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累计推广应用70多个国家 增产粮食近10000亿斤
中新网长沙10月11日电 (唐小晴 汤睿)自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以来,杂交水稻历经三次理论创新突破,五轮高产跃升,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70多个国家近100亿余亩,增产粮食近10000亿斤。
记者10月11日在长沙举行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50周年座谈会和杂交水稻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上述消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柏连阳说,国外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近800万公顷,按每公顷平均增产两吨稻谷计算,年增产粮食1600万吨,可多养活4000至5000万人口,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1973年10月11日,袁隆平在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年会上宣告,籼型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历经三次理论创新突破,杂交水稻分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朝着应用方法越来越简单、效率越来越高、优势水平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尤其是通过技术加持,50年里,杂交水稻实现了五轮产量跃升。2000年、2004年、2011年和2014年实现了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和第四期育种攻关目标,该项研究两度被两院院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17年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亩产超1100公斤。
目前,中国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已超1700万公顷,年增产约25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8000万人口。一季稻大面积种植亩产从2000年700公斤,节节攀升至2023年的1186公斤。
50年来,杂交水稻“走出去”战果辉煌,杂交水稻优种已在印度、印尼、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生根发芽,中国稻香远飘四方。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被印在马达加斯加面额最大的2万元纸钞上。
“我们还提供‘上门服务’。”柏连阳说,中国杂交水稻专家成为“空中飞人”,远赴万里之外,驻扎当地常年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推广和发展杂交稻技术。迄今为止,中国已为国外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近年来,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还聚焦镉低积累水稻、耐盐碱水稻、小粒型机械化杂交水稻、再生稻等核心技术开展攻关,并取得系列突破。
“培育出全球第一个推广的镉低积累杂交水稻品种‘臻两优8612’,在湖南52个县市区推广107万亩,全部实现安全生产。耐盐碱杂交水稻亩产突破400公斤,在内蒙古兴安盟、海南三亚等中国6个省市区推广。”柏连阳说。
据了解,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大学、隆平高科等国内11家优势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耐盐碱水稻技术领先世界,吸引埃及、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前来洽谈合作。
第三代杂交稻关键技术也获新突破。2021年10月,第三代杂交稻组合“叁优一号”作晚稻在湖南衡南县测产平均亩产936.1公斤,加上早稻平均亩产667.8公斤,双季稻周年亩产达1603.9公斤。
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再迈新高度。2022年,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卓两优1126在云南个旧、蒙自开展的大面积示范平均亩产1186公斤。
如今,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沙)、岳麓山实验室,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研究培训参考中心等高水平、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平台次第建成,捧过接力棒的新一代育种家正直面挑战,探索新“稻”路。(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名单制定事项明确
- 陕西关中西北部大暴雨 泾河出现今年最大洪水
- “简牍之城”长沙推出书简游 助力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
- 老了,谁来照顾你?养老护理行业升温,专业人才缺口大
- 湖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浙江单月水利投资首次突破80亿元 全年计划完成700亿元
- 报告:金砖国家女性商业影响力增强
- 北京城市图书馆获国际图联2024年度公共图书馆奖
- “五一”期间山东各口岸出入境客流攀升 跨境游火热
- 为赚五百结果花了六百元 游戏虚假宣传充斥短视频平台
- 极萌透皮胶原光 抗衰新技术开创者
- 合肥新桥机场S1线先行段五里墩站“先锋三号”盾构始发
- “IDEAS 2023·营造未来”论坛杭州举行 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
- 北京市检察机关已办理“检察护企”案件8231件
- 提前还房贷到底亏不亏
- 广西积极回应经营主体诉求 推动涉民生问题解决
- 重阳,菊花须插满头归
- “文物医生”四十余载漫漫科研路 赋能文物“焕新生”
- 新西兰前贸易部长:为新中经贸关系感到骄傲丨世界观
- 广东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数和授信额度均居全国前列
- 热门推荐
-
- 重庆坠亡姐弟母亲灵前告慰孩子:把判决书念给孩子们听
- 西藏高考录取通知书开始投递
- 外媒:普京和内塔尼亚胡通话 讨论巴以局势
- 中国援非医疗队携手合作助患者获“心”生
- 2023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山西赛区收官 首设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比拼
- 出游随时分享 年轻人开启与文旅的“双向奔赴”
- 日本硫磺岛附近海域发生5.3级地震
- 国考报名首日超11万人提交申请
- 深化津台妈祖文化交流 第十一届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启动
- 是否会“赦免”特朗普?德桑蒂斯这样说
- 河南大学大礼堂着火 暂无人员伤亡
- 房市热度回升!税收新政策实施5日减税84亿元
- 中新网评:中国正能量主题活动汇聚推动时代的“中国力量”
- 百余家企业参展2023中国(南昌)数字经济与新基建产业发展大会暨博览会
- 俄罗斯今将举行胜利日红场阅兵 普京将出席并致辞
- 浙江杭州:晚间办事不打烊 增值服务暖人心
- 豆芽香菜肉丸汤
- 智能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将亮相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 杭州: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起“超级航母”
- 厦门统筹规范城中村更新改造规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