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科幻如何拥抱未来 听听刘慈欣怎么说
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国产科幻如何拥抱未来 听听刘慈欣怎么说
眼下,电影《流浪地球2》正在全国院线热映。同时,由《三体》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也正在总台电视剧频道和央视频等平台热播。作为《流浪地球》和《三体》的原著作者,科幻作家刘慈欣如何看待这两部正在热映的国产科幻影视作品?科幻电影如何拥抱未来?今天的时空访问,总台记者独家采访科幻作家刘慈欣。
国产科幻影视如何超越想象力?
刘慈欣认为,《流浪地球2》给了更为“纪实”的科幻想象,科幻可能是未来的历史,人工智能也离我们越来越近,这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思考。在谈到电影《流浪地球2》的宏大叙事、特效技术时,刘慈欣反复提到了震撼二字。
刘慈欣:《流浪地球2》给人一个很震撼的感觉。因为系列电影,一般来说,后面的续集不如第一部,世界电影史上很少有一个系列电影是后面拍的比前面好。但是《流浪地球2》,确实全方位超越了第一部的水平。从特效,到表演,到故事,都比第一部超越了很多。
正在热映的电视剧《三体》,被不少网友们评价为,对原著的还原度极高。这一点也得到了刘慈欣的认可。
刘慈欣:电视剧我不太好最终评价,因为你毕竟只看了三分之一,我们也不知道后面是什么样子,但看过的这部分,感觉它很精确地还原了书里面,把书里面的内容很精确地用这种电视图像表现出来,而且它表现出来的那些画面都很符合,包括作者也好,包括读者也好,很符合他们的想象。
刘慈欣介绍,《流浪地球2》是影片创作团队原创的一部作品,并非原著小说的改编,体现出国产科幻片在制作能力和水准上的超越和提升。
刘慈欣:《流浪地球》第二部它和我的小说原著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这给人一个很大的鼓舞,这个鼓舞在哪呢?以前说中国的科幻电影热衷于改编,先找一个IP文学作品、科幻小说,然后把它改编,这其实多少有些无奈之举,因为科幻电影其实更适合于原创剧本、不是改编,改编也有,但是世界科幻电影,它很大一部分是原创的,但问题我们现在科幻剧本原创的力量在国内还是比较薄弱的,我们编剧不少,优秀的编剧也很多,但你要说对科幻比较熟悉的优秀编剧,还是比较缺的。但是,《流浪地球2》确实改变了我这种看法,我觉得我们要是努力去原创这种科幻电影的话,不从小说IP改编的话,现在也具有相当的能力水平了。
对于小说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刘慈欣也持相对开放态度,他认为科幻文学的内容,其实更适合用可视图像的方式来表现。
刘慈欣:每一个文字作者,他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变成影视。有些不希望的,可能是担心人们曲解他的东西,但大部分我觉得还是有这个期望的。对于科幻作者来说,尤其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科幻文学的内容,其实它更适合用可视图像的方式来表现,对于科幻艺术来说,影像的力量要比文字的力量大得多,因为文字有些时候对我们纯粹想象的东西,你很难把它精确地传达给读者,影像却可以。
国内“科幻热”不断升温 土壤在哪儿?
目前国内正在不断升温的“科幻热”,土壤在哪里呢?对于这个问题,刘慈欣表示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深刻推动着影片的突破和跨越,这是科幻文学、科幻电影存在和发展的土壤。
刘慈欣:我们现在科幻的发展,包括我们现在上映的电影、成功的电影、电视剧,当然他是创作者努力的产物,但是从本质上说,他是时代的产物。我举一个例子吧,你就拿《流浪地球2》来说,如果放到30年前,你拍这么一部电影,首先这个电影是拍不成的,因为投资的人就会说,这个电影不可信,中国人他怎么能拯救了世界,他们怎么会有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呢,他们哪有那么庞大的超现代的机器,那种天空电梯,他们还能炸毁月球,说这个都觉得不是太可信的,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这种感觉,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首先就让科幻变得离我们可以欣赏的地方了。另一个方面,中国现在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周围的现实、我们的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个和三十年前是不一样的,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效应,我们每一个人对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充满着一种吸引力,这种未来对人们的吸引力,就是科幻文学、科幻电影存在的一个最肥沃的土壤。所以,我说现在的科幻电影也好、作品也好,包括我们这些科幻作家也好,他真的就是时代的产物。
科幻作品中的未来科技会在现实中实现吗?
对于科幻影视作品,大多数观众对于里面的脑洞大开、神奇宏伟的想象十分好奇,这些硬核科幻电影中展现的未来科技、描述的神器和细节,会有一天在现实中实现吗?
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行星发动机、智能量子计算机、太空电梯等“硬核科技”元素让观众深感震撼。太空电梯、数字永生这些未来科技,能在现实中实现吗。针对网友热议的话题,刘慈欣作了解答。
刘慈欣:太空电梯从理论上来说没有任何悬念。实际上,但是现在实现最大的障碍是它的材料,因为太空电梯要把一根钢索从地面升到地球同步轨道3万公里的高度,目前我们强度最高的材料,大概是碳纤维,它做出的一根锁链,最多只能升到200公里,那差了多少。数字永生它有两方面的技术,一个就是信息技术,现在进展很快,另外一个就是脑科学,我们对自己大脑的认识、对大脑的研究,这部分进展很慢。我们大脑究竟是怎么运作的,我们的记忆、自我意识、思维怎么产生的,虽然我们这种研究成果很多,但并没有真正了解它,如果这方面没有突破的话,怎么永生。脑子里面的信息你就取不出来,数字再好,计算机再大,你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台记者 王跃军 岳旭辉 李蓉蓉 崔肖冉 裴大伟 康晓宇 张玉阶)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抖音集团发布2023年平台治理报告:230万人参与反网暴倡议
- 江南山镇里的中秋:传统与时尚“邂逅” 中外游客共享良辰美景
- 昌景黄高铁安徽段接触网送电
- 家人陪伴在旁 98岁美国前总统卡特居家接受临终关怀
- “广东造”凭啥高质量?快来这里找答案
- 近150件产品获2023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
- (新春走基层)南航打造近50班“木棉新禧”迎新春主题航班
- 今天白天北京大气扩散条件较差 傍晚至夜间北风起能见度转好
- 三亚通报“涉旅商户涉嫌商业贿赂”:情况属实,涉事商户被罚20万元
- 四川成都第二条全自动运行线路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
- 世卫组织决定就猴痘疫情召集紧急委员会会议
- 人音社推出竹笛演奏家唐俊乔与学生演奏音乐会集萃专辑
- 大兴安岭第四届旅发大会在边城呼玛启幕
- 湖南开展国际科技联合研发 助力优势产品“走出去”
- 文化中国行|燕子vlog:英吉沙县这位老人用非遗木戳印出最美乡愁
- 中国证监会:A股上市公司逾5000家,多方面发挥“压舱石”作用
- 2024年暑运来临 民航出行热度不断攀升
- 外媒:美国8月就业数据低于预期 加剧外界对其经济的担忧
- 青海西宁:“税费管家”精细服务让高原“特产”走向全国
- 美国周末发生9起大规模枪击60余人死伤 警方:感到不安
- 热门推荐
-
- 医学生赶考途中妙手施针救人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 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通过 推动建材供应全链条绿色环保
- 2024浙江农博会线上线下交易额超2.9亿元
- 第六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在渝举行
- 万年文化史再添“实锤” 史前人群用羽毛作装饰品
- 樟木口岸恢复客运功能
- 广西隆林中巴车事故系驾驶员操作不当引发
- “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对公众开放 以数据技术再现石窟文化丰富内涵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完整展出馆藏岐阳世家文物
- 国家统计局:工业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平稳
- “助眠神器”真有用吗?
- “为世界贸易和投资注入关键力量”
- 商务部:将密切关注加拿大有关电动汽车举措后续动向
- 2025年春运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
- 俄乌局势进展:七国集团签署乌克兰长期安全框架 俄外交部称北约重回冷战模式
- 商务部:将继续指导各地推动已有步行街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
- 落实税惠政策提振信心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传来持续炮击声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遏制不健康饮食 扭转儿童肥胖趋势
- 暖气不暖房东不管 租客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