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论文:温室气体排放驱动海洋暖化或致强热带气旋提前发生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中国学者领导完成的气候科学研究论文指出,20世纪80年代至今,强热带气旋似乎每10年会提早三天发生,这种季节性转变可能与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驱动的海洋暖化有关。
该论文介绍,强热带气旋是指最大风速超过110节(每小时203.7千米)的热带气旋,属于破坏力最强的自然灾难之一。此前,强热带气旋特点(包括气旋数量、强度和生命史)的变化已有大量研究,但它们的季节性周期变化仍有很多未知。
为了解热带气旋的季节性周期是否发生变化,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方科技大学余锡平和中国海洋大学宋丰飞与清华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合作者一起,通过分析1981年至2017年的卫星数据发现,强热带气旋的出现时间有提早的趋势,北半球和南半球分别以每10年3.7天和3.2天的速度提前。不过,研究结果显示,季节性提前只在强热带气旋上较为显著,在较弱的热带气旋上则不明显。他们指出,强热带气旋的提早发生经证明与海表温度和海洋热含量的提早上升有关,而这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驱动。
该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中国南部和墨西哥湾的数据——这两个地区受到热带气旋的严重影响,并研究强热带气旋的提前对极端降水的潜在影响。其结果显示,强热带气旋的提早出现极大推动了极端降水的提前,同时每年的持续性降水事件数量也会增加。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今后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为强热带气旋提前风险较高的人群和地区制定更好的保护策略。(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数字引领乡村 浙江将建1000家数字工厂、100家未来农场
- 日铁召开发布会:已起诉拜登政府 不会放弃收购美钢
- 佛山市城市展览馆开展11场活动 为粤港澳自然教育季赋能
-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人文摄影采风活动启动
- 重庆新发现千年汉代崖墓 出土文物56件(套)
- 超强台风“杜苏芮”来袭 福建消防严阵以待全面防御
- “学霸就餐区”与“考研萌宠区”舆论天差地别 创新管理与人文关怀如何结合?
- 今年1月,全国共3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备案公示
- 国庆假期铁路运输即将开启,拉萨车站预计发送旅客14.8万人次
- 比利时逮捕7名涉恐嫌犯 尚无证据表明与巴黎奥运会有关
- 10余位中外院士齐聚2024外滩大会
- 2023年以来云南公安立案侦办经济犯罪案件6900余起
- 哈萨克斯坦召开政府扩大会议 明确经济发展目标
- 北京儿童阅读月举办主题活动助推全民阅读“一个也不能少”
- 2024年上海市“安全生产月”活动正式启动
- 供应充足!雪中北京“菜篮子”稳稳的
- 2023国家大剧院漫步经典音乐会即将启幕
- 舞龙舞狮打铁花 春节哪里最热闹?来看看各地“绝活”
- 青海五年登记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2万余人
- 拥有DNA的人造细胞支架合成
- 热门推荐
-
- 北京市人社局解答关于第三代社保卡试点换发
-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将启 数字经济人才云聘会上线
- “鹅腿阿姨”:走红后压力大,暂停出摊两天
- 安徽池州主城区一高校内惊现狂奔野猪 校方回应:相关部门已捕获
- 向“新”而行 中国人寿科技金融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
- 黑龙江首列国产新能源商品汽车中欧班列启程
- 2月19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70万人次
- 新闻观察丨特朗普刑事案再次沦为美国两党党争工具
- 江西警方“三大专项行动”成效颇显 “民转刑”命案同比持续下降
- 西双版纳一网民造谣小区有人家暴,罚!
- 国家数据局:尽快建立完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具体规则
- 高质量发展护航 “广西制造”扬帆出海
- 驻华使节浙江行:打卡杭州亚运会场馆 感受浙江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 北京上线“防疫健康信息团体簿”
- 五年大样本量研究验证:中国专家优化FMT方案可安全有效治疗多种胃肠道疾病
- 高校敞开大门,无愧“大学之大”
- 《天下湘军》用200余万字详实演义湘军八十年历史
- 冯远征领衔 北京人艺跨年大戏《张居正》将登台
- 邂逅大大小小飞行“明星”,北京冬季去湿地观鸟吧