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投放上千亿 央行加码逆回购
又逢月末,人民银行继续加码千亿元逆回购,呵护市场流动性。11月30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人民银行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66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与此前保持一致。
由于当日有5190亿元逆回购到期,同日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440亿元。
熨平短期资金面波动
11月以来,人民银行连续多日的逆回购操作引发关注。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截至11月30日,人民银行已连续近20个工作日大幅操作数千亿元级别的逆回购。就在前一个工作日11月29日,人民银行同样开展了438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当日有4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净回笼220亿元。
除了短期流动性外,11月15日,人民银行更是超额开展了1年期1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实现净投放6000亿元,规模创年内新高。
“近期人民银行为了对冲国债增发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叠加对资金面的影响,加大了调节力度。本次逆回购操作显然也是针对月末因素以及前期逆回购到期因素采取的主动调节行为,意在平滑跨月时间节点出现的资金面波动。”对于近日来的逆回购操作,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同样称,近期人民银行加码千亿级逆回购操作,主要受月末、年底临近等因素影响,市场利率有所上升,高于政策利率,反映机构对短期利率有所增加,人民银行灵活操作,适度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实现资金净投放,满足机构合理流动性需求,熨平短期资金面波动,稳定市场预期。
继续利好股市情绪修复
谈及近日来的逆回购操作对市场影响,周茂华进一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下半年以来,国内宏观政策力度有所加大,继续为经济稳步修复提供有力支持,政策效果也在逐步显现。当前基本面、政策面、资产估值低洼等,继续利好股市情绪修复;且目前国内消费和需求处于修复阶段,宏观政策偏积极,市场流动性有望继续保持合理充裕,对国内债市整体有支撑。
不过,要注意的是,每到月末或季末这一特殊时间点,资金面确实有转紧的情况。
从数据上来看,回顾前一个工作日,也就是11月29日,市场资金面整体偏紧。其中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下行10.3个基点,报1.608%,7天Shibor上行2.5个基点,报2.076%,14天Shibor上行5.6个基点,报2.815%。另从回购利率表现看,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升至2.1605%,高于政策利率水平。
截至11月30日,资金面偏紧状况仍在延续。其中隔夜Shibor大幅上行25个基点,报1.858%;7天Shibor上行9个基点报2.166%,此外14天Shibor上行2.1个基点至2.836%。
综合往期操作特点来看,业内人士认为人民银行接下来仍将维持较高规模的操作量,在货币与财政政策偏积极的背景下,预计资金面有望平稳跨月。
正如周茂华指出,近期资金面属于短期波动,主要受公开市场工具到期量较大,月末、年末临近,政府债券发行量相对较大,以及宽信用、缴税、缴准等影响;但宏观政策继续偏积极,加上人民银行运用多种货币工具积极呵护,预计资金面短期波动幅度有限,整体有望保持合理充裕格局。
降准仍在政策工具箱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11月27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当前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态势,增长动能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同时也面临世界经济复苏不均衡、国内经济稳定回升基础不稳固等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总体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报告》也定调,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突出货币与财政的政策协同,熨平资金波动。年末年初央行仍大概率降准以支持债权工具投放。”谈及后续货币政策走向,经济学家任泽平团队认为,当前是宽信用的重要窗口期,应继续政策加码,提振信心。随着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序幕拉开,宏观政策“组合拳”不断显现,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宽松,发力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任泽平团队判断,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箱或不乏降准降息、MLF续作、加大公开逆回购操作,另外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以及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急流动性金融工具、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杨海平同样称,进入12月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发展定调。由于一季度的信贷投放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信心至关重要,因而,人民银行要重点考虑为银行体系明年年初的信贷投放准备可配置资金,同时年末金融市场资金压力亦需稳妥应对。“有鉴于此,我们判断降准仍在人民银行的政策选项之列。”他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年底迎身份证办理高峰 办证攻略请查收→
- 安徽公安“夏季行动”强化破案攻坚 重拳打击违法犯罪
- 遇见福建:永定土楼有“喜”醉游人
- 美“超级碗”游行枪案致超20人伤亡 两名男子被控谋杀
- (乡村行·看振兴)“苦药材”熬出“甜日子” 山西襄垣开出富民“千金方”
- 时隔3年 同江口岸开通赴俄气垫船旅客运输
-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60年:“油+气+新能源” 能源总当量持续向上增长
- 安徽新污染物治理取得新进展 已摸清新污染物底数
- 破解门票壁垒,黄山开辟旅游新赛道
- 京津冀居民在天津购房享同等政策
- 环保责任“刑民衔接” 让污染者主动修复环境
- 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期待韩国赴华人员拥有更好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 中国科协:推动科技社团更好地为全球科技治理发挥积极作用
- 又一架美客机在海地遭枪击 美国航空暂停海地航班至明年2月
- 男子声称携带爆炸物致马航一航班返航 已被逮捕
- 云南临沧:民警中缅边境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凹甲陆龟
- “特朗普的幽灵”让北约国家恐慌
- 德国汉堡发生火灾 巨大烟雾蔓延
- 找工作要小心“求职陷阱” 警方提示:警惕套路与骗局
- 高温天气,如何预防热射病
- 热门推荐
-
- 工信部年内再次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聚焦新动能
- 特朗普发表讲话宣布胜选 承诺帮助美国“治愈”伤痛
- 受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应该什么样
- 蓝皮书称广州数字经济综合实力持续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 撒贝宁对话杨慎 见证勾践“绝地反击”
- 成达万高铁全线首孔40米预制高铁箱梁成功浇筑
- 全国最大露天矿排土场光伏项目一期并网发电
- 商务部:推动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等专项政策
- 停火期间仍有冲突发生 苏丹两州进入紧急状态
- 小账本里看发展 各地文旅如何“景”上添花?
- 局部大暴雨 安徽启动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 能链智电“储能调度”发明专利公开 充电站运营又添AI利器
- 烟台市牵头发起《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
- “一窝雀”飞出云南19载 以美声新唱民族乐章
- 全球首次荒漠猫颈圈追踪:个体平均家域面积约3.3平方千米
-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
- 中印尼“和平神鹰-2024”联演举行结束仪式
- 国证制造业单项冠军指数在浙江宁波发布 系国内首只
- 洪灾之后,涿州“烟火气”渐浓
- 山东多地兴起“人才夜市” “逛街”择业“鲜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