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在中国】CHA LING茶灵大中华区品牌总经理沈安琪:中国是茶灵品牌生命中的重要元素
中新网11月24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路威酩轩(LVMH)2016年创立的CHA LING茶灵是从中国云南景迈山古茶树中取材的法国奢华护肤品牌。
自诞生起,茶灵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近日,CHA LING茶灵大中华区品牌总经理沈安琪接受中新财经专访时表示,中国始终是茶灵品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普洱茶制成的护肤品”
景迈山是千年万亩普洱茶的故乡。景观独特、植被葱郁的景迈山一度吸引了许多生物学家的目光。为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路威酩轩集团的Laurent Boillot创立茶灵,其产品明星成分便是一种从稀有的古普洱茶树中萃取的突破性成份。
对茶灵来说,中国茶文化是品牌的取材来源,也是灵感起源。沈安琪表示,中国对茶灵品牌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茶灵本身就是一个“中法混血品牌”。
沈安琪介绍,在品牌成立的第二年,茶灵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在茶灵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茶灵现已通过丝芙兰平台下沉到97个城市,进入350多家门店,并与中国的一些高端酒店达成合作。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茶灵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绩非常满意。”沈安琪表示。
在沈安琪看来,中国消费者非常独特,他们对化妆、护肤产品有着独特的理解,早已不局限于追求品牌或者产品的功效,而是更加看重产品提供的额外价值,比如情感满足。
“这和茶灵十分匹配,因为茶灵可以给予消费者更多附加值,例如茶文化、非遗保护等。”沈安琪说。
“取于茶林,归予茶林”
除了是茶灵的原料产地和灵感之源,中国的茶林也是茶灵创立的初心所在。
沈安琪介绍,“茶灵目前实现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流程:一边拿到茶树茶叶原材料用来做产品,一边又把茶树种回去,保育茶林。”
沈安琪介绍,自诞生起,茶灵就签署了10 年的“TEA FOREST PROJECT 茶灵·保育茶林计划”,致力重建并保育20公顷云南雨林,助力恢复当地生物多样性。此外,茶灵重点关注中国云南山脉中古茶树的可持续保育及环保有机生产,通过可持续供应合同严格规范原料来源的可追溯性,保障当地茶农收入,支持云南热带雨林的生态保护。
沈安琪回忆说,景迈山保育工作开展一段时间后,当地许久不见的一种红色蜻蜓又“回来”了,这让她对茶灵长期参与的生态保育工作充满成就感,“我的工作不仅是一份工作,是有价值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遗产。在沈安琪看来,这是对茶灵具有独特意义的“里程碑”,也鼓励着品牌未来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在中国续写“人茶共生”的故事。(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围观超亿人拥有的家长群,我们在看什么
- 周小川:亚洲迈向电力零碳要有更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政协委员建言四川氢能产业发展“四步走”
- 俄评论员:中国处于气候议程最前沿
- 揭秘北京中轴线申遗:该如何保护北京老城?
- 冷空气袭闽 福州马尾至马祖“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
- 普查显示我国中药资源达1.8万余种
- 从绿色建筑到建筑绿色 北京新规引领减碳扎实推进
- 世界卫生组织日籍官员被解职 曾因种族歧视被指控
- “嬉戏打闹”和“校园欺凌”如何界定
- 五部门“一把手”答10问 重点做好这些工作
- 与AI恋爱能实现“情绪价值”吗
- “以旧换新”空档期怎么办?京东白条打造“0等待”购物体验
- 严打节日期间侵权假冒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典型案例
- 寓教于乐,人文社推出双语启智玩具书《啊!物理》《啊!艺术》
- S202白东线玉山县境内阻断道路抢通 系通往三清山主要旅游线路
- 大客车夜间抛锚致50余名乘客滞留 高速部门暖心护航
- 京津冀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联盟在北京启动
- 2023抖音奇妙派对正式收官 打开品牌创新营销新空间
-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 已申请学生也可享受新政策
- 热门推荐
-
- 吉尔吉斯斯坦发生车祸致8人死亡
- 11月1日央行开展17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创设长者数字学习新场景 上海“银发e学堂”揭牌
- 江西在马来西亚推介文化旅游
- 冰雪旅游进入旺季 冬季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 在济台胞包粽子欢度端午 增进两岸同胞情谊
- 印尼足协解雇韩国籍主帅申台龙
- 上海人才资源总量已达675万人
- 浙江嵊州逾20万只速冻小笼包出口柬埔寨
-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
- 2金1铜 安徽选手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创历史
- 报告:2024年中国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均有发力空间
- 调查显示:数字化阅读为中国成年国民阅读率主要增长点
- 多地启动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有何独特之处?
- 当好金牌“垫小二” 重庆垫江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 非遗出国门 中国面条通罗马
- 走近医务社工:在医院传递关爱与尊重
- 陕西迎来今冬最强寒潮 民众解锁“暖经济”抵御“速冻模式”
- 广交会“新面孔”竞相登场觅商机
- 国家发改委: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因素仍然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