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意大利前财长乔瓦尼·特里亚:中国自贸区是意大利的重要机会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记者 李姝徵)作为中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中国自贸区也是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遇。
“中国自贸区仍旧是欧洲,特别是意大利的重要机会。可以让我们以互惠共赢的方式参与到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中来。”在5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改革创新促进自贸试验区提升”分论坛上,意大利财政部前部长乔瓦尼·特里亚如是说。
“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中国自贸区几乎可以说是全球化的象征。”乔瓦尼·特里亚表示,通过自贸区的建立,中国加快了参与全球市场的步伐,邀请位于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通过对全球市场开放,中国引进了技术和资本,不断推动科学进步,释放企业活力,“这使得中国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乔瓦尼·特里亚说。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和其他国家分享了这种互利互惠的发展机遇。乔瓦尼·特里亚表示,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使得所有发达经济体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现了数十年的全球经济增长。
在乔瓦尼·特里亚看来,自贸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试验,是世界愿景的典型范例。这是因为在自贸区建立过程当中实现了企业及其技术的流动。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开放,加强了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
乔瓦尼·特里亚表示,作为欧洲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制造大国,意大利对华出口份额也在不断增长。“因此,中国自贸区对意大利而言是重要机会,意大利可以利用自贸区优势进入中国大市场。”乔瓦尼·特里亚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商务部:中方将支持同东盟国家扩大优势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
- 开发商打折促销?注意!“低首付”买房暗藏风险
- 全国毛笔制作职业技能竞赛落地“华夏笔都”南昌进贤县
- 国家统计局: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
- 痴迷中国武术的尼日尔留学生西马:“五湖四海皆兄弟”
- 中新健康|中国专家成功探索“极速康复”管理 带来医疗成本控制新策略
- 贵州安酒与习酒联袂做东 贵州白酒企业圆桌会值得期待
- 北京市发布2024年度十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典型案例
- 广西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 促跨境产业链合作
- 清明假期第二天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平稳顺畅
- 湖南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扩面提质:建好更管好 农田变良田
- 安徽县域消费“热辣滚烫” 人才回流激活发展新动能
- 重庆: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措施
- “世界水日”多国驻华使领馆代表共话“以水促和平”
- 青海清洁能源单月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
- 民调显示左翼政党联盟在法国议会选举中领先 总理阿塔尔宣布将辞职
- 新疆兵团冬小麦有序播种
- 江西庐山一农妇悉心照顾瘫痪养女二十余年 跨越血缘传递母爱
- “我在图书馆里修古籍”:“Z世代”古籍修复师的青春选择
- 五大上市险企中期业绩全部亮相 呈“两升三降”格局
- 热门推荐
-
- 文明的坐标|武王墩墓显“真容”
- 云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超97%
- 科学家首次完成对人类Y染色体的完整测序
- 日本海岸漂浮大型鲸鱼尸体 长度达10至15米
-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75天累计交付3艘全球最大级别24116TEU集装箱船
- 沪苏浙皖携手构建生态廊道保护空间
- 做好粮食收储和进口两篇文章
- 上海专家团队成功探索药物减重控制膝骨关节炎发病率
- 古巴外长:尽管存在分歧,但是愿与美国讨论双边关系
- 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
- 高温红色预警七连发 重庆热成“火焰山”
- 青海油田今年累计生产天然气超过22亿立方米
- 加拿大西海岸港口工人大罢工 劳资谈判陷僵局
- 春节上门“带薪撸猫”,日入过千?
- 大连樱桃陆续进入采摘期 预计空港运输总量将破6400吨
- 院士专家“把脉问诊”黄泛区水土流失治理
- 作家出版社2022年度好书揭晓
- “谁来种地”有解
- 上海南港码头7月现商品车进出境集散高峰
- 新闻1+1丨“保交楼”:房企底线,百姓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