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发布气候行动白皮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于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联酋迪拜举办。在这次重要的全球气候峰会上,小米集团向公众发布了《小米集团气候行动白皮书》,小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林世伟还分享了小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中所采取的行动和承诺。白皮书详细诠释了小米零碳哲学与实现零碳转型的方法论,还着重剖析了小米如何利用AI加持的AIoT数字共生绿色产品与价值链,促进行业与社会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小米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智能化为抓手,积极推动行业与社会向零碳过渡转型。
向1.5°迈进:小米的气候目标与零碳愿景
小米依据ISO Net Zero Guidelines确定了净零路线图,将以自身运营作为起点,优先通过能源效率提升、清洁能源应用、智能制造创新等措施,承诺到2040年实现既有业务自身运营碳中和。同时将积极推动供应商伙伴设立与小米一致的净零排放目标,并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以此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小米承诺通过定期审查和透明报告确保减排路径的实施与1.5°C目标同步。
小米深刻理解全球净零目标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独特“零碳哲学”。小米的目标是在提升产品效用和确保其经济适用性的同时,大力降低产品与服务的环境足迹,使清洁科技变得人人可负担。这一理念深植于小米所有产品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在用户端,小米通过平衡产品的效用、价格及环境足迹,增强用户“低碳幸福感”。在产业端,小米身处“技术-产业-用户”的连接点,深入布局技术领域,持续发现并突破现有解决方案的效率瓶颈、扩大小米效率影响力。
AIoT驱动的效率革命:追求极致效率,创造绿色效用
作为万物互联的领军者,小米将AI技术运用于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工业产业链的效率优化于创新升级,逐渐走向低碳运营。通过拓展AI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空间,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效绿色的生活范式,例如将全屋智能与智能出行相结合,提供一站式接入功能,以此减少家庭排放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过精准的节能策略,可以确保设备仅在需要时运行,从而大大降低能耗。与此同时,AIoT系统还可以让用户轻松追踪和监控用电情况,进而提升节能效果。AIoT在驱动用户行为转变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全屋智能和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将成为实现零碳生活的桥梁。从应用技术到基础技术,从硬件到软件,从内容到服务,从用户生态到商业生态,小米提供了一套完整、开放的解决方案赋能生态链,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出行设备等消费类智能硬件及开源的开发模式,为用户提供优质智能交互的低碳生活体验。
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澎湃OS引领绿色低碳新方向
不久前,小米发布新战略“人车家全生态”,并推出了澎湃OS系统,这一系统融合了200多个品类,能够连接8.2亿个设备,覆盖95%以上生活场景。目标是通过这套统一的系统框架,实现生态设备间的性能优化和体验统一,以及连接的畅通无阻。澎湃OS将在减少系统冗余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也将直接助力减少电子废弃物和促进全球可持续消费的目标。
不仅如此,小米还在进一步发展循环利用的商业模式。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一系列可持续性的倡议和行动计划,包括设立净零排放目标,绿电100%倡议,推进电子废弃物回收计划以及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2022-2026年,小米计划实现回收总计38000吨的电子废弃物,并投入到大量循环可再生项目中。
小米愿同各方伙伴一道,共同努力,以更可持续的科技与商业行为,携手构建绿色共赢的未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全球通往净零的道路上,小米将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以绿色、包容、负担得起的创新和可持续科技,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强申遗、加大文物交流互鉴 2024年河南文物工作这样干
- “京台会·新时代两岸融合讲坛”在北京举办
- 胡歌等6人受聘2024年度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
- “北上广深”不香了?报告称大学生返乡就业比例上升
- 未来一周广州或有4℃低温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发布
- 2024年欧盟非法入境累积逾23.9万人次 创近三年新低
- “非遗”闽剧“五一”假期进福州景区惠民演出
- 电影“发疯营销”可以理解,但不是长久之计
- 最后一批法国军队撤离尼日尔
- 预制菜成“新宠”,“预告”措施要跟上
- 国庆假期这些地方火出圈 还没去的要抓紧了→
- 宁夏在建最高桥主体完工
- 河南对郑州等10地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二次元“谷子”热潮吹向股市,背后是怎样的商业逻辑?
- 武汉一男子夜跑途中重度中暑昏迷 或留后遗症
- 以贷养贷陷入恶性循环:“困”在网贷里的那些年轻人
- 安徽绩溪以古建为笔,绘就全域建筑博物馆新画卷
- 第十九届中博会展示“专精特新”最新成果
- 关于乌克兰反攻,布林肯这样说
- 热门推荐
-
- 原创音乐剧《星辰》在京首演 艺术再现“一座新城”的生长
- 61年来最强高温 因何而来 有何影响 如何应对
- 上期所:合成橡胶期货合约将于7月28日正式挂牌交易
- 中国正能量|好久不见“老伙计”
- 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 向世界展现“彩陶之乡”千年文化
- 外媒热议中国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提振向好发展信心 带来更多共赢机遇
- 乌克兰首都基辅遭导弹袭击 已致3人死亡
- 巴拿马法院裁定加拿大知名矿企旗下铜矿合同违宪
- 2023年青、甘两省卫生应急队伍联合演练举行
- 发展特色产业 新疆兵团这家家庭农场如何实现“南果北种”?
- 未成年人团队预约、实名注册防倒票 故宫国博多措应对暑期汹涌人流
- 李红艳新书出版:剖析中国乡村文化实践新形态
- 中国经济仍需积极财政政策提振
- 京城文化地标重焕活力 48.7万读者走进“我与地坛”北京书市
- 【港澳台专线】台湾青年设计师“登陆”寻找传统与时尚的共鸣
- 科技护航 江西瑞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 松花江最末端港口开启2023年明水期货轮运输
- 联合国报告指2024年海地帮派暴力造成5600余人死亡
- 西安“00后”护士:护龄两年成科室最年轻带教老师
- 各地抓好秋粮生产 确保全年粮食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