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考古发现聚焦黄河中游早期城市模样
本报北京9月17日电(记者李韵、王笑妃)近日,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本次工作会的四个考古项目均是黄河中游早期城址发掘与研究的最新成果,时间均处于中华文明形成之后、早期发展阶段。这些最新成果展现了中国史前文明化与早期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内蒙古呼和浩特后城咀石城遗址:“地道战”的史前雏形
■项目简介:后城咀石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遗址面积约138万平方米。考古发现,这座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时期的城址,有三重防御系统:由外瓮城城墙、马面、台基,以及外环壕沟构成的第一重防御体系;由瓮城城墙,瓮城城墙上布置的台基、墩台,以及以内环壕构成的第二重防御体系;由主城墙、主城门,以及主城门两侧设置的两座马面构成的第三重防御体系。
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外瓮城下面发现了两条地下通道。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介绍,两条地道兼具进攻、防御双重功能。通道最宽处达3.4米,最深达6.3米,通道顶最高至2.4米,人员行进毫无阻碍。经过推演可知,当时城外的人可以通过地道进入瓮城,再分流进入城墙到达主城内部。当然反向亦可。这两条地道,莫非是4000多年前“地道战”的遗迹?
■专家点评:宋建忠(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十年考古学不断推进精细化发掘、多学科合作。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内蒙古后城咀石城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在面积上是三个等级,石峁面积最大、级别最高,碧村面积最小。而且三个遗址都是石、木结合的建筑,在文化样貌上也有相似性。因此,我认为山西、陕西、内蒙古应协同作战,坚持问题导向,研究三个遗址的前后关系,明确三者之间是否有共时性。这些对研究北方大的区域形态必有推进作用。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4000年前后黄河沿岸的重要关城
■项目简介: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年代距今4000年至3700年,是山西境内黄河沿岸地区首个确认的龙山时代大型石城聚落,更是当时一座重要的关城。
小玉梁地点,是碧村遗址的核心区。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组石砌的建筑群,中间的2号房是中心房子,其他两侧的房子都以此为轴线向西递进式排列。这些房子的墙面和地面都经过精心处理,墙面上用草拌泥涂抹平整。屋内有地面灶,灶的最大直径达到2.6米。除了中心建筑的房子之外,在西北角有一处房子,早期是很大的开间,后期被分割成小的隔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房间西北角靠北墙的地方有台阶,我们推测这间可能是哨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光辉介绍。碧村遗址地处西部与中原之间的关键要道,内外城墙均有比较严密的防守布局,城门背靠黄河、面向东方,处处把关、层层设卡,由此“我们推测这里是重要的关卡”。此外,遗址的城门由东、南、北三个“品”字形布局的大墩台构成,显示了河套地区石城遗址一类独特的城门形制。
■专家点评: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碧村遗址的城门结构,不光在布局上具有实用性,其对称结构也很严整,带有礼仪性质。后城咀遗址和碧村遗址时代接近,都处在中华文明早期发展阶段,可能有密切的关系。下一步应该在北方更大范围内探讨遗址间的关系,比如碧村遗址和石峁遗址之间是什么关系?碧村遗址、石峁遗址二者又和夏王朝是什么关系?碧村遗址出土的牛羊与欧亚草原有何关系?这些关系仍有待梳理。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王都拼图又添几块
■项目简介: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遗址现存面积300万平方米,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
之前只知道二里头遗址的“九宫格”式布局,细节却不甚分明。最新的考古发掘显示,多处城市道路和道路两侧有夯土墙,在宫殿区、作坊区以外的多个区域外侧也以围墙间隔、防护,不同网格内有不同等级的建筑和墓葬,每个网格可能居住着不同的人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海涛介绍,这些都表明二里头都城极可能已出现了“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布局。
最新的发掘还在遗址首次发现制陶遗存,出土800多片外表、断茬带有红漆的陶片,提示周边可能存在制漆作坊;宫城西南角发现了近百平方米的骨、角器加工作坊。这些新作坊的发现有助于研究手工业的制造流程和制作工艺。
■专家点评:雷兴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二里头遗址“九宫格”的发现是夏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里坊制度曾是城市中的重要制度,但它出现得比较晚。二里头的“九宫格”就是可以确认的“里”。
过去的考古工作发现了绿松石作坊,现在发现制作骨角器、漆器的作坊,强化了二里头作为都城的一些特点。从考古发现也可以看出,虽然年代、人群不尽相同,但天南地北的遗址中却有相似的文化面貌。文化特征的近似和连续,文化基因的相同和传承,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续不断的生动例证。
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中原首次发现商代早期的金覆面
■项目简介: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位于郑州商城遗址内城东南部,是一处商代早中期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该地出土了罕见的金覆面。
墓地南北两侧发现两条东西走向的壕沟,墓葬主要分布于两条壕沟之间。2号墓是目前发现的陪葬品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等级最高的墓葬,除了大量青铜器外,还出土了含金量88%、重40克的金覆面,以及金泡、金箔等金饰,对于探讨三星堆出现的黄金面具、中国西南地区黄金装饰的文化风格等提供了新的参照材料。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富成介绍,2号墓墓底6处殉狗的现象在早、中商文化中非常罕见,为后来的安阳殷墟等高等级墓葬殉狗文化的来源提供了新的认识。
■专家点评:陈星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的年代处在早商和中商之间的关键时期,比殷墟要早一个时期,比郑州二里岗下层文化要晚一个时期。过去,郑州商文化的早期和中期偏早阶段很少发现墓葬,尤其是高等级的大型墓葬,因此这处大型墓葬的发现意义重大。商代开始出现金器,但都是极少量的,像M2墓葬中出土的金覆面等如此大量的金饰,为我们研究金器的出现跟欧亚草原、西方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朗成功打击以色列军事目标
- 今年民航客运量有望创新高 预计全年达7亿人次
- 秦兵马俑新发现:明确陶俑制作程序 甬道曾被挖开过
- 王毅:维护台海和平必须坚定反对“台独”
- 湖南发布“校友回湘”之歌《青春的故乡》 雷佳、石倚洁主唱
- “中国传统龙舟之乡”湖南沅陵:“纸龙船”进课堂传承龙舟文化
- (新春走基层)“生肖龙”走俏年货市场 新春国潮消费“圈粉”Z世代
- 交通运输部:辽宁、山东等地降雨或暴雨天气对交通出行产生影响
- 印度一隧道坍塌 约40人被困
- “晋·见中国”系列短视频第二季上线 通俗化讲述华夏文明
- 中学小卖部5年租金高达943万?官方回应
- 中国石化夯实资源基础 加快构建能源保障体系
-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对伊朗爆炸事件负责
- 立冬后暖意融融 成都“香肠一条街”蓄力待旺季
- 新能源汽车或成为二手车交易的主力
- 应对极端天气 哈尔滨机场提前取消39班航班
- 近22吨 江西今年首批进口冰鲜三文鱼运抵南昌
- (经济观察)中国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正式下调 最受益群体是谁?
- 冬至来临,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吃水饺?
- “萌生:从齐白石到黄永玉”大展启幕
- 热门推荐
-
- 前4月北京关区签发1659份RCEP项下出口原产地证书
- 世界上最毒蘑菇是如何炼成的?科研人员揭示鹅膏环肽毒素合成机制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晋城全域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一网”驱动 产业“扩圈”
- 白宫称美国援乌资金或将于本月底耗尽
- 打造国际文旅品牌:“最美小镇”新标准出炉
- 边城呼玛:科技赋能 -36.4℃严冬也闻瓜果香
- 中国提出到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
- 增长91.3%!前11月上海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310万人次
- 暴雨黄色预警:安徽江苏重庆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暑期“行走的课堂”爆火 如何避免“研学”变“踩坑”?
- 江西景德镇逐“新”而行 助推高质量发展
- 故意杀人还是正当防卫?《最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 北京倡议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 浙江高温升级 杭州预计未来七天最高温均超40℃
- 云南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在京举行:打响“旅居云南”新品牌
- 俄森林火灾多发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实行联邦级紧急状态
- 中国移动(雄安)智慧城市科创中心首栋楼主体结构封顶
- 乌尔善:《封神第一部》是一次尝试和努力
- 数百家企业“掘金”南昌国际健博会 产品尽显“科技范”
- 云南2022年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292件 罚款近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