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企业期待热带好食材拓展中国大市场
中新网海口10月13日电(记者 王子谦)2023首届海南国际热带食材供应链博览会12日在海口开幕。在这一展会上,东南亚多国展商带来精品热带食材对接客户,期待进一步开拓中国消费大市场。
马来西亚燕窝、柬埔寨胡椒、老挝大米……记者在展会上看到,东南亚各国展台前客流不断,客商详细询问食材的产量、品质等问题。
民以食为天,吃是第一民生。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进口食材丰富“中国味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在今年5月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后,中国食材进出口对东盟依赖度上升。
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便利化,热带特色食材进入中国道路更宽。柬埔寨(海口)商务中心执行总裁董万育带来了腰果、胡椒、大米等十多种柬埔寨农产品,他希望找到中国厂商进行合作,“帮助柬埔寨建立起农产品品牌,也丰富中国消费者的选择。”
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榴莲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该国大马丰硕集团刚刚起步,就着手开拓中国市场。“猫山王榴莲引领一整条产业链。”企业副总经理安德森说,企业希望寻找中国合作商开拓榴莲及延伸产品,如蛋糕、比萨、冰淇淋、蛋挞等。他还说,RCEP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开放机遇,让东南亚好食材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越来越大。
中国对东南亚食材的旺盛需求,也带动了物流行业。马来西亚亚洲航空成立了供应链子公司Grocer,营业经理李秋慧介绍,企业已在马来西亚建设多个冷库,将青蟹、菠萝蜜、榴莲等食材空运至中国,“我们还想洽谈到更多中国进口商,提供农场到市场的对接。”
东南亚企业在寻找市场,中国企业也在寻找供应商。从事坚果加工销售的海南麦栗工坊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品牌运营官陈建国说,海南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后东南亚食材通过海南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或将更有价格优势。(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爬楼梯有助长寿
- (身边的变化)把“包袱”变财富 看乌梁素海芦苇“72变”
- 第三届读客科幻文学奖揭晓 齐然等3位作者夺得金奖
- 安徽三部门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旅游城市的防疫考:旅客安置、有序撤离,几大难题怎么解
- 交通运输部:6月17日-6月23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北京迎雷雨天气 多预警齐发
- 打造财富管理生态圈 农业银行推出“农情财富号”
- 中国边疆考古近五年来发现及研究收获累累硕果
- 广西推动陶瓷艺术创新发展 上演跨文化艺术盛宴
- 山东科技成果迈步“生产线” “落地生金”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 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正式开放运营
- 四名国防军士兵死亡 南非非法采矿问题受关注
- 扩大内需下一步怎么干?这场吹风会详解政府工作报告三方面部署
- 从戈壁荒原到绿洲热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谱写经济发展新篇章
- 雄安新区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15.2%
- “注入”时尚新元素 手工唐装旗袍走俏海内外
- (乡村行·看振兴)赣鄱Z世代:“00后”无人机飞手 挑起现代农业担子
- 河北张家口一中学操场发生坍塌 1人被埋身亡
- 巩固制造业升级发展良好态势
- 热门推荐
-
- 乌核电公司:扎波罗热核电站再次切换至备用输电线路
- (第七届进博会)福迪威亚洲总裁:进博会是全球创新成果交流的重要平台
- 地铁站测温仪“下岗”啦
- 文旅部:持续增加多层次、高品质的入境旅游产品供给
- 食品价格降幅扩大 10月份中国CPI同比下降0.2%
- 金融政策发力 多重利好共振 经济行稳致远底气足
- 土叙两国超3.3万人在地震中遇难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截至10月末“沪科专贷”“沪科专贴”惠及科创企业3300余户
- 特朗普律师:“不可能”获得纽约欺诈案逾4亿美元保证金
- 深耕“西藏江南” 共绘幸福图景 —广东援藏助力林芝特色农牧产业振兴发展
- (台海观澜)在闽台企掀增资扩产“热”向“新”而行
- 低价团频现强制消费,不全是导游惹的祸
- 中法医学专家上海聚焦医学转化、促进创新
- 茅盾《子夜》主题展浙江巡展启动 让文字“活起来”
- 福建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暴雪至列车晚点 列车员稳旅客情绪送温暖
- 黑中介、借贷、传销……高校毕业生要小心“求职陷阱”
- (经济观察)“两国双园”建设深化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
- 以色列北部遭约40枚火箭弹袭击 多地响起防空警报
- 京昆高速西汉段汉中方向因交通事故临时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