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推行即将满三个月 “旧国标”头盔仍未彻底退出市场
原标题:“新国标”推行近三个月,记者探访发现——骑行头盔,买卖双方都没当回事!
今年7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标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正式实施,也就是俗称的“新国标”。按照规定,新国标实施后,B类盔——也就是电动自行车专用头盔,旧国标产品要求全部下架。
新规推行即将满三个月,记者走访多家店面发现,“旧国标”头盔仍未彻底退出市场。
门店
应下架的头盔仍在售卖
“电动车优惠促销季,新国标3C认证头盔到货。”地铁张自忠路站附近,一家电动车行的窗户上,绿底白字的条幅醒目。尽管店内没有摆放专门的头盔售卖货架,听闻记者来意,老板指着一个纸箱,“60元一个,我们一般客户买车就送。”
“绝对是新国标!老国标的不能卖,要被查的。”当记者询问头盔的品牌和标准时,老板连连保证。说罢,他拿起一个头盔,使劲往地面连砸数次,“你看这砸不坏的。”记者注意到,该头盔产品名称为“摩托车乘员头盔”,有3C标识,执行标准为“GB811-2022”。
附近其他店面情况如何呢?东四十条沿街有多家电动车行。一家品牌店面的墙上,专门设置了头盔货架,摆放约20个不同颜色的头盔。“下面的69元一个,上面的120元。”店员介绍称,价格差别除了品牌因素外,“120元的头盔更透气些。”
记者仔细检查69元头盔内部,发现其产品种类为“GB811-2010/B类”。也就是说,这是一款两个多月前就应下架的旧国标头盔。而价格较高的120元头盔,产品种类同样为“GB811-2010/B类”。当记者质疑这些头盔不符合规定时,店员才解释,店里还没有新国标头盔,“新国标的还没来货。”
类似情况,在百米外另一家电动车行内也存在。该店的货架上只有一个头盔,同样为旧国标。店员十分警惕地表示,这款头盔仅作展示使用,并不出售。“新国标头盔还在进货,现在没有。”
在南二环外一家品牌店面内,墙上挂有十余款头盔,店员介绍从下至上分为68元、98元、138元、158元几档。记者注意到,68元的头盔上还贴着“赠品”标志。该款“赠品”拎在手中轻飘飘的,没有什么分量。细看内部、吊牌等,找不到产品种类,新旧国标无从得知,也没有检验合格证明。而上面几排价格更高的头盔,吊牌均显示为旧国标的“GB811-2010/B类”。
在此前举办的“头等大事,保命新盔”解读头盔新国标媒体研讨会上,有业内专家提示,“新国标”发布前,80%的头盔都不能达到安全标准,而一些商家赠送的头盔也多为不合格产品。劣质头盔在事故中极容易破碎,不但不能保护骑乘人员,反而会造成扎伤等二次伤害,被称为“头顶上的刀片”。
空白
合适的儿童头盔不好找
记者注意到,在适用性方面,实施近三个月的“新国标”充分考虑到亚洲人的头型尺寸,兼顾成人和儿童的需求,对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两种头盔尺寸均进行了完善。将旧标准的大、中、小三个头型规格,细化修改为A、E、J、M、O五个头型规格,增加了“特小”与“特大”两个尺寸。其中“特小”规格,适合于4至10岁儿童佩戴。
然而实际走访中,记者发现线下挑选合适的儿童头盔较为不易,市民大多被建议“去网上看看”。
“儿童头盔?没有了。”某品牌电动车店员听闻需求后,表示此前店内也有适合儿童头型和尺寸的头盔,但早已卖完了。
一家电动车店内,有售老虎、小猪、奥特曼三种形象的儿童头盔,已经算是记者所见最多的店面,均为旧国标产品。
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儿童头盔,产品价格从三五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多为“B类半盔”。宣传侧重可爱萌趣、轻巧透气、亲子同款等,虽不少产品宣称经过新国标3C认证,但细看产品详情中贴出的证书,产品标准与技术要求仍为旧国标。
此前给孩子买过头盔的赵女士认为,网上购入头盔风险较高,要多留心。
“十元二十元的头盔不少,要仔细阅读很多产品信息,找到靠谱的不容易。”她呼吁,线下电动车门店或维修点,也可以适当进一些靠谱的儿童头盔,方便有需要的市民。
尴尬
戴头盔骑行者仅为少数
据北京市交管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事故同比上升三成,电动自行车亡人事故已占全市交通亡人事故的29%,其中超过六成的驾驶人死亡原因是颅脑损伤。
数据显示,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使骑乘人员的受伤率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根据《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本市鼓励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电动自行车搭载12周岁以下儿童的,鼓励为儿童佩戴安全头盔。而围绕头盔新、旧国标探讨之下,一个尴尬的现状是,无论哪种头盔,骑行者的佩戴情况均不乐观。
下午4时许,东四北大街和东四十条相交十字路口,人车穿梭繁忙。随着直行红灯亮起,从南向北的非机动车道上,等候的骑行者渐多,不一会儿就会集了近20位。经过记者点数,佩戴头盔的电动车骑行者仅6位,占比约三分之一。
在十字路口西南角,由于附近有学校,每隔一会儿就有带着孩子的骑行家长。他们几乎都没有佩戴头盔,更不用说给孩子戴儿童头盔了。当绿灯亮起,路口一角的电动自行车和快递外卖车,便迅速起步,往北或往东混入电动车流中,看得人胆战心惊。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只可以在驾驶人座位后部的固定座椅内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儿童,但骑行者“一带二”的情形也时有发生。傍晚,在安乐林路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一前一后带着两个孩子骑车。坐在后面的孩子稍大,站在前面的孩子还很小,三个人都没有戴头盔。
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小女孩倒坐在后座上,用手拄着下巴靠在储物箱上。在她们旁边,三个人分骑两辆电动车,并排而行,边骑边投入地聊着天儿……记者看到,路上的普通骑行者绝大部分都没有佩戴头盔。
“送两个孩子,那就得装两个书包三个头盔?车上可没有地方放。”在新规刚刚推出时,记者注意到曾有家长群进行了一番探讨。但多围绕交警查不查、有没有人管等“分享经验”,头盔的安全意义,仍未引起家长们足够重视。
北京晚报 记者 魏婧 李松林 文并摄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香港今年第二季预估GDP同比实质升1.5%
- 当“西方天鹅”遇上“东方杂技”:杂技芭蕾剧《天鹅湖》尽显新式浪漫
- 小竹子“长”出大产业 “以竹代塑”提出一年来我国还取得哪些进展?
- 访中国传媒大学香港毕业生:盼讲好香港故事、内地故事
- 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即将启幕
- 清代广钟专题展在粤博开幕 乾隆生日礼物亮相
- 韩国市民团体在总统府前集会 呼吁禁止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 今年前8个月江苏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同比增长30.4%
- 全球鲍鱼产量90%来自中国 育种专家解密如何做到“遥遥领先”
- 国际最新研究:受全球气温升高驱动 制冷需求增加因国家而异
- 中老铁路暑运期间运送跨境旅客同比增长73.9%
- 中新教育丨22所泰国职教教师赴广西南宁“取经” 共谋国际教育合作
- 事关耕地红线!浙江推进“进出平衡” ,严控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 “龙舟之乡”湖南道县:龙船文化传承千年 村民自发赛龙舟
- 云南楚雄发生4.4级地震
- 前海人寿积极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
- 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在海南三亚启动
- 浙江黄岩田间迎来作物“洋管家” 科技力量助农解忧
- 电影圈大咖齐聚百花奖圆桌论坛:用更优质的电影,为时代留下记忆
- 美国务卿布林肯称以色列已接受加沙停火协议提案
- 热门推荐
-
- 辽宁省贸促会赴匈牙利参加2023年中国品牌商品(中东欧)展览会
- 北京破产法庭五年救治近80家企业
- 主打“有趣有料有效” 广东英德运用小视频促基层乡村治理
- 中国贸促会回应美投资禁令:呼吁美方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
- 中国航天主题音乐节正式发布
- 从城市大脑到超算中心 浙江宁波竞逐数字基础设施赛道
- 董明珠:格力研发经费不设上限 累计申请专利11万件
- 浙江义乌“国潮”饰品走俏 东南亚成热门收货地
- 航司超售机票 乘客到机场却无法登机 律师这样说
- 5月8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美财长耶伦:政府已准备好采取额外措施保证储户资金安全
- 尹锡悦为何此时宣布紧急戒严?韩媒解析两大导火索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在京成立
- 全国蚕桑丝绸产业领域专家齐聚重庆奉节 共话产业高质量发展
- 北京丰台站今夜预计到达旅客1.5万余人 增开免费摆渡车
- 大规模设备更新稳步推进 企业受益明显
- 当古老非遗遇上美丽风景 传统手工艺品成热门旅游产品
- 上海谋求以更大力度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能
- 一个“气球”让噪声消失不见 新科技新举措解决扰民“老大难”
- 贵州对接长三角深化产业协作 现场签约金额超4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