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反补贴调查难避“回旋镖”(环球热点)
10月初,欧盟宣布开启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此后,欧洲不少企业和媒体对这一决定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持续表达担忧。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称,德国车企宝马认为,如果欧盟进一步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那么可能产生“回旋镖效应”。
“去风险”新工具
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德媒报道称,欧盟要求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的制造商提供价格和成本的详细信息,以评估“政府对电动汽车行业的支持程度”。欧盟将根据调查结果,评估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来消除“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影响”。调查预计将在启动后的13个月内完成,届时将出台最终措施。
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一年一度盟情咨文时就曾宣布,欧盟委员会将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对此,德国联邦数字化与交通部部长福尔克·维辛提出批评称,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不仅会严重损害德国自身的汽车产业竞争力,还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进一步影响中国和德国在其他领域的经济合作。
针对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日前回应称,欧方发起此次反补贴调查仅依据对所谓补贴项目和损害威胁的主观臆断,缺乏充足证据支持,不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中方曾明确表示,欧方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贸易”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另据外媒报道,欧盟还在考虑启动对中国钢铁企业和风电产业的反补贴调查。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的反补贴调查以及正在考虑中的针对中国其他产业的反补贴调查,是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体现。欧盟试图用产业保护政策来保护内部产业,以阻止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王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严少华向本报记者指出,欧盟反补贴调查所针对的领域具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中国在这些领域拥有明显优势;二是欧盟在这些领域对华依赖度较高。“此次反补贴调查是欧盟对中国实施所谓‘去风险’的贸易防卫新工具。”严少华说。
焦虑和警惕
在欧盟正式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前,冯德莱恩曾表示,中国电动汽车获得“巨额国家补贴”,人为压低价格扭曲了欧洲市场。但分析普遍认为,这一观点立不住脚。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的迅速增长是因其品质胜于欧洲同类产品。彭博社刊文指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只需看看曾经无往不胜的汽车制造商(比如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缩水就会明白,西方品牌如今在软件和电子产品领域的竞争力下降了。”
严少华认为,欧盟此次启动调查,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首先,在经济层面,欧盟希望借此保护自身汽车产业及相关领域就业。汽车产业是欧洲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尤其对法国、德国等欧洲经济大国来说,汽车产业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在欧洲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高,这让欧盟感受到竞争压力。其次,在政治层面,2024年是大选年,欧盟及其多个成员国将面临一系列重要选举。尤其是当下,俄乌冲突持续发酵,欧洲经济陷入高通胀和能源危机泥潭,欧盟部分成员国内部右翼民粹势力有所抬头。为了应对这一趋势,这些成员国对保护本国汽车企业及相关就业的诉求进一步增强。”
日本共同社日前报道称,欧盟一方面出台推动电动汽车普及的环境政策,另一方面对高性价比的中国产品可能占据市场感到焦虑和警惕。为欧洲车企研发降低成本的技术“拖延时间”,或许是欧盟此次启动反补贴调查的动因之一。
王震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率先发起的贸易保护政策也对欧盟内部的保护主义倾向起到助推作用。“2022年,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对电动汽车购买者减免税金最多可达7500美元,并提供二手电动汽车贷款。这一举措引发欧盟对自身汽车产业优势受到冲击的担忧,也着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此外,美国为了开展所谓‘对华竞争’,敦促欧盟在钢铁制造等产业形成针对中国的‘共同战线’。同时,近年来美国实施的对华‘贸易战’和‘脱钩’等做法,进一步加剧了欧盟对自身产业发展及产业安全的忧虑。”王震说。
一把“双刃剑”
“欧盟发起的此项调查可能弊大于利,其反作用就像‘回旋镖’,且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大。”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日前引述宝马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瓦尔特·默特尔的观点称,如果在欧盟范围内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那么中国可能采取反制措施,这将波及所有在华开展业务的企业。
德国《巴登报》也指出,欧盟用惩罚性关税保护本土市场是错误的做法。目前中国仍然是大众、奔驰等欧洲汽车制造商的重要销售市场,强行征收高额关税将引发两国贸易战,从而导致欧洲本土汽车品牌受到影响。
还有分析指出,欧盟声称要“保护”欧洲汽车产业,但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最后都被证明起不到保护的效果,结果反而得不偿失。欧盟此前对中国光伏产业展开的反补贴调查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德国《商报》日前报道称,2013年至2018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了保护性关税,但这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多年前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实施的反补贴、反倾销措施并未让欧洲本土光伏产业顺利崛起。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和光伏产业一样,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发展成果,得益于中国在价格、技术、产品质量以及整个产业链长期投入而形成的综合优势。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不能解决欧盟自身在相关产业面临的问题,反而可能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反补贴调查后,欧盟成员国可能不得不以更高价格来购买中国的电动汽车。”严少华说。
王震认为,贸易保护政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其他国家的电动汽车进入欧盟市场,但是此举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更加节能、廉价的外国电动汽车形成竞争,那么在传统汽车领域具有巨大优势的欧洲汽车公司或将没有足够动力向电动汽车转型,这反而会进一步阻滞欧洲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此外,失去外部竞争压力后,欧洲电动汽车产业本身开展科技创新的意愿也可能减弱。在汽车生产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欧盟此举将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鉴于中国在电动汽车、风电等领域的成本及技术优势,欧盟对中国相关企业及产品的限制还将延缓其在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努力,这与欧盟近年来标榜自身是全球气候治理领导者的雄心不符。”王震说。
彭博社刊文称,欧盟与其浪费时间调查中国的“补贴”,不如专注于提高自身竞争力。
“欧盟应在产业政策方面增强自主性和包容性,将重心放在对华合作上,利用庞大的中国市场,加快推进新能源转型,而不是将零和思维带入中欧拥有共同利益的领域中,牺牲自身产业利益。”王震说。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桂林新推多条文旅精品线路 立体式讲好桂林故事
- 大家资产完成首笔绿色能源直接投资
- 深耕眼健康领域20余载,爱尔眼科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大奖
- 2000余名青少年在重庆“玩转”AI 最小参赛者仅5岁
- “代炒菜”悄然走红 在消费分层中把握机遇
- 文物如何成就了爆款舞蹈作品
- 山西多举措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青海政策集成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博主称已联系到“巴黎丢作业的秦朗”母亲,律师:若摆拍或面临治安处罚
- 湖南桂阳:黄精地里出“黄金” 中药材成致富“良方”
- 盘活低效工业用地 安徽拓展寸土生寸金新方式
- 2023国家大剧院漫步经典音乐会即将启幕
- 贵州龙里:612名骑手骑行畅游山水迎中秋
- 双节期间大兴机场预计运送旅客96.93万人次
- 9月亚洲制造业PMI为50.7% 继续趋稳运行
- 中国科协海智青年科技志愿服务夏令营(深圳营)顺利举办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温州科技助农添春光:“春耕忙一些,农民才充实”
- 山西碳普惠平台“三晋绿色生活”带动370余万人碳减排8.6万吨
- 9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074元 上调27个基点
- 广西20余个国际友城将亮相第21届东博会
- 热门推荐
-
- 暴雨中粤北韶关4小时安全转运逾4500名滞留旅客
- 中国(山东)—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工业、贸易与旅游推介会在济南举行 深化丝路合作
- 医联体医护协作紧急救治 山西65岁农民断腕“重生”
- 消费者称网购枇杷干中吃出了杏核
- “低门槛”留学的“高代价”
- 2024年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暨数字消费节启动
-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实验中学在沪揭牌
- 前三季度山西运城进出口值同比增长59.6% 增速居山西省第一
- 南昌保利大剧院首演定档9月30日 每年组织演出不少于200场
- 读懂职业病目录谨慎扩围的深意
- 广东14个市县雨量打破当地4月纪录
- 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年会举行 多方对话献计西部旅游发展
- 河北涿州至北京六里桥838公交线路恢复运营
- 为残疾人敲开就业之门 河南首家税务助残工作室成立
- 欧盟未就第11轮对俄制裁达共识 匈外长:制裁对欧洲危害更大
- 四项考古发现聚焦黄河中游早期城市模样
- 海南离岛免税“即购即提”新规实施5个月 销售免税品14.62亿元
-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8860亿美元国防预算法案
- 中老铁路老挝粮食专列首发 助力中老粮食贸易合作发展
- 缺水缺电、经济崩溃、遭遇制裁……震后的叙利亚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