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夏粮总产量同比增产5.07% 再获丰收
中新网南宁7月19日电(记者 杨陈)记者19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全国夏粮(春收粮食)产量公告,数据显示,广西2023年夏粮播种面积180.15万亩,亩产160.95公斤,总产量达29万吨,同比增幅分别达1.78%、3.24%、5.07%,实现“三增长”,夏粮再获丰收,为全年粮食的丰收奠定基础。
广西夏粮主要品种为玉米、薯类和豆类。2023年以来,广西坚持高位推动、政策激励和高产攻关等政策和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去冬今春较好的气象条件,大力推动夏粮丰产丰收。
一方面广西严格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将粮食播种任务逐级分解到村屯,落实到地块;及时组织工作队进村入户,做好政策宣传、种植动员等工作,发动农民下地田管春收。另一方面,广西积极推进南宁、百色、河池、崇左等优质高效玉米优势区建设,充分利用甘蔗地、玉米地和幼龄果园,因地制宜套种玉米、豆类、薯类作物,提高耕地利用系数,扩大粮食面积。据农情统计,2022年广西全区冬种玉米近27万亩。
与此同时,广西大力发展冬种马铃薯,扶持打造博白、兴业等12个冬种马铃薯大县,推广“水稻+再生稻+马铃薯”等一年三造生产模式,扩大马铃薯种植。加强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发展订单种植,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据农情统计,去年下半年冬种马铃薯播种面积约87万亩。
此外,广西还引导农民选购优良品种,指导做好品种搭配和季节衔接,提升当地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持续做好生产保障服务,在着力做好化肥、农药等农资储备和调剂,严把农资质量关,确保满足粮食生产需求的同时,组织做好农机保障服务,助推科技进村入户;广西还组建了农业防灾抗灾领导小组,部署推动防汛抗旱等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目前,广西全区各地早稻陆续成熟,开镰收割。各地正抢抓季节农时,积极部署推动早稻抢收、晚稻抢种的“双抢”工作,突出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强化组织农机抢晴收割,确保早稻颗粒归仓,双季晚稻适期播栽。
据农情统计,截至7月18日,广西全区已收早稻814.55万亩,占早稻播种面积的65.42%,同比快43.66万亩;晚稻已插159.30万亩,同比快12.48万亩。(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小胡蜂“蛹”出大“钱”景 广西“85后”“追蜂者”探索致富新路
- 解读:当家庭破碎,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如何实现?
- 故宫首部儿童剧《甪端》巡演超百场惠及观众10万余人
- 大批非法移民和难民涌入意大利兰佩杜萨岛 联合国难民署敦促尽快转移人员
- 广西梧州综合保税区大力推动新老业态发展 推进跨境电商体验店建设
- 创新保险模式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北京:垃圾分类责任将立法
- 2024广州南沙妈祖文旅节将设多种庆祝活动
- 强降雨致广西6条河流超警
- 228名港澳台学生在穗完成45天实习
- “希特勒聊天机器人”引担忧 外媒称或传播阴谋论
- 释放文旅联动乘数效应
- 日本学生广西住家交流 延续新一代友谊
- 中国、阿联酋共同呼吁巴以实现紧急人道停火
- “野蛮放生”何以屡禁不绝?
- 浙江早稻攻关田最高亩产破尘封8年纪录
- “两新”惠企利民 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稳健动能
- 严重腹泻、肝炎、皮肤病……致命传染病正在加沙肆虐
- 深圳楼市新规:安居房满10年可补缴价款申请取得完全产权
- 疏通高原铁路物流大通道
- 热门推荐
-
- “十一”婚宴:撑面子浪费的少了,主动光盘的多了
- 斗鱼一季度财报发布:生态运营提质增效,创新业务持续爆发
- 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已汇聚全省90%以上能源数据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维持在2.8%
-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何需要思想解放?
- 邀山川湖海作见证 “目的地婚礼”领文旅新潮
- 超强台风“卡努”致日本冲绳1人死亡 超21万住户停电
- “舌尖经济”成中国企业出海印尼新赛道
- 想去高原耍一耍?先收好这份“高反”防治宝典 | 科普时间
- 《自然》论文:天文学家发现一个新的六行星系统
- 河南通报河湖管理成效:实现由“乱”向“治”的根本性转变
- 多家国际机构报告看好中国经济:亚洲增长的“最强驱动力”|世界观
- 薛之谦品牌羽绒服抽检不合格 明星潮牌不能在品控上迷失
- 央行等八部门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
- 《沈阳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沈阳市献血条例》颁布实施
- 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如何开展?住建部回应
- “童话小镇”阿尔山:中外游客打开的神秘画卷
- 内蒙古呼伦贝尔打造“冰雪非遗”品牌
- 这些年,国企改革带来新变化
- 暑期出行,糖尿病患者注意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