国每一次肆意妄为都在透支自身的国际信用,侵蚀美式霸权的根基。当美国信用危机来临之时,也是霸权崩塌之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眼球”经济,国产美瞳拼进决赛圈
- 中新人物|演员王智:演员与角色互相成就,喜欢的事情要坚持
- 如何让社会“人人都是公益人”?
- 俄外长与阿盟秘书长会谈 双方呼吁巴以立即停火谈判
- 美国2023年1月CPI同比上涨6.4%
- 日媒:日本京阿尼纵火案被告就死刑判决结果提出上诉
- 太行山中“致富椒”闯世界
- 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突破2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血压应该怎么测?血压刚过线需治疗吗?这些小知识要了解
- 程曼丽:话语权争夺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焦点
- 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
- 中央气象台: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生成
- 纳米比亚总统:愿与中方一道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 中外专家:全球海洋治理需要加强国际互动与合作
- 中国财政部官员谈专项债:全年发行规模仍然符合预期
- 意大利城市米兰实施全国最严户外禁烟令
- “有福电影·十年纷呈”活动在福建厦门举办
- 亚运观察丨弘扬美学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在杭州亚运会看见人文之美
- 94岁“敦煌少女”常沙娜的一生情
- (聚焦博鳌)复苏中阴霾犹存 世界经济未来怎么走?
- 热门推荐
-
- 工信部:9月我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11.8%
- 新型抗体或能对抗多种流感病毒
- 广西强化海洋资源要素保障 支持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 拓宽扩大内需“最先一公里”
- 青年科学家聚首广州 带观众打开自然启示录
- 全球16家科技公司及机构签署前沿人工智能安全承诺
- 橘子瓣上的白丝能化痰止咳?
- 以书画为媒深化民心相通 中国陕西·日本京都书画联展迎来第38届
- 《财米油盐》| “三百六十行”上新!毕业生迎来就业新选择
- 黄金投资持续走热
- 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启动货运航线转场
- 广东103个寒冷预警生效 部分水上客运航线暂停
- 第五届中亚国家领导人磋商会议在塔吉克斯坦举行
- 山西展出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五重宝函
- 旅韩大熊猫“福宝”启程返回中国
- 多样玩法勾勒假期“活力图景” 假日文旅消费旺
- 美国中央司令部:多架美空军F-16战机已抵达中东
- “两轮豪华轿跑”爱玛A7Plus正式发布 售价4999元
-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一地发生枪击 凶手枪杀3人后自杀
- “双胞胎古井”生“钱景” 湖南麻阳苗乡迸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