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新一代运载火箭升级 “上海造”火箭攻克“皇冠级”难度
中新网上海10月13日电 (记者 郑莹莹)火箭的“肚量”有多大,运载能力就有多强,“太空舞台”就有多大。记者13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简称:八院)149厂获悉,“上海造”火箭的贮箱箱底“八年磨一剑”,取得关键进展,让火箭“肚量”更有保障。
当天,上海航天第100件充液拉深整体箱底成功下线。八院149厂副总经理杨洋表示,这意味着该厂整体箱底生产线实现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助推模块、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的3.35米(3.35米为火箭直径,也即贮箱直径)贮箱箱底的整体化替代,产品制造效率显著提升。
影响火箭“肚量”的贮箱是运载火箭装推进剂和氧化剂的储罐。贮箱箱底为椭球形,堪当“重”任,出厂“上岗”后承受内压、轴压、振动和冲击等一系列“职场考验”。箱底要“一整块”地制造,难度即便放在国际上也是“皇冠级”的。
在国际上,新一代运载火箭向着整体化、大型化、轻量化等方向发展,整体化包括:贮箱箱底传统的多块拼焊结构升级成为整体化的结构。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火箭的贮箱箱底就一直采用“先分块成形、再焊接成整体”的方法,拼焊箱底的生产工序达20多道,制造周期长、成本高,而且焊缝区需要加厚处理,使贮箱的重量大幅增加。
八院149厂是中国火箭研制的主力军之一,该厂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攻关团队,承担起中国火箭贮箱箱底“整体成形技术”变革升级的重任。
上述团队经过反复试验,攻克了10余项工艺核心技术,在国际上首次采用“超薄板成形”技术,制造出直径3米级的火箭整体箱底,产品性能指标和加工效率可与国际先进产品媲美,成本显著优于同类产品。
该整体箱底产品由七块拼焊结构变为一块整体结构,全部焊缝被消除,承压能力提高了一倍多。产品大幅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同时其制造周期较传统产品缩短了三分之二。
据悉,相关团队已建成了中国首条3米级整体箱底制造生产线,形成年产300件整体箱底的批产能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援藏工作30年:近1.2万名干部人才进藏工作
- 探访海南省博物馆两方珊瑚石碑刻: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
- 从火车到飞机保障旅客顺畅出行 16架国产大飞机C919“服务”春运
- 作家范稳:“我在滇藏结合部,看到和谐共生的样板”
- 大华银行报告:“走出去”“引进来” 中国与东盟企业双向奔赴
- 国产科幻如何拥抱未来 听听刘慈欣怎么说
- 颐和园梅花、蜡梅迎春文化展开幕 新设非遗插花展示区
- 日常控糖中医有招 生活中如何预防糖尿病?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中国在创新方面领先全球
- 报告:越来越多本科毕业生涌入“小城”当老师
- “天涯共此时”:中外嘉宾齐聚北京,共品文化魅力
- 江西新余一中学食堂存在食品卫生问题?官方通报
- 拔白发舒服又解压?专家:长出的仍是白发,毛囊甚至会消失
- “男孩被逼吃粪便”后续:警方称欺凌者未满14周岁
- 广东民营企业家:为“再造一个新广东”贡献粤商力量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小众腮红,你玩得转吗?
- 500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都来了 链博会上“链”什么?
- 青海黄河源头玛多多措施持续拓宽增收渠道
- 一部手机畅游中国!多项便利支付举措“圈粉”外国游客
- 热门推荐
-
- 让蝴蝶飞往千万家 200多名重症孤残儿童“向死而生”
- 多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今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 变竹为“宝” 创业青年带家乡竹子“出海”
- 用微波炉加热,会影响食物的营养吗?
- 关公忠义传承千年:世界的关公,中国的魂
- 四川康定“8·03”山洪泥石流灾害:智能遥控无人挖掘机及时清除危险气罐
- 韩媒:韩国国会通过罢免总理提案,系历史首次
- 一文一物|犁——刀耕火种的终结者
- 台风“摩羯”将携风雨登陆 暴雨区内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又见热射病! 紧急解暑中医有招
- 浙江推百大镇馆之宝特展迎春节 23件镇馆之宝亮相
- 罗洋港口运输火热 推动浙江婺城港航物流新升级
- 《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入围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
- 公司破产,档案存哪里?能续缴养老保险吗?
- 吉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吉林省气象台发布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信号
- 德国智库预测2024年德国经济将再度萎缩
- 印尼前副外长:中方在香会上让世界清晰了解中国对诸多问题的看法
- “涉海术语研究基地”在大连海事大学成立
- 中国信通院开展医疗健康大模型效能评估工作
- 逛博物馆去户外 吉林省迎来春游新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