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从都国际论坛”聚焦共建“一带一路”
中新社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蔡敏婕)“2023从都国际论坛”连日来在广州举行。40多国前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外国驻华使节、专家学者等围绕“多边主义:更多交流、更多包容、更多合作”主题开展深入研讨。
10年来,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了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共建“一带一路”,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倡议转化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在拉丁美洲是有非常明显的效应,大家都在谈‘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确很有实效。我觉得其实在很多方面这些效果也超越了基础设施的领域。”斯洛文尼亚前总统、世界领袖联盟主席达尼洛·图尔克称,两周前,他在拉丁美洲参加会议的时候,从会议获知拉丁美洲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可,“它不是一个空中楼阁,它是一步步累积起来的”。
“尤其是不发达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时,会因为规则门槛而无法进入。而‘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表示,基础设施落后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最主要障碍,“一带一路”倡议是以基础设施投资作为起步,以互联互通作为抓手,来缓解世界市场的失灵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修桥修路,这是最重要的。任何一个经济体,如果要发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在论坛举办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实现物质意义上的互联互通。
“我们希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是可以获利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能共享中国的发展。”郑永年称,“实际上我们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民生经济发展,也是希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也能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普遍的价值观,没有人喜欢贫穷,也没有人喜欢一个富而不公的社会”。
在郑永年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大,11个城市有着很好的劳动分工,比如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是科技创新中心,广州是全球商贸中心等,这种明确的劳动分工,对于经济发展非常有利,“共建‘一带一路’将会更注重民生经济的发展,香港、广州和深圳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个人觉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领头羊’”。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看来,在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基础上,应着力构建更高标准的公正、透明、可预期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哈萨克斯坦交通检察官办公室:找到坠毁客机黑匣子
- 大学生主播解约遭索赔30万元?法院判了!
- 上海临港新片区最高标志性建筑“风采初现”
- 陕西51种慢性病地方病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
- 为“是以中国”作答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启播
- 东北地区降雨仍将持续 南方高温将加强扩大
- 四川:2023年受理消费者投诉68569件
- 无陪护病房破解护理难题
- 内蒙古电网首座数字孪生智能化变电站投产
- 古籍保护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将播
- 四川眉山先进制造挑大梁
- 加拿大空军举行20年来最大规模飞行表演
- 低价引流、课程鱼目混珠……夜校怎能不务正“夜”?
- 2024佳木斯东北亚口腔器材展览会暨“中国牙城”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安徽马鞍山:绿色蝶变与产业升级共绘生态宜居新篇章
- 马来西亚埃及将加强双边合作
-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会晤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和中国驻比利时大使
- 百名“兵支书”建功基层“新战场” 书写老兵履职答卷
- 财政部下达4.43亿元支持黄淮海等地抗旱保夏播
- 病根未除,美债危机还在继续
- 热门推荐
-
- 芬兰发生校园枪击事件 多人受伤
- 前5月中蒙、中俄最大陆路口岸中欧班列开行超3000列
- 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
- 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闭幕
- (第七届进博会)上海虹桥人力资源服务全球发展大会举行 一批成果落地
- 从挑战中寻机遇 国际企业“掌门人”释放与沪合作热情
- 寄来的年夜饭,见证跨越山川的亲情
- 株洲“厂BA”,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
- 克里姆林宫回应拜登退选:这是美国选民应当关心的事
- 重庆将加快开创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发展新局面
- 埃及延长全境停电时间
- 沈阳奏响招才引智新乐章 打造文化创新汇聚“强磁场”
- 听证会上被抗议者直呼“战犯”,布林肯发言几度中断
- 加沙卫生部门:加沙已有超3万人在本轮巴以冲突中丧生
- 交通运输部公布第61批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
- 福建泉州春运首日“高铁+非遗”展城市魅力
- 创新!苏剧改编电影,《国鼎魂》如何赢得观众的心?
- 刘建超在印尼外交政策协会发表演讲
- 中国最大液化天然气储罐投用
- 乐山大佛被卖?景区:事发几年前,出让部分经营权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